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叫手势,它代表权力、方向、信心,像将军指挥千军万马一样,有初科技Space Touching技术赋予手势以隔空控制的力量,你看到的手势控制汽车、家电、门……识别手势含义实现应用场景的控制动作。

秒杀一切的手势(YOCHU有一种力量叫手势)(1)

究竟手势控制技术背后的手势是什么意思?这要取决于人们对手势约定俗成的认知,如 “OK”手势是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其他三指翘起,代表“可以”,其他手势的含义也值得探索。

1、OK手势

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个手势非常常用,拇指和食指捏合,剩余三指翘起,表示肯定意思,干脆又自信,也是佛教拈花指、兰花指之外一大禅意十足的手势,不过,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手势含义不同,比如OK手势是某些国家表达歧视的手势,一定谨慎使用。

2、shaka手势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手势却经常使用,翘起拇指和小指,握住其余三指,就是“666”手势。这个手势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期,当时 Hamana Kalili 在 Kahuku 糖厂工作。他是一个压榨工,负责将植物的茎杆送入滚压机,榨出汁。一天,Kalili 的右手被卷入了滚压机,他的中指、食指和无名指都被碾断,在这次事故后,种植园所有者为 Kalili 提供了一份新工作,为在 Sunset Beach 和 Kaaawa 之间运行的火车担任安全员。这个工作的部分职责是防止儿童攀爬火车玩耍,如果 Kalili 看到 kolohe(淘气的)孩子尝试爬上火车,他会大声呼喊并挥手来阻止他们。

3、大拇指手势

竖大拇指的手势,几乎在世界公认表示好、高、妙、一切顺利、非常出色等类似的信息。《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伸了一个大拇指头,说道:‘高!’”伸出大拇指头,通常表示赞许、佩服。然而,一些国家大拇指手势表示不友好,比如伊朗,千万不要随便使用。

4、罗马式敬礼

有人认为类似臭名昭著“纳粹敬礼”的罗马式敬礼来源于罗马,然而,在1914年公演的罗马史诗式巨著《卡比利亚》(Cabiria),在导演乔瓦尼帕斯特洛纳(Giovanni Pastrone, 13 Sep, 1883 – 27 Jun, 1959)的回顾中,可窥见到在电影出现的举手礼不但不是一个古罗马普及礼仪,”Roman salute”「罗马式敬礼」一词亦没有被使用。相反,举手礼则被形容为「夸张的手语」(exaggerated sign language)。

5、 “High Five” 击掌手势

中国文化中,“击掌”代表决绝,“一拍两散”。西方文化中,“击掌”代表“一拍即合”; “High Five”手势来自于运动项目,并被认为首次出现在1977年的棒球比赛中。它来自两名取得了成功的组合:其中一人热情地举起他的手,第二个人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好打了他的手掌。球迷们喜欢这种精彩的姿态,慢慢这就成为了美国流行的姿势了。在美国,甚至有一个“High Five”的问候日,美国人在四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庆祝。

6、“V”字手势

这手势源于百年英法战争的阿金库尔战役,英国国王亨利五世以少胜多获得胜利,在中世纪欧洲,一般被俘虏的弓箭手右手上中指和食指可能被切割,让他们再也不能射击了,立下大功的长弓手用V手势讽刺敌人,而温斯顿·丘吉尔也是用过这个手势,一般手指向外才表示胜利,向内则不是。

从以上手势不难发现,无论人类语言诞生前的原始时代,还是人类文明发展数千年后的今天,人类手势贯穿社交、沟通、艺术、宗教……每一个角落,这种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交互方式成为有初科技研发Space Touching手势控制技术的原动力,直到实现人机共生的无界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