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于8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动服务业有关行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后,沉寂月余的长春仿佛被点醒般,大街小巷都热闹起来。10日,记者走访市内重庆路、桂林路、红旗街三条商街时发现,疫情期间被沉沉落下的卷帘门全被升起。三三两两的逛街人,五颜六色的宣传海报,促销的音乐声、叫卖声让商业街开始悄悄活络起来。

商业街“人气”模式重新开启

上午11时,记者来到重庆路商业街,从人民大街口步行而入时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已全部开门迎客。许多时尚服饰店里春季新款服装已经上架,一些爱美的女士按捺不住骚动的心为自己挑选起新装。据某知名运动品牌专卖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他们正式复业的第三天,虽然客流量不大,但相信重庆路很快就能热闹起来。

记者随后又来到桂林路商业街,平时人声鼎沸的街道虽略显安静,但还是有三两结伴的年轻人在逛街。邓先生的饮品店位于桂林路商业街的繁华地段。前阵子他一直非常犯愁,桂林路上的店铺几乎都拉上了卷帘门,饮品店的生意也是一片惨淡。这两天,随着一个个店铺的卷帘门被升起,街上慢慢热闹起来,邓先生的小店也开始有了人气。“今天一上午,外卖30多杯,店内也卖了20多杯,真不错!”邓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在红旗街周边的几家大型走访时了解到,欧亚商都、欧亚新生活、长春巴黎春天百货等几家大型商场,纷纷在市里下发复工复产通知后,延长了营业时间。

商家线上线下促销忙不停

“1元积1分”“民生商品超低价”“消费满200元送20元”……为唤醒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商家们真是想尽办法,公众号推介、品牌特惠、福利派送等各种促销手段让人眼花缭乱。

重庆路、桂林路上的美发店都将促销噱头用在了重新复工的爱美女士身上。“3.8节染烫特惠3.8折连续三天”“染烫满300元,送头皮护理一次”……季杰在美发行业已经做了十年,她告诉记者,美发店“二月二”当天开门,却没等来一个顾客,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冷清的“二月二”。开门十几天,店里每天只有几个理发的顾客,营业额也就二三百元。“我们前几天就将促销信息用微信推送给会员,这两天店里做染烫的顾客明显多了起来,一天的营业额能有三四千。”季杰觉得是复工复产的通知给美发店带来了好生意。

在红旗街“百脑汇”,各种促销条幅被悬挂在店铺门前。“买电脑送蓝牙音箱”“买手机送体脂称”……今年上大二的小赵刚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告诉记者,自己捡到了大便宜,这里不仅比网上便宜100多元钱,还送一个蓝牙音箱。

多道防线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记者在三大商街走访时注意到,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购物安全,不管是大商场还是小店铺,都将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店内已经消毒”“进门前请戴口罩”“进店请先测体温”的告示都张贴在各商场、店铺大门的显著位置。

在欧亚商都地下停车场,记者被一位工作人员拦下测量体温,显示体温正常才被允许上楼。

在新天地超市义和路精品店,一位工作人员正耐心地告知每一位要结账的顾客,需站在一米外等候前一位顾客结账完毕后才能上前。据李海涛店长介绍,超市每天不仅进行定点消杀,还对每一位进店者都进行体温测量,并派专人控制结账人流密度。此外,为减少污染,店里每天上架的新鲜蔬菜也有专人进行分捡、包装,虽然工作量大了,价格却依然“亲民”。

长春宜居路地摊(长春商街又闻叫卖声)(1)

新天地超市义和路精品店正在为进店顾客测量体温。

长春宜居路地摊(长春商街又闻叫卖声)(2)

店家要求每次进店一人,顾客们便自觉在店外排队等候。

长春宜居路地摊(长春商街又闻叫卖声)(3)

新天地超市义和路精品店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蔬菜分捡、打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