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只蝴蝶挣扎着要破茧而出,他决定,帮蝴蝶免受挣扎之痛,他把虫茧剪开一个洞,他非常兴奋地期待着看到蝴蝶展开翅膀,飞向天空的情景,可是忽然蝴蝶坠地而死,因为它的肌肉还没有被充分锻炼,还不具备破茧而出的力量,蝴蝶就不能完成飞行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非暴力沟通全文免费听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非暴力沟通全文免费听书(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全文免费听书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只蝴蝶挣扎着要破茧而出,他决定,帮蝴蝶免受挣扎之痛,他把虫茧剪开一个洞,他非常兴奋地期待着看到蝴蝶展开翅膀,飞向天空的情景,可是忽然蝴蝶坠地而死,因为它的肌肉还没有被充分锻炼,还不具备破茧而出的力量,蝴蝶就不能完成飞行。

孩子因为爱那只蝴蝶,为使它免受挣扎的痛苦才剪开蛹壳,而正是这种爱,毁了一只本能振翅飞翔的蝴蝶!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让我不禁思考我的家庭教育,我何尝不是那个自认为好心的小男孩呢?我一直认为孩子还小,啥也不懂,我坚信洛克的白板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的成长理应由家长负责规划好一切。于是我和他爸爸操控了孩子的一切:从先写哪一项作业,今天写什么日记,到报什么特长班,甚至是今天穿什么衣服,周末去哪儿玩,一项一项完全由我们控制,孩子就像一台机器,无需动脑,每天只是重复着简单的程序……那么,这样真的是为了孩子好么?我是不是一直站在成人的高度,从未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我是不是用控制这种暴力行为,无意中剪掉了孩子自己飞翔的翅膀呢?

回想儿子刚上一年级时,他每天充满热情与期待,好像上学是一件令自己非常开心的事情,虽然成绩平平,但是依然对学习充满了乐趣,可是,自从第一次单元检测没有做完试卷,我的焦虑彻底打乱了孩子的脚步,每次考试后我都会急切地问:“做完卷子了吗?”每每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都非常后悔,我深深的知道,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不予强化。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你今天做完卷子了吗”的负强化,让孩子彻底变成了做不完卷子的常客。于是,我又开始想办法控制他,利用各种奖励与威胁,可是这种情况愈发严重。我无数次的和他谈话:你明明都会,只要做完卷子肯定能考90分以上,你为什么偏要选择做不完,考个很难堪的成绩呢?我也无数次的给他找借口:他年龄最小,况且他心理年龄更小,长大了肯定就好了。还是他爸爸小时候也这样,可能是遗传?我焦虑地咨询过无数的小学老师,大家都安慰我,大一点肯定会好的。直到这学期的一天,王老师告诉我,如果我做得快,妈妈还是会给我安排其他事情的。我很惊讶,我不禁思考,难道问题真的出现在我自己身上?是我过分的控制了他的一切?他在是反抗吗?我很委屈,我认为,我很关心他的一切,每天早晨我会对他说:“儿子,妈妈爱你,加油哦。”每天晚上我都会问:“今天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和妈妈一起分享,有什么事情需要妈妈帮助你吗?”他非常愿意和我分享学校里的一切,在我看来,我们的亲子关系相当和谐。从那天起,我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需要妈妈的时候再来找我”。我也不再问你的卷子做完了吗?而是问今天考试的作文是什么?数学最后一题你会吗?通过这种方式,也满足了自己迫切地想知道他是否做完了卷子的心。我也不再说你快写作业,我只是告诉他,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我和爸爸就先睡了,我们不会陪你。我发现孩子在一点一点的被潜移默化,他也会经常说,这件事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决定吧。在写作业的速度上也是有所进步。

可见,这些正强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有无数的问题,陪伴成长,解决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家长存在的价值,我们经常会以“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而自己却浑然不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飞翔的高度、距离及方式,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和孩子沟通,不能控制他们,给予孩子理智的爱,允许孩子自己尝试,我期待着孩子美丽飞翔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