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博士点(易经之门渐)(1)

(原文)艮下巽上 渐:女归吉,利贞。

九三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 上九 鸿渐于陆(阿)。其羽可用为仪,吉。

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六二 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九五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初六 鸿渐于干。小子,厉; 六四 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有言,无咎。

释读:

(卦文)艮下巽上,渐;女归吉,利贞。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卦象》:艮内巽外。指喻此卦论述《教学之政》。

《艮》为卦之体,《教学之典》。《巽》为卦之用,《政典》。

《巽》卦卦象强调地道之柔;柔克之道;化也。

《卦名》:《渐》。渐,化也。政教之化,变俗易教之化也;移风易俗矣。

《卦辞》:艮下巽上,渐;女归吉,利贞。

政教之大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执政者施于百姓之政教是否适宜。

执政者,所施之政教适宜,则其教令可行,变俗易教之功可成,移风易俗之结果可以持续保持;是以谓之“渐,女归吉,利贞”。

注疏: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管子》曰:渐也,化之谓。

《周易正义》曰:渐者,不速之名。凡物有变移,徐而不速,谓之渐。

《渐》卦之化,是“变俗易教”、“移风易俗”之柔化。既执政者,依赖其政权而施的贤德善俗的柔克之道。

女,汝也。施教者,施政者。古字‘女汝’同。

归,馈也;给予。《说文段注》《论语》归孔子豚。《晋语》不腆敝邑之礼,敢归诸下执政。《注》归,犹馈也。以物与神及人,皆言馈。论语咏而馈,馈孔子豚,齐人馈女乐。古文皆作馈。鲁皆作归。

吉,宜也,善也。贞,表仪也;正也。可为表仪,可以立为后世法则,为正矣。

执政者实施予百姓之政教是否适宜,是大话之成败的关键因素。

“汝归吉,有三项基本原则。进得立、进以政、动不穷。

《管子》曰: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立),往有功也。进以正(政),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渐》卦六爻的文体结构比较一致。

前四字述《艮》之‘止’;其余部分论《巽》之权衡矣。

初六 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初爻,志之要。初六,巽爻;本柔。权衡客观现实而进退之矣。

‘鸿渐于干’者,大化止于干也。干,匡正也。

‘小子,厉’者,励小子也。激励年轻人投身与改革之大业也。

‘有言,无咎’者,有微辞而毋责难也。

注疏:

鸿,大也。鸿,本义是大雁,大雁是志远而形高之禽。取其志远而形高之义,故曰大也。‘鸿渐’,大化也,变俗易教,移风易俗之化矣。

“干”,匡正也。“厉”,励也;勉励,激励。“小子”,青少年。未行冠礼之前的年轻人,皆称为小子。

“有言”,有微辞也,有诽议之言。“无咎”,毋责难。

‘鸿渐于干’者大化止于干也。政教之风化,是在原有风俗的基础上进行匡正,而“贤德善俗”、“变俗易教”的移风易俗之大化。

“小子,励”者,年轻人思想最开放,永远是变俗易教,移风易俗的生力军。

政教之大化,应当从激励年轻人开始。

“有言”者,任何一项伟大的改革,必定会遭遇保守人士的诽议,改革中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被诘难和谴责的失误之处。

“无咎”者,毋责难之也;宽忍之矣。

子云:“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

六二 鸿渐于磐。饮食刊刊,吉。

二爻,形之要。六二,离爻;明哲。

‘鸿渐于般’者,大化止于般也。

‘饮食刊刊,吉’者,形于民众乐意受养;是‘女归吉’也。

注疏:磐:帛易作‘般’正;般,适配也,相称,谐和。

《尔雅》般,乐也。《博雅》般,任也。

刊刊:和乐之貌。

‘鸿渐于般。饮食刊刊’者,汝之政教,与相应的民情国情想适配,汝之政教是民众乐于接受且宜于消化的正能量。

‘饮食刊刊,吉’者,汝所施之政教,与民众的素质想适配,是民众乐于接受且宜于消化的正能量。则有宜于大化之推行矣。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黄帝内经》

