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宫岛达男:如来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

时间:5月18日-8月18日(周一闭馆)

门票:50元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1)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相信数是万物的本源,而今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同样选择了数字为其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并且相信,这其中蕴含着关于世界的诸多理念。

面对着跳动的数字,看得久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永恒,或者宇宙,宫岛达男的不少作品确实蕴含着宏大叙事或者形而上的思考。另一方面,其艺术创作也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激进政治的再思考,所以,如果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到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就会意识到:他的艺术同样是直面当下的。

比如,展览中有多件作品都是倒数到零,直接指向的是核能发展对于人类存亡的威胁。1996年,他在巴黎进行了一次行为艺术,将法国核试验水域的海水蒸馏以后提供给表演者。表演者需要用各自方言倒数到零的时候,把头浸入水中。2014年,宫岛达男本人在福岛海域重现了这一行为作品。如果了解这些背景,便不难理解:即便表演使用的水在经过处理后已被许诺说是足够安全的,但每一位表演者在将头浸入水中的刹那依然难掩扭曲的表情,这是生命遭遇未知与威胁时候的真切反应。

宫岛达男大部分的数字艺术都是通过霓虹灯的方式来表现的,霓虹灯,曾经一度是繁荣辉煌的标志,而今却又显得有点过时,对于宫岛达男来说,使用霓虹灯作为媒介,或许也意味着其处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位置。

这是上海民生美术馆搬迁之后的新展览,所以走在展厅里能够闻到一股新建筑的味道,也许稍许等待一点时间体验会更好。

感官世界

地点:明当代美术馆

时间:5月25日-8月4日(周一闭馆)

门票:60元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2)

客观的外界事物只有痛过感官才能被人所感知。感官,就好像是理智的入口和门户。当科技几乎成为人类的第二层皮肤,感官的可能性也被无限释放。8位艺术家带来9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让观众看到自然状态下无法见识的形态,延伸人们对于世界的体验和想象。

风的形状和色彩、轻盈水雾形成的拱门、光的微粒环绕的空间、人体与氦气球的互动与痕迹、40个扬声器接连响起组成的心跳的声音……这些东西不是自然,却是在模仿自然,或者说,它们已经形成了新的自然。而被新的自然所环绕的我们,也已经受其影响发生了行为与习惯的改变——比如,在展览现场,一定会有人端起手机,用自己的“第二皮肤”来体验它。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第二展厅

时间:5月28日-9月1日(周一闭馆)

门票:免费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3)

2014年,明代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了一些青花罐子的残片,经过考古学家的精心修复,罐子恢复了原貌:它有个盖子,束颈、溜肩、直壁、圈足、足部微撇;颈部是海水纹,肩部是缠枝宝相纹,盖及外壁是冰裂纹,冰片上绘云气、花草纹,底部是缠枝莲纹,足部是变形海水纹。修复完成之后,人们发现,故宫博物院里也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罐子。而今,它们并排陈列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面,向世人揭示了一个以往人们几乎一无所知的时代的瓷器的样貌。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1464),经历了两次兄弟间的地位更替和政局动荡:9岁的朱祁镇继位后遭遇宦官专政,又在“土木之灾”中成为蒙古人的俘虏,其弟朱祁钰在位仅9年,“夺门之变”中又被兄长夺回皇位宝座。在这二帝三朝的29年时间里,官窑瓷器因为不书年款,其整体面貌模糊不清,在陶瓷史上称为“空白期”或“黑暗期”。

本次展览以景德镇御器厂发掘出土的器物以及上海博物馆的藏品为主,并向国内外26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借展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品涵盖传世官窑瓷器、明御器厂出土器物和标本、各地分封藩王相关瓷器以及民窑瓷器,总数达到285件/组。

考古学家根据出土来源,通过与文献资料、相近时代瓷器的比对,让“黑暗期”瓷器的样貌逐渐变得明晰。一些流传下来的以往被划归其他时代的瓷器,也从此有了其更加确切的定位。

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第一展厅

时间:5月16日-8月18日(周一闭馆)

门票:免费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4)

高更在记录塔希提岛生活的散文《诺阿诺阿》中写道:“‘野蛮人’教给了我这个来自古老文明的人许多东西,这些’无知的人’教给了我关于生活和幸福的许多艺术。”印象派艺术家保罗·高更抛弃文明社会遁迹蛮荒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想象,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也同样融入了当地的色彩与风情。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展”中的150件展品,都是来自广袤太平洋中这些“野蛮人”之手,诉说了与我们全然不同的其他文明的故事。他们的生产力或许未必有所谓“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那样强大,但是,他们拥有令人赞叹的想象与精神世界,以及精湛卓绝的工艺和艺术制品。

例如,作为生活在海岛上的民族,船和桨,一定是其日常生活中的亲近之物,当观众欣赏着船桨上被刻上神奇的小人,或是繁复的纹样,马上回进入水清沙幼、海风吹拂的惬意想象中。漫步于展厅当中,沉浸在充满神话的世界的同时,观众也会不禁追问:在追求现代化、生产力、富足与余裕、资本累积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什么?

