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即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在所有猝死的患者当中,有70%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急救而去世;更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1)

包头一驴友登山时,突发心脏病去世

2016年12月17日,包头市一行28位驴友到土右旗九峰山哈喇沟登山,其中一名53岁的男子突发心脏病。由于山路崎岖难行,患者无法运送下山,驴友们拨打了119求助。12名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了6个多小时将被困驴友运送下山。遗憾的是这位驴友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援,后经120救护人员确认,该驴友已无生命迹象。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2)

海南老人突发疾病,错失黄金急救时间遗憾离世

2017年2月20日,大庆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医药器械监察室的一位女干部,在去海南度假期间,遇到一名突发疾病的老人,晕倒在度假村的更衣室里。当时正在洗浴的她,听到有人说更衣室有个老太太晕倒了,立马就跑出去查看情况。跑出去发现,一位老人身着泳衣,平躺在地上,旁边没有家属陪伴。此时,老人晕过去已有10多分钟了。女干部发现,老人已经丧失了意识,没有了心跳,嘴唇呈青紫色,颈动脉几乎摸不到,呼吸也探不出来。于是,她立即对老人进行了心肺复苏,直到120急救车赶到,才离开。遗憾的是老人晕倒后,无人为她及时施救,导致老人错过了最佳抢救期,虽然后来做了CPR心肺复苏,但老人还是去世了。”

以上的两个案例也只是每年众多案例中的冰山一角。中国心脏病突发死亡率高居不下,但若是能得到及时紧急救援帮助,突发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是可以被大大降低的。

地铁站女白领突然心跳停止,及时施救捡回一命

2017年2月17日,地铁二号线陆家嘴地铁站内一名29岁女白领突发疾病晕倒,倒地后呼吸心跳停止。危急时刻,地铁站工作人员立即对其施以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拨打120,火速转诊至上海市东方医院。目前病人病情逐渐平稳,已转至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诊治。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3)

老人骑车栽倒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捡回一命

2016年11月28日,山东烟台68岁的孙大爷骑摩托车回家,在国税局十字路口附近突然晕倒,一头栽在地上。附近居民李女士看到这一幕,赶紧上前救助,并呼喊路过的市民一起帮忙。参与救治的市民綦女士正好懂一些急救常识,她一直给倒地的孙大爷做着心肺复苏,直到120急救车的到来,众人齐心协力用最快的速度把孙大爷送进了医院。主治医生说,幸亏孙大爷发病后短时间内得到了及时的心肺复苏,第一时间挽救了生命。经过救治,孙大爷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4)

急救技能普及缓慢,“第一目击者”缺乏培训

生活中有很多意外让我们猝不及防,尤其是心脏骤停。心博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极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无论你是医生,还是普通人,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的一项技能。因为你不知道在明天的路上会有什么等待着你,或许是长途的列车,或许是海洋的上空,或许是突发事件的现场。看了以上的按理,不得不发现:学习CPR,真的很有必要。

是否让你触目惊心呢?因为意外随时都会发生,你我或者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我们都有可能是那百分之几里面的一份子。那么,当我们在路上遇到有人心脏骤停的时候,如何正确的施救呢?

1. 判断环境是否危险(Danger)

现场急救的第一原则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在发现伤员后应首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

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2.判断患者反应(Response)

判断意识:轻拍重呼—可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名字,如未获得回应,则表明其意识已丧失。此时应立刻高声呼救,寻求其他人的帮助,拨打120。

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的位置在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5)

判断患者意识

注意: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颈椎损伤!

3. 呼救/报警(EMS系统)

1)病人如无反应,马上大声呼救,请求周围的人协助,并启动EMS(打120);

2)对淹溺、窒息病人或昏迷儿童:先给5个周期CPR(约2分钟),再去启动EMS;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6)

急救呼救(120)

准备复苏:首先要将患者摆放在正确的体位: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以免脑血流灌注减少影响CPR的效果;双下肢抬高15度,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以增加心脏排血量;若要在床上进行抢救,应撤除患者身下的软垫或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解开患者的衣物暴露前胸。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两腿与肩同宽,跪贴或站立于其肩、胸部旁。

4. 人工循环(Circulation)

按压体位:靠近患者胸部一侧,保证按压力量垂直于胸骨,可采取跪式、立式等;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7)

正确的按压部位

按压方法:双掌叠加,手指不触及胸部,肩膀与手臂连线垂直患者胸骨;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8)

正确的按压手法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不论单人还是双人均为30:2按压比例。即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按压幅度:成人4-125px,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正确的胸外按压姿势

注意:持续的胸外按压能确保有效的血流灌注,要尽可能避免中断按压!

5. 开放气道(Airway)

清理呼吸道:头侧位,清除口异物,开放气道:

1)压额抬颏法:如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站立或跪在患者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另一手食、中指并拢,放在颏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颏部及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2)抬举下颌法:可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站立或跪在患者头顶端,肘关节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两手分别放在患者头部两侧,分别用两手食、中指固定住患者两侧下颌角,小鱼际固定住两侧颞部,拉起两侧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3)压额托颌法:站立或跪在患者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另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处向上托起,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9)

开放气道的方法图示

注意:无论采用何种开放气道的方法,均应使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和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气道方可开放!

6. 人工呼吸(Breath)

判断有无呼吸,若无呼吸即行:口对口/鼻呼吸

1)连续吹2口气

2)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

3)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

4)通气频率:一般:10~12次/min; 若<8岁者:12~20次/min

有人猝死应该怎么急救(你学会急救了吗)(10)

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意:有高级气道、双人施救时:8~10次/min,通气时不终止按压。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cm。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7. 急救终止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终止急救:

1)患者自主呼吸及心跳获得良好恢复,甚至恢复了意识,此时可结束心肺复苏。

2)由其他急救人员接替抢救,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

3)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心搏骤停前10分钟未进行复苏,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或者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4)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或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5)当现场出现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如雪崩、山洪暴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