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世纪前半叶是文化的冲击与新音乐迅猛发展的年代,那么到了20世纪后半页,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了。全新的音乐、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演奏以及欣赏方式,这一切都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与观念。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人类文明同样面对了前所未有过的颠覆、破坏和重生。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1)


而爵士乐的诞生和发展最蓬勃的阶段,刚好就处于战乱的年代最混乱的环境中,因此,它自诞生之日起,充满了浓郁的市井自由气息。而今天,我们将延续上一期的话题,继续穿梭在爵士乐的时空中——并对其发展出来的流派和时代特征做一些简单的总结。

大乐队和摇摆乐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2)


我们上一期介绍了爵士乐诞生于新奥尔良的红灯区中,而著名的阿姆斯特朗,为爵士乐贡献良多。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大萧条尚未到来的短暂平静的十年中,阿姆斯特朗组成了“热门七人组“,唱片只要一发行就会被抢购一空,他们就是其时最热门的流行歌手。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3)


小说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曾经在自己的小说中细致描绘着那个”爵士时代“的社会风貌,“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爵士乐在这个年代如此受欢迎,无论是舞会、舞厅还是电影院,以及小型酒吧、俱乐部都少不了爵士乐的身影。随着人们的追捧越发疯狂,原本的小型爵士乐队也变成了大乐队——更多的人、更多的乐器、更大的音量以保证在摩肩接踵的疯狂人群中人仍然能听得到音乐。而这成为艾灵顿公爵、本尼.古德曼、贝西伯爵和格伦.米勒的辉煌年代。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4)


三十年代的“大乐队“,比以往的新奥尔良爵士小型乐队扩大了两倍有余。现在,一个管弦乐队可以包括4支小号,3支长号,5位簧乐器演奏者,还有钢琴、弦乐低音、吉他和鼓组——1943年,艾灵顿公爵管弦乐队整个乐队一共有16名演奏者。很显然,这么大的阵容和编制对乐手们带来了更多的制约,现在,大家不得不依照现有的乐谱进行演奏,展示的是更加有规矩的、优美的管弦乐。萨克斯五重奏还为乐队带来了更加甜美的、柔和的音质。


现在的爵士听起来更加快乐而甜美,早期奥尔良爵士的粗狂消失殆尽。而这种爵士风格,也被称作”摇摆乐(Swing Jazz)“。而与之相匹配的就是颇具有优雅气质的摇摆舞。在摇摆爵士中,通常乐队中的合奏更为简化,同时是作为更为成熟的独奏之间的反复演奏的连复段。而个人的即兴演奏也是主要是密切的建立在旋律的基础之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音乐技法的进步。同以前的演奏相比,独奏的演绎更具有冒险性。在大乐队时代结束之后,摇摆乐风格的音乐家仍然坚持这种风格演出,他们的演奏堪称是一种主流的爵士乐。


比波普爵士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5)


大萧条和二战时期是爵士乐最后的黄金年代,当战争结束后,大批的美国士兵返回家园,一同流行起来的,变成了摇滚乐。而爵士乐则开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


1945年前后,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奏家们发现,按照大乐队写下来的乐谱,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他们想返回爵士乐最初诞生时的心态,即兴应该比作曲更重要,现场的表演者才应该是主宰音乐的国王。于是乐队阵容重新变得精简但是技术更为精妙,成为一种新的炫技风格的爵士乐。


比波普爵士(Bebop),或称波普,是一种充满棱角的、拥有强烈的驱动的爵士乐,并且弃用乐谱。精简之后的比波普乐队包括一个小号、一个萨克斯管、一架钢琴、低音提琴和鼓,尽管他们会采用已有的旋律,但是在装饰和变调之后,已经几乎听不出来了。在这场变革中,萨克斯演奏家查理•帕克和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成为最著名的领军人物,他们拥有令人称奇的技巧和难以置信的演奏速度,并且编织出复杂的和声以及晦涩难解的不协和和弦。比波普是小众的,相比于听众们的兴趣,它更在乎的是演奏的主体过程。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6)

*大鸟”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1920-1955)