九三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三爻,节之要。九三,艮爻;得道。得《健》之节矣。

‘鸿渐于睦’者,大化之节,止于睦也。睦,和谐也,和睦也。

‘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者,此句是插入语,强调不睦之害。内忧未平,外患又起,战不能胜之,守不能固之,其化必穷。

‘利御寇’者,强调睦之利,民睦则邪佞难以干犯也。

《渐》之道,在于和谐发展。以和谐为准则,不可期于速成。

和协辑睦,以备寇戎。《管子》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

注疏:

“陆”:当为‘睦’。《经典释文》《夬》卦‘陆’,蜀才作睦。睦,亲也,通也。

孕:妊娠;有怀也。育:化育;受养也。

‘夫征不复’,外患未平也。‘妇孕不育’,内忧又及也。

征而不返,不睦于外也;怀固不化,不和于内也;

外多旷夫,内多怨女,是以教化之道穷也。

“鸿渐于睦”者,《艮》之节也。

“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者,《巽》之节矣。

当“鸿渐”之《艮》,失节于“睦”。因“鸿渐”引发的社会矛盾,激化至社会动乱,甚至社会分裂,面临“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之局面时,“利御寇”就成了《巽》之节。“利御寇”就成了执政者必须权衡的当务之急。

先圣云:内乱未必亡国,内乱而又招致外寇者,其国必亡。

《诗》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观察最近五十年,世界格局之大化也,苏联的解体及中东之乱局,都有些共同的三部曲。1、在民主、自由、人权、文明、开放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推行经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激进式改革,行“变俗易教”之大化。2、“鸿渐”中产生的社会矛盾,被敌国所利用,敌国乘机利用宣传工具经济制裁、政治制裁等手段,制造社会动乱,扩大社会裂痕,利用“自由卫士”、“民主斗士”、“人权捍卫者”,扶持反对派组织扩大社会分裂。3、以救世主的身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以经济制裁,甚至直接出兵,宣扬武力的方式来干涉他国内政及其他地区的政治局势,扩大其政治裂痕,分裂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伺机掠夺他国的经济利益,维持他国的混乱贫穷、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以维护其一国独大主宰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格局,为本国统治集团谋取最大利益的野心。

三千年前,中国的政治家,对此问题已经有了深刻和明确的认知。

“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执政之主,不可不《巽》矣。

渐进之节,在于睦也。

‘夫征不复’是外有拒而不受者。‘妇孕不育’是内有受而不化者。

‘妇孕不育’,有受教之名,无化育之功矣。

子云.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诗云.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礼记》

君臣亲,上下和,万民辑,故主有令则民行之,上有禁则民不犯。君臣不亲,上下不和,万民不辑,故令则不行,禁则不止;故曰:「上下不和,令乃不行。」《管子》

渐于睦,则外人虽有觊觎之心亦不能与汝争民也。

移风易俗之政教必待百姓安宁辑睦,才能顺行。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诗经》

六四 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四爻,用之要。六四,巽爻;本柔。因时而进退也。

‘鸿渐于木’者,大道之化,如同植‘木’,渐生,渐化。渐长,渐正,日计之不足,年计之有余也。

“或得其角”者,时修也。待其时而校正之。

“无咎”者,有言毋咎也。

‘鸿渐于木’者,渐化而徐生也。无欲速,无见小利。

‘无咎’者,毋抱怨也。

移风易俗,当渐化而时角之,‘止而巽,动不穷’也。

《管子》云:“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

注疏:木,植树。桷,当为角。角,枝格之属,角争,角斗,在此作“校正”,匡正之义。或者,或然也,“或得其角”者,或得其时,以匡正其事也。

先民云:夏木可结,冬冰可折。欲木之直,必得其时方可矫正之也。移风易俗亦必须得其时而匡正,方可有成矣。“无咎”者,毋咎也,毋怨天尤人也,天时不作,无为人客,人事不起,无为之始。

