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安七子”是建安时期七位诗人的合称。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指的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除孔融外,其余六人皆依附于曹氏父子,形成了一个对当时诗坛有重大影响的文人集团。七子的成就不专在诗歌,也包括了散文、辞赋,但就诗而论,七子之作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建安诗风的特征。

建安诗人的作品具有哪些共同风格(建安七子的诗歌)(1)

建安七子

一、慷慨悲凉的时代之音。七子的诗题材较广。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反映社会动荡,抒发个人抱负的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刘桢的《赠从弟》等。他们的诗或写汉末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从军诗》之五);或抒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建树功业,“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陈琳《游览》之二),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洋溢着一股慷慨激昂之气。

建安诗人的作品具有哪些共同风格(建安七子的诗歌)(2)

王粲

诚如刘勰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文心雕龙·时序》)七子诗歌除上述这些哀乱离、伤羁戍的作品外,还有相当数量“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文心雕龙·明诗》),表现游宴享乐生活的诗。例如王粲、刘桢、阮瑀、应玚等均作有《公宴》诗,陈琳有《宴会》,刘桢有《赠五官中郎将》等。这些作品有的只是一般应酬唱和之作,有的则借游宴的描写抒吐壮志未酬的苦闷。

建安诗人的作品具有哪些共同风格(建安七子的诗歌)(3)

二、五言腾踊的诗坛盛况。在七子的诗歌中,五言是主要的体裁。在建安以前,诗歌的主要体式是四言。五言诗虽然在东汉末年已趋成熟,却始终不占主要地位,少有人写。到了建安时期,这种局面便大为改观。建安诗人大力写作五言诗,促成了五言诗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刘勰云:“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文心雕龙·明诗》)经过建安诗人的实践,五言诗从此取代四言诗,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体式,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建安诗人的作品具有哪些共同风格(建安七子的诗歌)(4)

三、语言质朴刚劲,明朗爽利。七子的诗从乐府民歌中吸取营养,而又加以提高,在朴实之中开始显示出华丽的倾向。例如王粲的某些诗中已有意识地使用对偶与色泽鲜明的词汇。从总体来看,建安七子的诗较之汉代的五言诗在语言的精美方面有了提高,但与晋宋的诗歌相比则又没有过分的繁缛与铺排,仍然显得质朴、明朗而富有骨力。黄侃称建安诗“文采缤纷,而不离闾里歌谣之质。故其称物则不尚雕镂,叙胸情则唯求诚恳,而又缘以雅辞,振其美响。斯所以兼笼前美,作范后来者也”(《诗品讲疏》)。七子诗把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用朴素明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建安风骨”。七子诗的个人风格与成就并不一致。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粲与刘桢。王粲是七子中成就最高者,刘勰称之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他的代表作是《七哀诗》二首,写他由长安到荆州避乱途中的见闻。

建安诗人的作品具有哪些共同风格(建安七子的诗歌)(5)

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真实地展现了一幅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图景,“路有饥妇人”一节用具体的情节概括了时代的悲剧,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光辉。王粲是七子中最讲究文采的,他常用对偶,能注意诗句的色泽之美。

建安诗人的作品具有哪些共同风格(建安七子的诗歌)(6)

如“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杂诗》),他的《七哀诗》之二写景部分几乎全为工整的对仗,所以钟嵘对他有“文秀而质羸”(《诗品》)之评。刘桢的诗在当时也颇受推崇,曹丕称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与吴质书》)与王粲诗相比,刘诗的特点是骨劲气猛,质胜于文。他的代表作《赠从弟》三首用比兴手法赞颂正直之士守志不阿的节操,颇能体现他的风格。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其二)

建安诗人的作品具有哪些共同风格(建安七子的诗歌)(7)

刘桢

质素简洁而劲健挺拔。钟嵘称赞他的诗“真骨凌霜,高风跨俗”,同时又指出他的诗“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诗品》),的确中肯。王粲、刘桢的诗代表了建安七子诗的最高成就。钟嵘在《诗品》中将他们列为上品,作为曹植的辅翼,还是颇为恰当的。作为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成员,建安七子的活动时间大体在汉末建安以迄魏黄初元年,曹丕登基称帝以前。他们团聚于曹氏父子周围,致力于创作,并彼此批评,这就在客观上促成了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繁荣。

作者介绍:我是“忘忧草8”,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