作为一个人,帕克是悲剧而失败的。他的一生充满了吸毒,酗酒,反社会和争斗。但是作为一个即兴表演者,除了阿姆斯特朗,无人能出其右。同样出生于极度贫困的家庭,他的生活俨然就是阿姆斯特朗的相反面——他并不在意别人是否喜欢自己的音乐,试图远离人群,甚至最后包括他长期的朋友和演出伙伴吉莱斯皮。毫无节制的生活、孤独和贫穷最终导致了他在34岁就早早离开人世,不过,他与吉莱斯皮创新的演奏风格无可否认的改变了爵士乐的历史。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7)



酷爵士


到了1950年代,爵士乐风光不再。比波普过于前卫,并不受大多数人喜爱,而新奥尔良爵士乐和摇摆爵士也显得有些陈旧了。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对比波普完全反其道而行的爵士乐风格出现了。它就是“酷爵士“。


由于集中在美国西海岸,酷爵士故又称“西海岸爵士”(West Coast Jazz)。酷爵士根源于比波普爵士,但是它的演奏偏于从容,是一种柔美的爵士风格。“温馨、典雅、舒缓、放松”,这八个字便可以概括出酷爵士的特点。从演奏形式上看,酷爵士有点类似于古典音乐中的室内乐,乐队一般由3~6名乐手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由钢琴、贝司、鼓组成的爵士三重奏。萨克斯、小号、颤音琴等乐器也经常在酷爵士中作为主奏乐器出现。从音响上分辨,冷爵士总是给人一种松弛、悦耳的感觉,每种乐器互不干扰"点到为止"。酷 爵士的另一特色体现在鼓的演奏技巧上,鼓手一般都用钢丝制成的鼓刷进行演奏,对音色的控制极为细腻。

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1926-1991)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8)


迈尔斯•戴维斯出生于圣路易斯,并从13岁开始学习小号。1944年,他来到纽约,追随查理•帕克的同时也成为了他的对手。但是,他的演奏方式更趋于冷静和抒情性,较低的乐器音域,更为安静的力度等级。人们现在对于爵士乐适合做咖啡厅背景音乐的印象也就是从酷爵士而来。

在专辑《酷爵士的诞生》,戴维斯没有用典型的五人一组的爵士小乐队,而采用了九件乐器。大号和圆号为织体增加了印象的分量,但是同时,独奏则显得非常节制而平滑。戴维斯的小号也更加低沉甜美,减少了演奏的音符,从而发展出一种空灵而松弛感觉。

融合爵士及其他


到了60年代,爵士乐在思想上变得越来越保守,缺乏创新,听众数量急剧下降。同时摇滚乐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疯狂的目光。于是,音乐家们开始尝试在爵士乐中进行各种各样的融合实验。60年代末,迈尔斯•戴维斯昂受到 Sly & The Family Stone的影响,发行了两张结合摇滚乐元素的专辑。这成为后来我们更为熟悉的融合爵士(Fusion Jazz)的雏形。


从根源上看,爵士乐和摇滚乐有着相同的根源——布鲁斯音乐,福音歌曲,劳动号子以及节奏布鲁斯音乐、所以两者结合在年轻一代看来是那么自然。在强大的商业体制的压力下,迈尔斯.戴维斯指出了音乐在不同的道路上发展可能性。从形式上看,融合爵士打破了传统爵士乐队一直以原声乐器为主题的原则,电声乐器、电子合成器都可以成为融合爵士的一部分,而节奏律动也变得更加不规则而厚重。

爵士乐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音乐漫谈55新时代的新音乐3)(9)


这种尝试为后来的音乐家奠定了关于融合爵士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爵士音乐家都看见了创造和突破的曙光。爵士乐通过融入新的元素再次找到新的发展点,焕发了青春的光彩。现在,除了传统的爵士风格,我们还能听到融合拉丁元素的拉丁爵士以及波萨诺瓦(Bossa-nova),融合强力节奏的放克爵士(Jazz Funk),迷幻风格的酸爵士(Acid Jazz)等等。当然,这种变革也一度受到质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许多忠实的爵士乐迷认为新生事物的出现破坏了爵士乐的根本。而年轻的一代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喜欢成为新的爵士听众群体。


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所喜欢的爵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