“鸿渐”之志,要在匡正故有之风俗,“鸿渐”之形,要在“女归吉,利贞”。“鸿渐”之节,要在上下辑睦,鸿渐之行,如同植木而“或得其角”,志基于客观现实,节在于社会安定,上下辑睦。行如植木,顺天时而匡正之。是“鸿渐”之正行也。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故圣王之治也,慎为察务,归心于壹而已矣。《商子》

冬冰可折,夏木可结,时难得而易失。《淮南子》

“鸿渐于木。或得其角,无咎”者,木之化成,渐生,渐长,渐正,渐化,日计之不足,年计之有余也。鸿渐之进,亦不可能一蹴而就矣。移风易俗之政,行之期年,方可略有所成也。

九五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五爻,成之要。九五,坎爻;刚毅之士。

‘鸿渐于陵’者,大化之《艮》,止于升矣。

陵同凌,升也,高也。政教(《巽》为政典,《艮》为教典)之大化,变俗易教之大化,移风易俗之大化,其成就就在于使社会风气不断改善,使国民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使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彖》曰:“止而巽,动不穷矣”

‘妇三岁不孕’者,内无以怀之也。“三岁”犹言“终年”。无以怀之,则无以育之,无以继之。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是“妇三岁不孕”,后继无人的“腐儒”之教矣。

‘终莫之胜吉’者,高议之不可及,不若卑论之有功矣。德正应合曰莫。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鸿渐于般,饮食衎衎”之吉矣。

注疏:陵:高也。‘陵’谓整体之高。《尔雅·释地》大阜曰陵。《释名》陵,崇也,体崇高也。三岁:终岁。莫之胜吉:莫,定也。《诗·大雅》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陵或同“凌”,升也,高出也,上出也。

“鸿渐于陵”,立于上进,是大化之成矣。

“初爻小子,励”者,励其上进也。“小民有上进之志,上进之形,上进之行”,则为大化之成矣,则为移风易俗之成矣。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以贤其德而善其俗,是上进也,是“鸿渐于陵”也。

“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者,上进的高度,当与民之觉悟相般配也,其移风易俗之正,其志过高,其行过速,庶民终不能怀之,则不如“般”与“睦”,宜也。

三岁不孕,终不能怀之也,无以怀之,则无以化之,无以育之,无以继之,无以立之矣。《彖》曰:进得位(立),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

《左传》曰:德正应合曰莫。是‘莫’犹‘睦’义。吉,宜也,善也。高议之不可及,不若卑论之有功也。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

过极失当,天将降殃。人强胜天,慎避勿当。天反胜人,应与俱行。先屈后信,必尽天极而勿擅天功。《四经》

  惠子为魏惠王为法。为法已成,以示诸民人,民人皆善之。献之惠王,惠王善之,以示翟翦。翟翦曰:『善也。』惠王曰:『可行邪?』翟翦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故?』翟翦对曰:『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者善矣,岂无郑、卫之音哉?然不若此其宜也。夫国亦木之大者也。』《吕氏春秋》

