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罗马尼亚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从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东线战场就一直有着罗马尼亚人的身影,那么罗马尼亚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如何呢?他们的对手苏联表现又如何呢?罗马尼亚又是如何与苏联结怨的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土耳其黑海之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土耳其黑海之滨(黑海之滨的史诗大戏)

土耳其黑海之滨

人们都知道罗马尼亚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从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东线战场就一直有着罗马尼亚人的身影,那么罗马尼亚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如何呢?他们的对手苏联表现又如何呢?罗马尼亚又是如何与苏联结怨的呢?

一.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是位于巴尔干东部的一个国家,罗马尼亚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ōmānia ,意思是“罗马拥有之地”,罗马尼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年的达契亚王国,在公元1世纪达契亚王国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了罗马的一部分,从此罗马的文化与制度取代了当地的土著文化与行政管理,罗马之地便由此而来。

到了公元9世纪,罗马尼亚东北部出现了一个鲁塞尼亚王国,大概也就是今天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他们附庸于自信心爆棚的波兰球(波兰球与鲁塞尼亚球的情感纠葛不是本文主要部分,因此笔者决定丢在一旁不多提。)

时间到了14世纪,这时的罗马之地随着蒙古人的入侵又分成了三个部分,瓦拉几亚球、摩尔多瓦球和特兰西瓦尼亚球。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衰败,这时罗马之地的贵族们有了一个想法:“俺寻思,俺们继承罗马球的法理,理应拥有罗马之地”。

15世纪的时候,罗马之地被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征服,瓦拉几亚球和摩尔多瓦球成为了奥斯曼球的封臣,而特兰西瓦尼亚球则和匈牙利球处于蜜月状态。奥斯曼人的涌入给罗马之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然有了新鲜的血液,自然就有了新的贵族,新贵族和旧贵族凑到一起于是又有了新的想法,“俺寻思,俺们继承了罗马球和奥斯曼球的双重法理,俺们理应拥有罗马之地和奥斯曼统治的黑海地区。”于是等到奥斯曼帝国开始走向下坡路时,罗马尼亚之地前前后后闹出了几次叛乱战争。(此时住在隔壁的俄罗斯球先后迎娶了金帐汗国公主和拜占庭末代公主并奉东正教为国教,因此俄罗斯球宣称自己有权继承拜占庭帝国和金帐汗国的遗产,因此双方围绕着罗马之地你来我往,唇枪舌战不惜大动干戈。)

19世纪初,俄罗斯夺走了摩尔多瓦,这引发了罗马之地的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的不满,于是双方大打出手。

1856年随着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争夺克里米亚控制权的战争败北,这时罗马之地终于如愿以偿,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再一次跳了出来,各自选举自己的国王过上了小日子,不久瓦拉几亚球和摩尔多瓦球结合在一起,起初贵族们想要为新的王国定名为奥斯曼罗马尼亚,但是考虑到欧洲传统的反奥斯曼情绪,因此退而求其次,定名罗马尼亚。

1877年罗马尼亚正式脱离奥斯曼的控制,随后在1918年罗马尼亚又迎回失散多年的兄弟特兰西瓦尼亚,从此罗马之地上诞生了正式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

二.隔壁老王——斯拉夫大熊对罗马之地的窥探

(上文书说到俄罗斯球先后迎娶了金帐汗国公主和拜占庭末代公主并奉东正教为国教,宣称自己有权继承拜占庭帝国和金帐汗国的遗产,因此和罗马尼亚的统治者们你来我往。)

就在罗马尼亚庆幸亲爹奥斯曼和小伙伴们终于胖揍了一顿隔壁膀大腰圆虎背熊腰的“老王”-沙俄的时候,这个鼻青脸肿的隔壁老王又回来了,奈何罗马尼亚小胳膊扭不过大腿,在1877年的时候,罗马尼亚乖乖的承认了摩尔多瓦南部为沙皇俄国控制领土。(今天的南比萨拉比亚,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多瑙河和黑海形成的三角地,与乌克兰接壤,境内平原和丘陵相间分布,中部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北部和中部属森林草原带,南部为草原。河流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摩尔多瓦公国宣布脱离沙皇俄国的控制,随后与罗马尼亚合并。此时国内闹得不可开交的沙俄自然没时间搭理摩尔多瓦的事情,苏联建立后基于国防需求和传统矛盾再一次盯上了摩尔多瓦这一地区,罗马尼亚吓得魂都要飞了,四处请求支援和保护,

