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什么是直接音和反射音、什么是回声、什么是残响吗?回声和残响跟音色又有什么关系呢?怎么调整才会让音乐更好听呢?下面雷萌科技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响电源噪音怎么消除(音响设备使用时回音)(1)

直接音与反射音

在了解以上问题之前,就要先知道直接音与反射音的区别的:直接音就是工作人员可以从扩音器之中直接获取到的声音;当声音脱离扩音器之后, 会经过一些介质的反射, 最终进入到人们的耳朵,如果在房间里丢出一颗球,那么这个球就会在墙壁之间弹来弹去直到静止。而反射音, 则是应用物理发射原理,当用乐器发出声音后,音波就会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反弹。也就是说,演奏一个声音时,最后会听到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总和,而回音(Echo)、残响(Reverb)的差异就在于声音反弹、扩散的呈现方式不同。

回声 (Echo) 当声投射到距离声源有一段距离的大面积上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声能要反射回来,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和由反射回来的声的时间间隔超过十分之一秒(在15℃空气中,距声源至少17米处反射),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

还记得上次对着山谷大喊「你好」,接着听到远方传来「你好」的回音吗?当空间的特性符合一定的物理条件时,我们可以听到完整的反射音,就好像声音又回来了一样。如果还是不太理解,可以看一下这支影片,里面的第二个声音就是吹奏后的回音。

残响 (Reverb)

残响,英文全称叫Reverberation,即声源停止发声后,由于惯性和反射等原因,声音没有立即停止,而是呈缓慢衰减的现象,即声音经过多次反射产生的现象。简单来说残响就是指在一个空间里打开音响听音乐时,即使你很快速地将音响关掉室内还是会留有余音,要等一下才会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残响。

回忆一下在浴室唱歌的时候,声音的听感好像比平常的自己还来的丰富、圆润,这就是因为有了残响的缘故。而残响除了让声音更丰富之外,也会随着空间的特性让听到的余音有独特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在大教堂里的歌声听起来格外令人感动。

干vs.湿,效果调整比例

最理想的音响空间,必须是清晰的干,但同时又有适量的残响湿,简单的说就是软硬适中,不能完全吸收、也不能完全反射。大多时候,我们的外在环境都没办法给予我们天然的回音或者残响,那关于效果器的干湿比例到底要如何调整才适当呢?

影片一开始是在残响室录制,可以听到乐器的声音带有非常多的残响。之后则是在完全吸收声音的无响室录制,声音完全没有任何的残响;所以,效果器调整的比例与时机,则要视当时候的场地状况而定。如果是在室内,乐友们不妨在演出前用拍手的方式来听听看场地的回音状况,如果是室内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回音,那么效果混合的比例可以不用太多;相反如果是户外空旷或者是室内有很多柔软材质会把回音都吸收的场地,那么就可以酌量增加效果的混合比例。

以上分享,希望能让大家明白声音的基础原理,以后能够将音色调整得更随心应手!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