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来份羊肉煲了!
上周,断崖式降温让羊城一夜入冬,这股寒流也让滋滋作响的羊肉煲再次俘获广东人的胃,夜幕低垂后,街边大排档一个个红泥炭炉架起,一波波食客蜂拥而至,一尝这冬日的温暖滋味。当红泥炭炉和小瓦煲遇上粗犷随性的羊腩肉,碰撞出的滋味与火花不仅暖了老广们的胃口,驱散了深冬的寒意,也让羊城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烟火气和温度,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仍不妨碍羊肉成为暖身的冬日佳肴。
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性温,味甘;益气补虚。” 另外,羊肉还可以"主缓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别录》),而《千金·食治》则指出"主暖中止痛,利产妇。"
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具有补虚祛寒、温血、益肾补衰、开胃健脾、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益精的功效,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吃羊肉的最佳时节是腊月,此时人体的阳气潜藏于内,气血循环不良,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羊肉含有大量的热量,吃羊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手脚暖和起来,不再畏寒怕冷。羊肉中铁、磷等物质的含量也比其他肉类高,适合各类贫血者,尤其适合女性、老年人以及气血不足、身体瘦弱、病后体虚的人,冬季多吃羊肉,可养气血、补元阳、疗虚弱、健体魄。
很多人认为羊肉只适合冬令进补,夏天食用则不合时宜,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正如“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所言,夏季适当进补羊肉也可以强身健体,特别是喜欢躲在空调房和喜欢吃冷饮的人,这类人容易出现脘腹痞闷冷痛,喜温喜按,不思饮食,头身困重,舌淡苔白等症状,这就是中医上所说的脾胃虚寒或寒湿困脾,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适时的多吃羊肉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这也符合《黄帝内经》所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羊肉性温,所以身体有内热的人,以及浮肿、牙病、疮痛、痔疮等患者都不宜食用;另外,从中医角度讲,羊肉属于“发物”,可能加重皮肤过敏反应;高血压、肝病、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人也不要食用羊肉。
羊肉巧搭配,疗效大不同
羊肉性温,吃时可以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茭白等,搭配豆腐,羊肉和萝卜做成一道菜,则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可消积滞、化痰热的作用。除此之外,搭配山药、黄芪或者当归之类的药材也能够有不同的功效,具备广东特色的清补羊肉同样可口。
清补凉羊肉煲
在夏季,广东气候炎热又潮湿,人的身体里很容易积聚湿热气,而清补凉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的功效,同时清热润肺,家庭汤水,老幼咸宜,实际上,清补凉的材料并不统一,有以健脾去湿为主,亦有以润肺为主。其中,老火汤多以黄芪、党参、淮山、莲子、麦冬、云苓、蓝枣、无花果为主,以党参来说,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为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根据各家配方不同,清补凉的汤底也有所调整。
山药羊肉煲
这道肉菜有“一药补三脏”的说法,源于山药的功效,中医认为,山药补脾、肺、肾三脏,对脾气不足导致的脾胃病,对肾气不足导致的小便多或小便不畅,对与肺有关的疾病,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都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羊肉炖当归
中医认为,当归性味甘、辛,温,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加之羊肉具有的功效,两者搭配得宜,对于产后女性来说正是一大滋补利器,适合病后、产后体虚瘦弱以及血虚的人食用。
黄芪羊肉汤
黄芪味甘微温,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强心、扩张血管、保护肝脏和抗癌等作用,黄芪炖羊肉具有温阳补气、健脾补肾的功效,适合畏寒肢冷、四肢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的人食用。
巴戟天羊肉煲
巴戟天药性辛甘微温,归肝肾二经,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阳痿、阴冷、宫寒不孕、风寒湿痹、风湿脚气等疾病。搭配羊肉和淫羊藿,可补肾壮阳,散寒祛湿,适合脾肾阳虚型慢支肺气肿、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月经量少带下清稀的人食用。
不过,羊肉虽然能够驱寒,但也不可食用过多,一般一天食用在50-100g左右为宜。此外,羊肉不能与菖蒲和半夏一同食用。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
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说中医」特辑,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