虽然英国和德国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和援助。

但是在1940年,从斯拉夫大熊进化成斯拉夫红毛巨熊的苏联终于按耐不住对摩尔多瓦实施了军事行动,苏联红军装甲部队进入比萨拉比亚地区,红军伞兵部队空降到罗马尼亚军后方的重要交通设施所在地截断了罗马尼亚军队的退路,羸弱的罗马尼亚终究招架不住体格庞大的斯拉夫毛熊,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再一次“离婚”,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成立,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三.罗马尼亚与斯拉夫大熊的矛盾总爆发

因为持续了百年之久的矛盾叠加,罗马尼亚最终对苏联,对俄国人忍无可忍,他们选择了加入轴心国,在1941年战争爆发当天,罗马尼亚的轰炸机群就第一时间轰炸了苏联城市“敖德萨”,晚些时间,苏联黑海舰队炮击了罗马尼亚港口“康斯坦察”,同日黑海舰队海军航空兵对罗马尼亚港口实施了空袭。

6月23日起黑海舰队海军编队持续的对罗马尼亚港口实施炮击,而黑海舰队航空兵对罗马尼亚港口和油田进行了持续的战略空袭。

仅7月初,苏联黑海舰队航空兵的空袭使得罗马尼亚重要的工业战略设施“普洛耶什蒂油田”和“尤利娅炼油厂”燃烧了足足3天。

短短不到两个月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被削减掉了大约30%,这似乎给野心勃勃妄图重建罗马帝国荣耀的安东内斯库元帅当头一棒,于是希特勒和安东内斯库决定夺取苏联的黑海沿岸地区以解除苏联黑海舰队海空军的威胁,根据协议,罗马尼亚派出更多的陆军参加德军针对苏联的行动,作为回报,德国会将敖德萨和克里米亚地区交给罗马尼亚,以帮助罗马尼亚恢复其所宣称的主权领土。

7月27日,罗马尼亚和德国组成的联合军队向苏联黑海方向的滨海敖德萨军区发动进攻,

此战罗马尼亚共动用了17个师,罗马尼亚与德国空军共动用了9个轰炸机大队。苏军防御兵力共有4个师,以及大约两个空军大队。

战斗从一开始双方就陷入了焦灼的阵地争夺战,气势汹汹的罗马尼亚第一装甲师也在战斗中遭到了重创,不得不回国修整,虽说代价如此惨重但并非说没有任何回报,依靠兵力优势的罗马尼亚军成功在战斗进行了两个月后将兵力劣势的苏军赶出了外围防线,并将苏军压缩到了敖德萨城市内部。

战斗进行到了十月,敖德萨这座黑海之滨的明珠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继续守下去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于是苏军从海陆扬长而去,而付出了惨重伤亡代价的罗马尼亚军对未能及时撤离城市的苏联平民实施了报复。

这还不算完,随后罗马尼亚军跟随德军向克里米亚地区发动进攻,毕竟根据协议只要罗马尼亚协助德军干掉苏军在克里米亚的基地,德国即满足罗马尼亚的领土渴望嘛。

从41年10月初,罗马尼亚军开始协助德军进攻克里米亚,从皮列科普地岬开始,德军开炮,罗马尼亚人死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大批罗马尼亚战前训练出来的老练士兵倒在了对抗苏军的路上,在攻破皮列科普地岬后的克里米亚腹地似乎无险可守,罗马尼亚军终于赶上了顺风仗,轴心国军队一路狂飙占领了几乎整个克里米亚,但是好日子不长,占领克里米亚的最后一个阻碍就是苏联红海军黑海舰队海空军基地的塞瓦斯托波尔。

那既然要占领克里米亚,就必须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曾经沙皇的军队在这里面对着英法土联军顽强抵抗了11个月,现在面对防御工事围成铁桶的塞瓦斯托波尔即使连德军也按耐不住了,罗德联军和苏联在这里的战斗持续了250天之久,双方付出了惨重代价后苏军不得不放弃克里米亚实施撤退。

战斗结束后罗马尼亚甚至举行了“光复”敖德萨与克里米亚的胜利阅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德军仅仅是名义上将克里米亚转交给罗马尼亚管理,而战争依然在继续。

1944年轴心国兵败如山倒,在战争中付出了近一代人的罗马尼亚在苏联大军兵临边境的情况下选择了“起义”,调转枪口协助苏联攻打德国。伴随着柏林被苏联攻陷,罗马尼亚人的战争,也算是告一段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在1947年摇身一变成立了罗马尼亚共和国。好歹罗马尼亚人也算是混了一个胜利者的位置,虽然来得有些尴尬就是了。

结语

双方持续争夺的百年之久的摩尔多瓦至今仍然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如果早知道今天,双方也许不会选择交战,在恢复往昔的荣耀的泡影和民族矛盾的作祟下付出了如此之多的代价,而最终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

参考文献:

《1941-1942塞瓦斯托波尔上空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