上九 鸿渐于陆(阿)。其羽可用为仪,吉。

上爻,务之要。上九,艮爻;得道。

‘鸿渐于睦’者,大化之道导于睦也。和谐发展,贤德善俗,则上下睦也。

政教之大化,变俗易教之大化,移风易俗之大化,关键在于睦。

内外辑睦,则其政易行,其教易从,其化易成,其“风化”之功易宜矣。

‘其羽可用为仪’者,顺‘理’而成章也。羽以毛顺为美;顺其向而理之则自得其章也。

移风易俗,渐进于睦,以和顺为美。和谐则民顺教,民顺教则宜从化而善俗也。

注疏:陆:为‘睦’,和谐,通行本作阿,帛易作陆。羽:羽毛;羽以毛顺为美。

仪:表仪,榜样。

大化之务止于睦。贤德善俗则百姓睦于教化也;如一撷其领,则毛无不顺之仪。

‘贤德善俗’是执政者用以移风易俗的良策。贤犹兴;劳于。善,修善。

兴民风中固有之德,是贤德也。

修民俗中之不善使归于善,是善俗也。

观民设教,贤德善俗;民睦而化成,顺‘理’而成章也。

古本“陆”或作“阿”。阿,阿比也。亲比而顺之矣。

“鸿渐于阿”者,大化于国民亲比而顺之之务矣。

“般,睦,阿”三字皆有“辑睦”之义,“阿”高于“睦”,“睦”高于“般”。

“于般”有“饮食衎衎,吉”之形。“于睦”,有“利御寇”之义。“于阿”,有顺理成章之美。

“女归吉”,使得国民自愿来阿比之,得《渐》之道要矣。

“于般”则民安之;“于睦”则民乐之,“于阿”则民怀之,民安之,亲之,怀之,则是大顺之《渐》矣。

《子夏易传》:超然志逺,知夫进退之道,故其羽可用为仪也。

《周易正义》云:“君子之于事也,始取苟能,中课有功,终用成法,教化之渐也。”

山上有木,渐。(山上之木,其大因于渐化也。小木化而不已则成栋梁。)

君子以居(处也),贤德善俗。贤(贤亦善也)其德而善(改善)其俗,化也。

《象》曰:山上有木(顺其天性之化生而逐渐高大;柔克之道也),《渐》。

‘贤德善俗’犹今言‘树立道德模范以改良社会风气。’

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峣埆,以封壤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

移风易俗之志,立足于在现有风俗的基础上,进行匡正。不可脱离现实的客观基础,单凭主观意志而行高大尚之事也。

匡正者,权衡现实的风俗,而进善退否也。《象》云:君子以居贤德善俗。贤其德以善其俗,是匡正也,是移风易俗也。

“鸿渐于睦,其羽可用为仪,吉”者,大化之道,要在“上下辑睦”,可为“鸿渐”之仪也,宜于“鸿渐”之务也。

睦,通行本作“阿”,《帛易》作“陆”。羽,羽毛也,毛以羽顺为美,大者为本,小者为末,大小相顺,是羽之美也,是上下辑睦之表仪也。

或曰,“羽”在此指喻“大雁,鸿雁”,大雁之行,大者在前领航,小者在后依序而从之,大不弃小,小顺从于大,可为上下辑睦之行的表仪,宜于大雁之远行也。

移风易俗的大化之政,若君主作为行之先导,卿从于君,大夫从于卿,士从于大夫,庶民皆仪序顺从其上而行,则宜于其政有成也。

“鸿渐于陵”是贤其德也,“鸿渐于干”是善其俗也,移风易俗者,君子以贤德善俗也。

初爻与上爻同功。

渐之进也,女归吉也,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也。

始于“小子,励。有言,毋咎”;

终于“鸿渐于阿”。

民众乐于守成,而难以与之虑变也。“女归吉”则民阿之也。

二爻与四爻同功。

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三爻与五爻同功。

进得立,往有功也,其立,刚得中也。

初爻四爻,地道之要。

“鸿渐于干”,志之基也。

“或得其角”,行之本也,干,匡正,角,较正(校正)。

二爻五爻,人道之要。

“鸿渐于般”,《渐》之形也。

“终莫之胜吉”。《渐》之成矣。莫,定也,立也。

三爻上爻,天道之要。

“鸿渐于睦”,《渐》之节矣。

顺理而成章,《渐》之务也。“其羽可用为仪,吉”,终不可乱矣。

“女归吉”则民阿之,“女归吉”而“利御寇”,则“利贞”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