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衔接了初中与高中学段,承接了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与高考一样具有“风向标”的作用。综观多地的中考试卷及命题思路,仍能从中发现具有共性的教育改革信号:基于真实情境创新设问、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1)

自7月23日起,全国多地进入高考“放榜”时间,多地中考也已落下帷幕。已经结束的高考指出了新时代的教育取向,而中考不仅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还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衔接了初中与高中学段,承接了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同样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尽管各地的试题不同,但综观多地的中考试卷及命题思路,仍能从中发现具有共性的教育改革信号。基于真实情境创新设问和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就是其中的两大特点,也于今年的高考试题特点相呼应。

如,天津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津中考的命题思路关注现实勤于思考。命题中适当引入新情境、新事件、新问题,但主要是考查同学们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课内外所学和积累,或分析评价,或创造性地应对、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

同时,试题导向素养重视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或根据教材内容调整考查角度,将新的情境及素材引入考查,了解同学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基本学科素养。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2)

此外,海南省考试局发布《2020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命题要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思维方式、关键能力的测试;关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学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那么,这两大特点在具体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

设问——基于真实情境

设置开放的情境,能够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考生充分发挥,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考生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而考生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给出多样化的表达。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教师刘成章认为,“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相应任务”是未来中考的一大趋势,这也是未来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一趋势正与今年的高考试题特点相吻合,例如,作文题的要求大多是让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下,完成一些演讲稿、书信等“任务驱动型”的写作。

北京中考英语试题中,单项填空与书面表达部分突出了真实语境的重要性,强调创设情境。设问基于真实情境,一方面使得考查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历、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使学生在用英语做事和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品质,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3)

例如,单项填空第2题“我经常在周六给家人做饭”,第3题“饭前要洗手,否则可能生病”,第12题“询问视频会议何时召开”等,结合现实生活,将居家生活的元素巧妙融入题干中。

再如书面表达的题目1:

假如你是李华,你不小心把Peter借给你的书弄丢了。为表达歉意,请用英语给他写一封邮件,告知此事,并提出弥补的办法。

试题要求写一封邮件以表达歉意,创设了一个典型的交际情境,关注语言的交际性和语用功能,着重考查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北京中考地理试卷同样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断发掘新颖的呈现形式突出地理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初中地理教师高咏晴表示,强调真实情境其实是近三年来北京中考地理的命题趋势。

在今年的试题中,选择题1-3题,给出了小区的平面图、房间的户型图,与生活场景相关;第10、13题紧贴疫情背景,关注口罩的生产,与时事新闻相关。从中可以看出中考地理所创设的情境不仅新,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初中地理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要求相贴切。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4)

此外,基于情境创设的考题也为育人提供了新角度。如第20、21题,以《梦溪笔谈》选段创设情境,第41题考察了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第43、44题,则以中欧合作为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化视野。

除了天津和北京,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也强调在情境中考查语文素养,试题的设计富有生活气息。一方面体现在试卷的选文富有人文情怀。课外文言文苏东坡以“调侃之语”显示大家风范;说明文《植物也“聊天”》让考生带着好奇的心态走进植物“聊天”的世界;记叙文《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描写支教艰苦生活的“甜蜜”收获,让人“念念不忘”。整张试卷洋溢着生活气息,富有情趣。

另一方面,试题重视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在综合运用板块,从撰写开场白到仿写解说词,从选择曲目到分析理由,要求学生在熟悉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完成,都使学生倍感亲切,又都和学生语言素养密切相关,凸显了浓厚的语文“味道”。试题立足生活情境,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既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又有效区分了不同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等级。

内容——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中考需要学生具备哪些能力?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5)

今年的中考试题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语文教师于晓冰认为,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北京教育考试院中考英语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都相当重要。

上海中考多个科目的试卷都着重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在数学试卷中,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例如第6题,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和空间认知能力,选出正确的平移重合图形;第16题以小明步行到学校的情境入手,着重考查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第23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6)

物理试卷则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试题考查内容涉及分析、判断、选择、表述、理解、应用等多种能力。例如,第14题通过电路故障问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第22题以压强计算为基础,要求判断选择的容器与物体并说明理由,考查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第25题、第26题通过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关试题的设计有利于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

语文试卷特别关注思维品质的检测。如现代文阅读第22题考查对“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含义的理解,就包含着“爱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的辩证思考。再如作文《有一种甜》给学生留存了思维想象的大空间、立意选材的广视角、链接生活的直通道。核心词“甜”可以是一种美好的味觉感受,也可以是一种舒适、愉快的心理感受:是阅读一本启思益智好书后的感动;是观看一场精彩动人演出后的感怀;是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后的感悟;是遇见帮助自己成长的师友后的感恩……总之,题目会勾连起学生对“甜”的独特联想,唤醒和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情感体验引发理性思考。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7)

杭州中考语文作文题也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2020杭州的中考作文题: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杭州市建兰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王旭东认为,这次考题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其次,“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陈述的思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实践硕导沈仁红表示,“给老师写封信”这一题目一方面体现了对六万多学子的宽容,因为大家面对这一题目,基本上都有话说。但是题目又颇具评分的区分度,同时也体现了文理思维综合素养的方向和要求:因为是自荐信,是要向对象去说明介绍,并且尽量能够说服对象,这就比通常的作文有了更高的逻辑表达需要。

由考思学——中考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启发?

虽然教书育人并不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和指向,但通过中高考,我们往往能更清晰地感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由此反思怎样去培养学生。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8)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语文教师于晓冰表示,从学生实际的应考中能非常清楚地看到,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是以刷题为主要备考方式,而不是真正积累思维能力。这种差异将给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带来挑战。

归结此次中考透露出来的两大信号,实际上从根本上指向了核心素养。思维型教学团队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严文法认为,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以学科知识为工具,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而情境与思维又是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实现教学情境“激思”和“激疑”的基本功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积极思维。

严文法教授指出,创设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基于生活实际,接近真实情境。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毫无关联,就难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经验,为其所熟知。

2、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情境创设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而存在,要围绕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9)

3、适合学生水平,符合最近发展区要求。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4、引起认知冲突,激发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可以促进个体学生内部的认知冲突,也可以引发生生、师生间的认知冲突,产生思维碰撞。

5、能够融入情感,激发内在动机。教学情境是教师所创设的一种引起学生的情感和心理上反应的特殊的氛围和环境,在情境中融入情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6、要有形象性、具体性、探究性和可感知性。教学情境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可感知的,例如基于图画、动画、视频的艺术情境;教学情境还应是探究性的,例如模拟情境和实验情境。

中考难题解法(中考风向标)(10)

知识之于情境,犹如盐之于汤。我们难以做到一口吞下食盐,就像学生难以接受干涩的知识点。把知识放在情境之中,能避免生硬的教学过程。良好的情境还能为激发思维,教学锦上添花。

当前,义务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一场中考透露出的是教育未来的新走向。中小学教师应未雨绸缪,抓住风向标,走在教改前沿。这不仅是应对未来教育变化的对策,更是促进孩子终身发展的应有举措。

来源 | 北京中考、上海升学网、光明日报

编辑 | 思维智汇

版权说明:本文为思维智汇综编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