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

浓情端 午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2)

仲夏端午。

端者,初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午节”。

端午习俗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是如称“初五”。

《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3)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华民族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千年以来的传统,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于是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4)

北方踏柳赋诗吃甜粽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5)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古时,每当端午来临,北方的地方官府都会邀请城中士大夫骑马至郊外,宴饮赋诗,这种活动被称为“踏柳”。发展到现在,端午踏柳吟诗的习俗在北方依然存在。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6)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7)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8)

中国饮食文化一直与传统节日丝丝相连,提到端午节,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

北方粽子口感偏甜,选用上好糯米为原食材,在米中包入小枣、红豆。待蒸熟后,只见雪白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口感香甜诱人。

除了甜粽,咸鸭蛋也是北方重要的传统食物,家家户户提前将鸭蛋腌渍在罐子里,待端午一至,便蒸熟食之。

轻轻敲开蛋壳,用筷子小心翼翼的挖出蛋黄,流油的蛋黄饱含着20多天的期待,配着白米棕,松沙的口感和咸香的味道一直从嘴里溢到了心里。

南 方 敲 鼓 赛 舟 吃 咸 粽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起源可追溯至战国。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9)

每到端午时节,南方江河盈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赛龙舟成为南方独一无二的节日习俗。号子震天,龙旗飘飘,指令一下,千帆将从同一始点竟发,好不壮观。

相比北方甜口粽子,南方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腊肉、蛋黄、火腿相蒸,香鲜可口,香味扑鼻。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0)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1)

国之气节

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2)

身殉理想,九死不悔,坚贞不渝,屈原精神成就端午节的节魂。

粽子也被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屈原是诗魂,屈原的品格,是节魂。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3)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4)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5)

端午凝结着中华的节气

这一节气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趁着端午佳节,与孩子一起领略端午的习俗,感受历史的沉淀吧!

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了解端午节习俗)(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