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清涧美
回眸清涧美音频:00:0007:43
朗读者:罗谦一
罗谦一,20岁,祥云人,现就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热爱生活,喜爱演讲朗诵、旅行摄影,希望可以看更多风景,遇见自己喜欢的生活!
从县城出发行驶在祥姚路上,过了黄联村,继续往米甸方向驶去,一个泛着银色光芒的湖泊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眼前。
这湖泊有个美丽的名字——清涧美。无论是从西边的禾甸东行,还是从东边的米甸西上,遇见清涧美都要拐一个弯,是名副其实的拐角遇见。湖岸是座座青山,一个条形的湖泊在山脚的低洼处,静默着。之前也曾听人说过清涧美,知道它既是米甸镇三家行政村一个小小村落的称谓,也是坐落于这个小组旁边的湖泊的名字。至于是村以湖命名还是湖以村得名,我没有深究过,我想,没必要将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研究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样的问题上,纵使如此,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对眼前这方水的喜爱之情。
我敢说,每一个祥云人都爱水。要不,怎么会把一个个水潭都叫作海子呢?至于我们为什么爱水,你听听这首民谣就明白了:小云南,三年两季荒,半夜听到钩担响……我的家乡还好,因为身处青海湖畔,庄稼的灌溉、人畜的饮水,基本都得到了保障。印象中干旱最严重的一年,早上天还没亮,母亲就会到井里去挑水,若是去得迟了,井里的水挑干了,那就得等有水了再去。浇烟苗的时候,平时能在烟地旁的水渠里取水,那段时间水干了,需要跨过公路去一个小水潭里挑水。这就是把烟栽在肩膀上的说法产生的原由。两只小桶装满水也就20来斤,可挑着20来斤的水在田埂上来来回回跑几十趟,到了晚上,不光是脚酸,连肩膀都磨破了皮。尝尽苦头的人们能不爱水吗?
是的,我也爱水。都说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没错,这里依山傍水,一看就是块风水宝地。站在清涧美湖畔,一畦畦菜地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一丛丛油菜刚刚壮苗,绿得发亮。两个农户一老一少正在浇菜水,他俩忙碌的身影在绿油油的菜苗间穿梭,一黑一绿,一动一静。菜地尽头坐着几个垂钓者,这些现代渔翁身前一溜儿摆着各式鱼竿。他们来了多久?今天的战果如何?鱼饵是用蚯蚓吗?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我悄悄走近他们,去一探究竟。
我几乎是蹑手蹑脚地走到垂钓者旁边,他们身旁的水桶里装了半桶水,几条鲫鱼在水里有气无力地游着,一看就知道它们心里还无法接受自己轻易就上钩的事实。垂钓者完全无视外来者的存在,一心只关注着鱼竿的动静。我欲言又止,那些问题全留在心里自己消化吧,我可不想做打破这方宁静的恶人。
湖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西斜的阳光柔柔地撒在湖面上,像是给湖水敷上了金色的面膜。湖面是那样平静,一切都像静止了,你无法知道平静的湖面下有着怎样的世界。有鱼有虾,有水草,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各种生物。听说用湖里的虾做成的醉虾是当地人餐桌上的一绝,将活虾佐以料酒、小米辣、白醋等盛装入盘。那活虾醉态可掬,一动不动地任食客享用。据闻,只有水质好的湖泊出产的活虾才能做成醉虾,可见清涧美的水质确实不一般。
几只白鹭在湖面上飞翔,轻盈的身姿给湖泊增添了不少灵气。湖畔有几株垂柳,临近冬日,垂柳浓密的秀发逐渐脱落,只剩几根乱发般在风中飘零。
今年是清涧美蓄水比较充盈的一年,不像往年那样,水很少甚至全部干涸。湖水少的时候,湖心周围的土地,长满各种野草,附近的农户可以自由地开荒种菜,还可以在湖心里放牧。无论是雨水充沛的年景,还是干旱少雨,农户们都能从中找到乐趣,收获满满。
若是第一次来,看到这样的情景,很难想象湖水充盈、群山环抱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的景象是如何一种美。现在,我就站在这颗大珍珠的旁边,闭着眼,深吸一口风儿捎来的湿漉漉的空气,流连忘返。
作者简介
张美华,现供职于祥云县文联《祥云文化》编辑部。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散见于《边疆文学》《滇池》等刊物,2018年12月出版散文集《四叶草》(云南人民出版社)。
图文发布 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杨仕宇
图文审核 张敏来
图文总审 胡林果
讲好祥云故事 传播祥云声音
投稿邮箱 3109820189@qq.com
媒体地址 龙溪小区308号(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