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标题中所提问题的答案,已在正文中加粗显示,无兴趣内容请忽略。今天是第205课,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这六个汉字基本全部是生僻字,甚至其中四个字GBK字库已经没有了,但为了保证整套课程的完整性,我们还是保留了对这几个字的解说,这可能枯燥,所以我们加一点《说文解字》的基础知识:
《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
(1)凡许慎对于文字的说解,必先字义,然后字形。比如:“定,安也。从宀,从正。”
(2)凡说解形体,必先举本部首,而后再举别部之形体。如:“暴,晞也。从日,从出,从収(shōu),从米。”暴的字形很复杂,但它在日部,必先言“从日”。
(3)凡言“从某某者”是连文以为意,以意为主,不必以部首为主,此等皆为会意字。如:“武,楚庄王曰:‘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这里,武在戈部,只能言“止戈”,却不说是“戈止”。(此节节引自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要讲解的六个汉字分别如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走里>(这个字GBK字库没有,大部分设备无法正常显示,字形为<走 里>)。读音有两个:
(一)hái。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走里>,留意也。从走,里声。读若小儿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最后这个“小儿孩”,应是“小儿咳”之误,似有道理。形声字。本义是延搁不去。桂馥的《说文义证》:“留意也者,《类篇》:‘<走里>,将走有意留。’”清代胡文英的《吴下方言考·卦韵》:“<走里>,延不去也。吴中谓迁延不走曰<走里>。”意思是说,在吴中地区,把拖延着不走叫<走里>。这实际上也是<走里>字的本义。
(二)kuī。这个读音出自《集韵》,意思有两个:(1)斜足。《集韵·灰韵》:“<走里>,邪足。”(2)斜走。《改并四声篇海·走部》引《玉篇》:“<走里>,邪走。”均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走里>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里>字的小篆写法)
2、<走臭>(这个字GBK字库没有,大部分设备不能显示,字形是<走 臭>。)读xiò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走臭>,行也。从走,臭声。”形声字,本义是低头行走。唐代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送韵》:“<走臭>,低头行。”即低头行走的样子。
(低头走路的狗)
【猜想】根据上下字归类来看,低头走路很可能是这个字的本义。有意思的是,古人造字时,给低头走路造了一个“走”加上“臭”的字形,“走”不用说了,就是走路,为什么低头走是“臭”呢,《说文解字》称:“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狗是一边走一边闻地上的气味,所以它总是低头走路,这是“臭”的来源,臭,多通“嗅”。狗低头走路,臭,那么,人低头走路,自然就是“走 臭”了。
也指走的样子。《改并四声篇海·走部》引《对声音训》:“<走臭>,走貌。”这个字用来形容现代人很合适,因为大家很多是一边低头走路,一边看手机。只是古人造字时,一定不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低头族。”
(低头走路看手机)
典籍之中未见此字的应用实例。<走臭>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臭>字的小篆写法)
3、趛。读yǐ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趛,低头疾行也。从走,金声。”形声字,本义是低头快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许意从<金頁>(这个字后世已经没有了,左边一个“金”右边一个“頁”,西周金文之中有这个字,李学勤先生编《字源》中,认为“趛”与此字属同源字。)省,故训低头。”因为“頁”的本义就是头。
趛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趛字的小篆写法)
4、趌。读音有两个:
(一)jí。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趌(<走曷>GBK字库无此字,下面一个字会讲到它),怒走也。从走,吉声。”形声字。与<走曷>组成词组“趌<走曷>”,本义为怒走。徐锴的《说文系传》称:“直去不低视也。”就是生着气走掉。如图,生气走人:
(生气走人)
生气走人的样子,大多是直走不低视,昂头挺胸地离开,用以表达情绪。
(二)jié。读音出自《广韵》有两个用法:(1)组成词组“趌<走 厥>”,意为跳起;凶竖。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趌<走 厥>,《纂文》云:‘趌<走 厥>,凶竖也,亦跳起也。”【猜想】既是凶竖,大概是生气跳起来,就是气的直跳脚。
(2)组成词组“趌趌”,意为跳动貌;搏动貌。唐代张鷟(zhuó,凤的别称之一)《朝野佥载》:“割取心掷地,仍趌趌跳数十回。懿宗忍毒如此。”这里的懿宗是指武懿宗,武则天的侄子。(杨齐庄)被众人箭射成刺猬之后,又遭剖心至死,心在地上还趌趌地跳,杨好歹是三品官,武懿宗却不以为然地残暴处死了,可见他的残忍与歹毒。
(影视作品里的武懿宗)
《新齐谐·某侍郎异梦》:“侍郎觉冷气一条,直逼五脏,心趌趌然跳不止。”趌趌,这里是形容脉搏的形容词。
趌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趌字的小篆写法)
5、<走曷>(GBK字库中无此字,大部分设备不能显示,字形是<走 曷>)。读音有两个:
(一)ji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走曷>,趌<走曷>也。从走,曷声。”形声字,与趌组成词组“趌<走曷>”,义为怒走。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趌<走曷>,怒走也。”他也认可怒走是这个词的本义。
本义之外,<走曷>还有两个用法:(1)走貌。《广韵·月韵》:“<走曷>,走貌。”(2)越过。《古文苑·班固<车骑将军窦北征颂>》:“辚幽山,<走曷>凶河,临安候。”章樵注称:“凶河水超而越之。”就是越过了凶河(即匈奴河,后面的安候也是河流)。这一段是称颂车骑将军窦宪征匈奴一路行程的险阻的,如图:
(窦宪破北匈奴之战图)
(二)jué。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古月切(不同于《广韵》的‘居竭切’,入月见。”给的解释仍然是:“<走曷>,怒走也。”读这个音时,也是怒走的意思。既然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有两个读音呢,我们只能【猜想】或者是《集韵》注音时切音用字之错吧。
<走曷>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曷>字的小篆写法)
6、<走睘>(GBK字库无此字,大部分设备无法显示,字形为<走 睘>)。读xuā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走睘>,疾也。从走,睘声,读若讙。”形声字。本义是疾速。除《说文》外,不见其他典籍记载。
本义之外,<走睘>还有另外一义:急走貌。《玉篇·走部》:“<走睘>,疾行也。”《集韵·仙韵》:“<走睘>,疾走。”《广韵·先韵》:“<走睘>,疾走貌。”明代王绅《右平江汉二十二句》:“<走睘><走睘>狡兔,固其窟穴。”跑得很快的狡兔啊,也有它们自己的窟穴。
(奔跑的野兔)
<走睘>字 的小篆写法如图:
(<走睘>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05,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