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不受诗人注意的菜蔬,假如要诗人做一首茄子的诗,难免皱眉苦思,因为茄子几乎没有什么典故可用,也形成不了什么共通的想法。

茄子,江浙一带的人叫它为“落苏”,《五代贻子录》里说它滋味像“酪酥”,应该写作“酪酥”才对。闽南话好像叫做“蕉儿”、“椒儿”?可能因为它像香蕉或辣椒?有些方言把跛足的人叫一个与“茄子”同音的名词,所以不喜欢喊“茄子”。

古代诗写得最好的诗人是谁(都有哪几位诗人曾赞美过茄子)(1)

隋炀帝喜欢把外来的物品取一个中国的雅名,像胡瓜改名为“白露黄瓜”,茄子改名为“昆仑紫瓜”,雅是雅了,不好念,所以大家依然沿用胡瓜、茄子,从这次改名中,知道“茄子”的名称由来不久,而茄子可能是昆仑胡地的产物。

汉代的《说文解字》中虽有“茄”字,是指荷叶的茎柄,不是指茄子,可见汉代人还没见过茄子,茄子比葡萄更晚来中国,梁代的沈约写过“紫茄纷烂漫”的句子,可能是诗里第一次出现茄子。

古代诗写得最好的诗人是谁(都有哪几位诗人曾赞美过茄子)(2)

记得我小时候吃茄子,母亲常说不能多吃,茄子性太寒,吃时一定要放姜末。母亲的话原来都从古书记载上来的,李时珍就说多吃茄子会腹痛下痢,还有人说多吃会痼疾复发,甚至伤眼睛,只对“腰脚拘孪”者有疗效。老说法未必可信,现代知识认为紫色蔬菜营养最好呢!但是这些“性寒性滑,不厚肠胃”的古老判别,一定也降低了诗人嗜爱茄子的兴趣。

最早为“茄子”连写四首诗的,仍是美食家兼艺术家黄庭坚,他道出了竹笋的美味,也道出了茄子的美味,他嗜爱的是白色的茄子,《谢杨履道送银茄》诗“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说白茄子比紫茄滋味远胜,尤其是中间尚未成熟的嫩子,“中有万粟嚼轻冰”,嚼起来像小米样冰屑的味道,难怪这种“珍蔬”一出现,就使“藜藿盘中生精神”了。由于审美入细入微,形容茄子是“银包成谷”,干脆叫“银茄”,大概玉蜀黍是“金包成谷”,后人才称为“苞谷”吧?

古代诗写得最好的诗人是谁(都有哪几位诗人曾赞美过茄子)(3)

茄子不像笋子那样唤起许多同好,写茄的诗人很少,一直到明朝的书法家兼礼部侍郎董其昌,为“紫茄”咏了五首诗,见于《容台文集》:

何物昆仑种?曾经御苑题。

似葵能卫足,非李亦成蹊。

落实寻常味,攀条径寸低。

玉盘如可荐,宁复怅云泥。

这来自昆仑的品种,为什么如此娇贵呀?居然得到皇帝亲自替它取名字,叫“昆仑紫瓜”呢!它叶子像葵菜,却有医治脚筋拘孪疼痛的疗效。它不像桃子、李子,但也像“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般,欣赏茄子的人,也在茄茎旁踩出一条路径来了。

茄子的果实味虽平常,攀折茄条不过几寸,枝干也很低矮,然而由于曾经盛在玉盘中,得到皇帝的喜爱赐名,哪里还有怀才不遇、云泥远隔的怨恨呢?全诗在隋炀帝赐名上打转,平常的口味得此宠幸,也可以一生无憾了。

古代诗写得最好的诗人是谁(都有哪几位诗人曾赞美过茄子)(4)

纂纂称天茁,芊芊见土毛。

知非丰岁宝,聊佐腐儒饕!

落处宁为瓠,投来颇类桃。

米家图矮树,怪尔矗云高。

纂纂聚生在枝上的茄子,天生得如此繁多,枝叶芊芊,土壤肥沃,果实也硕大,不是有人说过:青紫的皮肤像大官的衣服,光圆的脑袋,还以为是个胖和尚呢!我知道在丰年的时候,你不算是什么宝贝,只能作为腐儒们佐餐之用,及时地采下你来,你可不愿老得像葫芦;送你去做礼物,别人也会有“投桃报李”的回报。咦,一位姓米的画家不是将你画成很矮的树吗?

为什么你竟是矗到云里一般高的大树呢?这当然是夸张的笔法,不过岭南的茄子树,经冬不衰,有经十年不死,年年可采收,而树高到二丈,要攀缘上去采摘的。

古代诗写得最好的诗人是谁(都有哪几位诗人曾赞美过茄子)(5)

欲辨嘉蔬种,应同藿食人。

累垂贪结子,低矮巧藏身。

被垅千苞赤,连畦万颗匀。

清斋频撷取,老圃未生嗔。

茄子不是豪华门第的食品,它爱微冷清淡,不爱醉酿鲜饱。《南史》中记载蔡撙做吴兴太守时,在斋堂前自种白苋菜与紫茄子作为日常的食物,还被皇帝褒奖他清廉呢。所以要辨识茄子这种蔬菜,应该属于吃藿菜一类的人家,乃是贫家的食品。

茄子结实累累,贪着结果实,但是低矮的身材,结实累累也不易惹眼,放低身段,少惹注目,这就教会人们“藏身人海”的妙术。茄树种满垅上,花苞蒂干都是紫红色的,连成一片的畦田中,千千万万的茄子长得大小均匀,我的厨房清斋少不了茄子,老农见我常爱吃,常去采,居然一点也不生气呢!

紫茄以长条居多,白茄以椭圆居多,圆茄更像瓜,西方人叫蛋茄。黄山谷嗜白茄,董其昌嗜紫茄,董氏认为加点豆豉、放些胡椒酱,味道真像莼菜呢!他还安慰茄子道:你不必怨恨诗人知音之少,因为当你成熟的季节,菊花都快开了,诗人都跑去吟咏菊花啦,你就安于卑栖的位置,随性方便,举头不也就看到天了吗?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