如果你有关注半导体行业,或许最近已经“吃瓜”吃撑了,因为半导体的两大巨头,ARM和高通最近正在疯狂撕逼。高通在ARM的逼迫下,开始不停的对外丢出ARM的情报,其中就包括ARM打算在2025修改授权模式的消息。

看到这则消息,吃瓜的半导体企业们也不淡定了,毕竟ARM如果真的修改授权模式,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高通,还包括所有使用ARM公版CPU的厂商,比如联发科、苹果、三星等,吃瓜吃到自己身上,厂商们都不淡定了,一部分继续坐观其变,另一部分则是开始施加压力,要求ARM做出解释。

arm处理器最新发布会(骁龙处理器要凉了)(1)

图源:notebookcheck

虽然ARM表示自己的计划并不像高通所说的那么激进,但是也没有进一步解释是否会限制ARM CPU的用户使用第三方的架构模块,模糊的态度让不少厂商都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同时也好奇,高通与ARM的对抗,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尾?

ARM大战高通

ARM与高通的此次骂战是怎么起来的?事情还要从高通花14亿美元收购Nuvia开始,作为一家初创公司,Nuvia成立于2019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半导体市场里的“萌新”,但是“萌新”的外表下却是“老司机”的内在。

Nuvia的三位创始人:Gerard Williams III、John Bruno和Manu Gulati都是半导体领域的老将,分别供职于苹果、谷歌、ARM、AMD等著名的半导体公司,其中Gerard Williams III更是苹果的首席架构师,直到A14之前都负责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研发项目。

arm处理器最新发布会(骁龙处理器要凉了)(2)

图源:Data Center Dynamics

三位大神的聚首很快就拿出了亮眼的成绩,Nuvia仅用一年时间就设计出一款能耗比远超AMD、ARM、高通、苹果同类型产品的ARM芯片,虽然还没有量产,但是已然吸引到了半导体巨头们的注意。

对于一直苦于ARM研发缓慢的高通来说,Nuvia的新架构将会是他们在移动和桌面领域对抗苹果的一大助力,所以在经过一系列洽谈后,高通宣布以14亿美元收购这家仅成立两年的公司,并且打包了所有的架构与技术授权。

同时,Nuvia的团队也会并入高通,负责架构的后续研发与升级,高通表示:Nuvia将于我们的计算性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arm处理器最新发布会(骁龙处理器要凉了)(3)

图源:NUVIA

完成收购后,高通很快就将Nuvia研发的新架构用于自己的处理器设计上,并且计划在一段时间后推出市场,然后就收到了ARM的起诉书。起诉书中,ARM要求高通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所有来源于Nuvia的技术与架构,相当于是让高通的14亿美元以及后续的产品收入全部打水漂。

这样的要求高通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很快高通也起诉ARM,认为对方没有权利禁止自己使用Nuvia的技术。看到这里估计大家还一脸懵逼,毕竟高通是ARM最大的客户之一,ARM为什么要阻止高通使用Nuvia的技术呢?后者同样是ARM阵营的一员,如果能做出好的产品,终究还是利好ARM的。

问题就在于Nuvia的授权协议上,ARM虽然是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但是仅负责ARM架构的设计,盈利主要来源于架构及专利授权,授权分为两种:技术授权与架构授权。技术授权就是直接购买ARM设计的CPU,然后自己搭配剩余模块组合成完整的ARM处理器,再由晶圆厂生产出成品。

使用这类授权的厂商很多,比如高通、联发科、三星等,目前都是用ARM的CPU搭配其他的GPU、ISP模块来打造自己的处理器。而苹果则是购买了较为少见的架构授权,架构授权的价格远高于技术授权,但是也有更高的自由度,允许用户随意修改CPU,只要技术给力就可以打造出比ARM性能更高的CPU。

ARM在与其它公司签署授权协议时,会综合考究对方的公司规模、年销售额等数据,给出不同的价格。所以,虽然同样是使用ARM授权,但是高通与Nuvia需要支付给ARM的授权费用却有着天壤之别。

此时争议就发生了,高通使用了Nuvia基于架构授权打造出来的新技术,那么授权费用是要按照高通的体量来计算,还是按照Nuvia签署来计算?为此,ARM要求高通重新签署授权协议,额外支付一笔高昂的架构授权费用才能使用Nuvia的技术,高通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于是就有了开头ARM起诉高通的那一幕。

ARM正在自掘坟墓?

因为高通与Nuvia的这起事件,让ARM动了修改授权协议的心思,虽然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是第三方透露高通在与其它企业洽谈时直言高通将在2025年失去ARM的授权,ARM将不会续签将在2024年到期的授权合同。而且还会要求所有使用ARM公版CPU的企业必须接受整套处理器方案的打包,不得使用第三方架构模块。

如果这份改动生效,那么像高通、三星、联发科这样的厂商将只有两个选择:使用全套ARM产品或购买非常昂贵的架构授权并自己开发CPU。你问还有别的选择吗?有的,转投RISC-V或是联手逼宫,但是这两个选择都会面临不低的风险,只有走到最后一步时才会考虑。

不过,ARM打算修改授权方案的想法,或许真的会将高通等企业逼到最后一步,因为这种让自己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感觉想必不会好受。而且ARM的产品除了CPU还算领先外,ISP、GPU等产品都仅仅是处于中流水平,无法与其它企业的产品抗衡。

arm处理器最新发布会(骁龙处理器要凉了)(4)

图源:高通

以高通为例,骁龙芯片使用的是高通的CPU 高通自己的Adreno GPU,后者的性能在业内仅次于苹果,遥遥领先于ARM自己的GPU,如果接受高通的新授权方案,将直接让高通的处理器性能优势化为乌有,被迫与联发科站在一个水平线上对抗。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也将无法购买到更好的手机,因为所有的手机在算法、GPU、CPU上都几乎一致,剩下硬件上的改变空间并不大,最终会导致手机同质化严重,厂商失去创新的能力。

所以,如果ARM真的打算推行新的授权方案,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高通等企业的殊死抵抗,直接转投RISC-V阵营。RISC-V架构在过去的两年里,已经证明了自己用于由于ARM的架构底层,以及更加自由的架构授权方式,高通、英特尔、联发科等企业都是RISC-V联盟的高等会员。

arm处理器最新发布会(骁龙处理器要凉了)(5)

图源:RISC-V

更有意思的是,RISC-V联盟中占据优势的是中国企业,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在过去两年里占据了RISC-V芯片超50%的出货量,同时也首次将RISC-V芯片用于安卓系统,迈出了走向手机市场的第一步。

不少知名业内人士都认为,RISC-V架构未来很有可能会取代ARM,成为移动市场中的主流架构,届时ARM的地位将会岌岌可危,而ARM或将亲手推动并加速这个过程。

不过,ARM应该会能想到这一点,目前的情况来看,高通与ARM都还没有向对方下死手的打算,更多的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而在拉拢盟友。但是,不得不说ARM的做法,恐怕只是在把队友往高通的身边推,如果一意孤行,恐怕只会得到一个不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