炎夏之爱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时间:6月8日-8月9日

门票:40元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5)

这个展览呈现了刘香成、马良、奥利维亚·马丁·麦奎尔和戴建勇四位艺术家的四个系列:《春天的爱》《我的移动照相馆》《中国式爱情》与《朱凤娟》,也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中国人的爱情这个主题。

1980年代,刘香成正在担任美联社摄影记者,他用照片记录下当时中国人对于爱情的含蓄和期待;而今,澳大利亚摄影师奥利维亚·马丁·麦奎尔扎根在中国,她关注的是当今的婚庆产业中,人们如何通过各种物质形式来表达爱情。《我的移动照相馆》是马良在2012年发起的摄影项目,他和朋友将一辆大卡车改装成移动照相馆,行走了28000公里,穿越54个城市,用镜头寻找世界上可爱的、浪漫的、善意的存在;戴建勇的镜头则始终执着地追随一人——他的妻子,通过日常的反复的拍摄,他也同样抛出了疑问:爱究竟为何?爱在摄影中如何表达?

【北京】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时间:6月15日-9月1日

地点:尤伦斯艺术中心(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门票:138-188元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6)

绘画大师是如何炼成的?在尤伦斯艺术中心接下来的展览“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中,观众将看到毕加索创作生涯前三十年的作品,也能看到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初期成长轨迹。此次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共展出103件绘画、雕塑以及纸上作品,覆盖青年毕加索的艺术发现与酝酿时期,展示了他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经历。

展览一共分为六个章节。其中“早期毕加索“聚焦艺术家童年时期开始的创作以及他早期受到的影响;而在”蓝色和粉色毕加索“阶段,他放弃模仿前辈的后印象派画风,转向塑造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风格,并逐步确立自己最初的艺术身份;“驱邪者毕加索”一章则展现了他简化形式和空间的探索;接着是”立体主义毕加索“,他对标志性等符号元素的运用催生出立体派作品;”多变毕加索“则着眼于他对古典的致敬、引用与革新;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展示了艺术家较为晚期的系列作品,呈现青年时期的艺术实验产生的影响。

有界之外

时间:6月1日-7月31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正厅(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门票:60元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7)

继2009年的“卡地亚珍宝艺术展“后,故宫和珠宝品牌卡地亚再次合作,举办展览“有界之外”。此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试图建立一种中西方文明对话的全新方式。800多件展品中,不仅有来自“卡地亚典藏”的展品,包括大量珍贵的回购型收藏品和私人收藏,同时也包括故宫数件首次公开的展品。

本次展览以“技艺”为主题,通过三个展厅解读3个主题:灵感中国、风范见证和时间记忆,力图追溯卡地亚与中国的情缘,呈现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灵感与交融。在西雁翅楼展出的灵感中国主题介绍了20世纪初期旅行风尚、考古发现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为卡地亚带来的灵感。其中一件展示是一个以“玉鲤鱼”为设计灵感的逆时针鲤鱼钟表,借鉴了康熙粉釉瓷盘的中国风格化妆盒,造型精美别致。而在午门正厅展出的风范见证主题则展示了20世纪卡地亚逐渐受到王室和欧洲贵族阶层青睐获得大量委任状后订制的珠宝和冠冕。其中有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佩戴过的卷轴式冠冕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上佩戴过的印度冠冕。而在东雁翅展厅展出的时间技艺部分,则呈现了卡地亚与故宫博物院在钟表领域的探索与发现,其中一件以中国人书桌为灵感制作的插屏座钟造型精美,结合了东方水墨画与西方珠宝的精髓,值得观众仔细赏玩。

BOWIE BY MICK ROCK:重现华丽1970s

时间:5月29日-8月4日

地点:陶瓷三街798艺术工厂(朝阳区798艺术区)

门票:58-120元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8)

大卫·鲍伊的乐迷有福了。本月在798艺术工厂将展出由摄影师Mick Rock拍摄的65幅大卫·鲍伊的照片以及两支尤为珍贵的历史采访影片。1972年,大卫·鲍伊发行概念专辑《Ziggy Stardust》,并创造了虚拟太空生物齐格·星辰(Ziggy Stardust),此次展品中包括大卫鲍伊的经典形象Ziggy Stardust,大卫·鲍伊身穿红色靴子和红黑相见的条纹紧身衣,一头红发格外瞩目。

这65张照片记录了大卫·鲍伊的种种瞬间,也呈现了他的不同侧面。其中既有他经典的、标志性的舞台造型,也有他在舞台上神采飞扬的灵动瞬间,还有他卸下巨星光环之后不为人知的状态。

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

时间:6月22日-9月22日

地点: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门票:58-98元

他们亦在记录时代 | 11月沪京展览推荐(6月沪京展览推荐)(9)

毕业于利兹艺术学院的安东尼·布朗在偶然的机会下对医学插画产生兴趣,并在曼彻斯特的医院工作了两年,后来转而开始创作自己的绘本。可能是从医的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绘画风格,安东尼·布朗喜欢精细绘画,比如备受欢迎的那只标志性大猩猩,身上的毛发几乎每一根都清晰可见。安东尼·布朗凭借高超的画工和精妙的想象力成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而在半个世纪的绘画生涯中,安东尼·布朗获得了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大奖、三次库特·马斯勒奖、德国绘本奖以及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等诸多奖项。

此次国家图书馆的展览是安东尼·布朗风靡全球的绘本主角在中国的首次集体亮相。其中包括备受读者喜爱的大猩猩、憨态可掬的小白熊等一系列可爱人物。除了绘画作品,国家图书馆还设置了多媒体影像互动环节,观众可以跟着安东尼一起旅行。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以安东尼·布朗绘本原型创作的文创周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