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头条号首发原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唐朝诗人高适留下的经典赠别诗句。不同于多数离别诗凄惘的依依惜别之感,这首诗高远旷达,成为赠别诗中独树一帜的一首。

这首诗并不是单独的一首,而是与另一首共同组成了《别董大二首》,高适在与董庭兰短暂相聚后离别之际写下了两首主旨不同的赠别诗。

通过了解高适的生平,可见其前半生历经了艰苦的生活,大器晚成后曾两任节度使,后至散骑常侍之位,逝后被赠至礼部尚书之位。即便在今天,高适的人生也颇具跌宕传奇。在我读了这两首诗后,最大的感觉是从诗中可见高适的秉性是豁达坚强的,这也成为他大器晚成完成仕途理想的根本原因。

高适在送别董大时写了啥激励朋友(闲读别董大二首)(1)

别董大

《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的黄云将夕阳天色变得昏昏暗暗,北风吹着飞过的大雁,伴随着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没有知己,这天下有谁不识君呢?

诗中的“董大”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琴师董庭兰,在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当时的吏部尚书被贬,董庭兰因是吏部尚书的门客,也遭连累离开都城长安。在那个冬天,高适与董庭兰相聚于雎阳(今河南商丘),此时的高适尚处在生活艰难的困境中,他与好友在异乡短暂相聚,赠诗离别。

整首诗简洁中带着力量,悲情中有着雄浑。

第一、二句渲染出黄云漫漫,北风呼啸荒凉低沉的情景。千里的黄云弥漫,萧索的北风,纷纷的大雪。这一天正是高适与董庭兰分别的日子,天公也好像知晓一般,将气氛压到了最低沉。大雁在恶劣的天气中依然往南赶路归去,大雁尚有自由,尚南归心切,他二人却只能客处异乡、艰难漂流。第一、二句借景喻情,联系到困顿和正当离别的现实,使这份伤感听者落泪,闻者伤心。

高适在送别董大时写了啥激励朋友(闲读别董大二首)(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接下来在三、四句中,高适将此诗的精华融于其中。他一改前两句所渲染出的低沉伤感的气氛,突然转为大气豪情的勉励之语。写出了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对于遭遇困顿、才名在外的音乐家董庭兰来说,还有什么是比这种认可更珍贵的呢?

读完这首诗,除了体会到一份世事无常的感伤,更重要的是佩服高适在困境中的那份义气豪情。

体会完高适的伤感和豪情,再接着看《别董大二首》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络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就像鸟儿的羽翼飘摇只能自我怜惜,在外飘零离开都城已经十多年了。作为大丈夫谁愿意贫贱过活呢,今日与君相逢却连酒钱都掏不出来。

这第二首诗与前一首风格又大为不同,主旨是高适自叹自哀生活的困苦境遇。漂泊离苦,远离都城多年,囊中羞涩,这便是他常年所处的困境。可以想象,两位好友在他乡相聚,面对彼此的艰难不幸,互相诉说,离别后还不知将来那未知的路。想到此景就足以让人唏嘘了。

在我读完两首诗后,渐渐地发现其一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后一首的联系是巧妙和微妙的。它们之间看似情绪完全不同,然而因为此前这句赠别的豪情壮语,再看这后一首的窘迫自哀,竟觉突生出更多的敬佩和酸楚。

高适在32岁时落第,生活一直处于飘零困苦的状态,在写下《别董大二首》时,他已有四十四岁了。虽然诗名在外,但在当时,这并不能解决实际的抱负和生活问题,四十四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是走仕途之道的人来说,似乎是机会更加的近乎渺茫了。然而高适还是有着赠予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胸襟义气。

终于,大器晚成这个词在他身上得到了应证,在两年之后,46岁的高适被矅阳太守举荐正式入仕。后来的高适曾两度任节度使,61岁时任散骑常侍,这个官衔虽已经无实际职权,但仍是尊贵之位。

高适在送别董大时写了啥激励朋友(闲读别董大二首)(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信花甲之年的高适也会常常回首往事,想到747年那昏黄又寒冷的一天,囊中羞涩的他与董庭兰离别,一贫如洗,前路漫漫,心中凄凉。身无他物的高适,只有写下《别董大二首》以赠好友,诗中没有丝毫刻意的娇柔修饰,只有对现实的直白哀叹和对好友的认可鼓舞。

一贫如洗前途渺茫时还能鼓舞认可他人,这必需要正直的态度、豁达的胸襟。不仅如此,在多年的困境中高适正视着现实却没有完全放弃,如果放弃也不会有入仕的机会了。他的生平足以让我学会,格局和坚持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撑过困苦、能否达成理想。

765年,62岁的高适卒,被赠礼部尚书,寿虽不长,但他的人生也算无憾了。今天我们读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想着这位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他面对困境时的人生态度和胸怀格局更令我们久久回味敬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在此感谢图片作者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