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1)

文 戈多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2)

在中世纪,西方女性也曾有过“头巾崇拜”。

苏菲 · 玛索曾让少年的我知道什么叫“一眼定情”。而这全靠一条头巾。

电影《勇敢的心》中,男主华莱士第一次与苏菲 · 玛索饰演的法国公主伊莎贝拉会面,公主缠绕着白色的薄丝头巾,棕色的眼眸清透又迷离,睫毛微眨,摄人心魂。

我一直觉得,是这条头巾才让我get到了苏菲 · 玛索的神秘魅惑。

不过,剧组可不是刻意地用头巾给女神增添“异域风情”,事实上,在中世纪,西方女性的“头巾崇拜”不亚于当代年轻人里的“发型控”。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3)

还记得微信上的中世纪表情包吗?每个女孩都戴着头巾帽。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中世纪肖像画,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画中大部分的女性都会佩戴头巾、纱帽,款式变幻无穷。

比如,在扬·凡·艾克的《阿诺芬妮夫妇像》里,新娘的白色头巾和她的发型(好似两个犄角)就曾让我困惑了许久。高中美术老师曾这么跟我们讲解:白色头巾代表女子的贞洁和处女之身,因此,即使新娘小腹凸起,我们仍旧可以通过她的头巾知道,这是个“正经”姑娘。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4)

对于已婚妇女而言,头巾象征贞洁。/《阿诺芬妮夫妇像》

那么,为什么女性的头巾就成了贞洁的标记呢?

回到基督教的传统,《圣经》的保罗致哥林多前书写道:“男人不需要遮住头部,因为他是上帝的形象和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

这句话里的天使指的是“六翼天使”撒拉弗(Seraph),撒拉弗只有两个翅膀用来飞翔,另外四个翅膀用来将自己紧紧裹住——一对用来遮脸,一对用来遮脚。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5)

壁画中的“六翼天使”撒拉弗 (又名“炽天使”)。虽然喜感十足,但是人家可是天使等级中的最高级。/Wikipedia

大概是受到撒拉弗的启发,女性也被要求佩戴头巾、包成天使的模样。

12世纪起,女性最流行的头巾样式叫作“Wimple”(意为妇女头巾),也是“修女帽”的原型。据说,基督教十字军东征后带来了这种“修女帽”,灵感来源于穆斯林女性的头纱。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6)

14世纪女性的头巾。/罗伯特·坎平《女人的肖像》

当时,教廷颁布的法令规定,已婚妇女必须在公共领域佩戴头巾,以示对丈夫的谦卑顺服。如果结了婚还不戴头巾,那么大家就会怀疑,这个女人很可能在假装单身,以便背地里勾搭其他男人。

因此,戴头巾成了“名花有主”的宣誓;而女性的头发,也成了身体的私密地盘。

此外,女性蒙头有着重要的宗教意义。如果女性不戴头巾就进入教堂,无疑是一种对上帝的大不敬,恶劣程度近乎于赤身裸体。在宗教节日,女性教徒需要用面纱遮住全脸,只留出眼睛,这样可以象征耶稣受难时的安然寂静。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7)

女性蒙头有着重要的宗教意义。/《修女传》剧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至今修女都会佩戴头巾。这个头巾,时刻提醒她们与上帝同在。

对于平民百姓家的女性而言,包裹头巾便于工作。用白色麻布包头,再在头顶打结,就可以实现干活利索、不受碎发干扰的目的。

但贵族女性就不一样了,不仅要讲究头巾的材质,打结的造型也都是悉心设计过的。因此,贵族们把头巾玩出了花样——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8)

荆棘女王的头巾上缝有提利尔家族玫瑰的金色刺绣。/《权力的游戏》剧照

在《权力的游戏》中,荆棘女王的头巾象征着她的权力与社会地位。女王的头巾上点缀着繁复的金丝刺绣,头巾也成为女王最明显的个人风格。该剧的设计师解释,头巾的功能就是要彰显女王的权威和富庶。

王冠 头巾的组合也是12、13世纪贵族女性的常见发饰搭配。这种头饰组合名为巴贝特(Barbette),《勇敢的心》里的苏菲 · 玛索的造型就是此种搭配方式。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9)

巴贝特上可以点缀珠宝、刺绣和缎带,用以彰显权力地位。/《勇敢的心》剧照

此外,头巾的风靡更是开启了中世纪“以帽取人”的风潮,因为不露出头发,女性们便在头巾、帽子上大做文章。

到了中世纪晚期,封建社会的传统开始松动崩解,贵族女性不再用头巾束缚自己,于是她们开始改戴 “埃宁帽”(Hennin),一种尖尖的圆锥帽子,用来自我解放。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10)

埃宁帽,也称圆锥帽,是女巫帽的原型。

埃宁帽,也是女巫帽的原型,灵感来源于哥特建筑。埃宁帽如同一个超级圆锥,高3英寸至9英寸(约8厘米到23厘米)。考虑到当时人的平均身高比现代人矮得多,我不得不怀疑这个所谓的“解放”是不是一个鬼话——少女们走起路来会不会重心不稳、平衡失控?

埃宁帽的内部用铁丝或浆糊固定,尖为40度角,帽子上垂着薄纱(或者高级麻布),前沿还可加天鹅绒——头巾的“前身”还在,但是“遮掩面部”的精髓已经不再。

圆锥帽价格昂贵,因此,只要你远远地看到一个尖尖角,那么就是贵族无疑了。

有趣的是,前文中提到过的“牛角头型”——《阿诺芬妮夫妇像》里的新娘头型,是这种圆锥帽的“初阶版”。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11)

《我是一条小青龙》自动播放:“我头上有犄角、犄角。”

贵族们为了“炫富”,“牛角”越变越大、越来越宽,最后超过了肩膀的宽度,让女孩们不堪重负。 如此一来,女性索性把头发里的铁丝架子放在帽子里,让两边的“牛角”合二为一。

于是,头巾帽经由横向发展转向了纵向发展——帽子越来越高,并衍生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造型。

苏菲玛索的高清图(你所不知道的头巾)(12)

头巾帽经由横向发展转向了纵向发展。

不过,到了15世纪,曾经风靡一时的头巾开始“遇冷”。文艺复兴之后,女生们的爱美天性得到解放,相比在头巾上玩出花样,她们想直接展现自己美丽的辫子和发型。渐渐地,透明凉爽的纱质帽取代了厚重闷热的头巾。

于是,属于帽子的世纪开始了。

资料参考:

[1] 中世纪女性的被面纱:时尚之外,还是性别和虔诚的象征?

[2] 欧洲女性时尚1400-1450年

[3] 《权力的游戏》中的美人:她们穿的衣服有什么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