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学留学生(广东留学生归国路)(1)

“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3月21日,从香港飞往上海的航班上,这是机组成员对乘客们说的第一句话。机上乘客之一、伦敦国王学院留学生李子园一下子觉得,“有了归属感”。

回国前,家乡在东莞的李子园提前向广东有关部门咨询并作了报备。落地后,她第一时间接受相关检疫,并主动接受集中隔离。

在隔离的酒店,除了例行的测体温等,前台还为她准备了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目前,仍在集中隔离的李子园回忆起这趟漫长的归国旅程,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李子园说,待集中隔离结束后,为了不让旁人担心,她准备再自我隔离一段时间。

回国:国外疫情蔓延令人忧心

在原本的课程安排里,李子园的3月下旬计划这样度过:论文、报告、展示……一桩桩任务接踵而至,是“大家最忙最烦的时候”。2020年3月,另一种形式的忙碌占据了她的生活:英国疫情逐步发展,要不要回国、该怎么回国令她揪心,学业已无暇、也无心顾及。“整个人非常崩溃,焦虑到睡不着觉”。

早在去年12月,李子园便从国内新闻报道中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此后便一直保持关注。但在那时,这场疫情尚未侵袭到她的日常生活:自去年9月,她便前往伦敦求学。

随着疫情开始在海外蔓延,李子园的担忧一点点上升。

今年3月初,英国新冠确诊患者的增长速度开始变快,李子园开始减少外出,并决定戴口罩。一周之后,病例增长速度并未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李子园所在的伦敦国王学院也出现了确诊病例,不过学校方面的说法是,“风险很低”。

课业照常,学生需要去教室上课、聚集在一起进行小组讨论。按照往年的惯例,即将到来的考试月里,几千名学生将一同坐在体育馆进行考试。“当时有点想回国,但不知道学校关于课程和考试的安排,没办法做出这个决定。”李子园告诉南都记者。

3月11日,李子园没有收到原计划于这天公布的考试时间安排,取而代之的是一封取消线下考试的邮件。学校方面称,将采取网课或其他考核形式。得知此消息,李子园松了一口气。第二天,她便下定决心要回国。

除了日渐增长的确诊数量,让李子园迫切想要回国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对国外的防疫能力没有信心,国内疫情防控则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广东大学留学生(广东留学生归国路)(2)

为回国加入各种留学生群。

“那时,很多欧洲本地同学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流感。”李子园告诉南都记者,大多数欧洲人并无戴口罩的习惯,“他们觉得只有病的很严重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为什么要戴口罩来上课?太夸张了。”李子园告诉南都记者,一位泰国同学戴口罩去上课后,欧洲同学如是说。

李子园觉得,人在国外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国内防疫措施取得有效成果,她急切地想要早点回国。

转机:买了8张机票轻装上阵

回国之路并不容易,尽管3月12日就做出回国的决定,但李子园最终成行是在一周之后的3月19日。

留在英国的最后一周,李子园说她一门心思放在规划回国上。

回国的机票价格开始猛涨。3月12日,从英国伦敦直飞广州的经济舱机票就需要1.7万元,往常在这个季节,只需要三四千元。各地防疫政策变化之快,也超出了她的想象。

为了回国,李子园共买了8张机票。最开始的一张售价600英镑,3月18日从伦敦出发,经芬兰赫尔辛基到中国香港,这张之后,她又买了隔天香港飞上海的机票。不料,航空公司临时取消赫尔辛基至香港的航班,“这两张机票就没办法回国了。”

李子园立刻又抢了一张3月19日伦敦直飞香港的机票。过程“惊险”:起初,这张机票售价800多英镑,李子园填好信息,正准备付款时,却发现机票已失效。再刷新一次,价格便涨至1500英镑。购买后,香港开始限制14天内到访过英国的旅客入境,她不得不再次转机,购买了隔天香港飞上海、上海飞广州的机票。

抢到19日的机票后,李子园担心再生变数,她接着刷机票,还购买了一张3月18日从英国伦敦出发、在埃塞尔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转机、终点是广州的机票。

除此之外,李子园早在去年底便购买了2张4月假期的回国往返机票,经香港中转回广州。“我一直没有取消这2张机票,把它当成保底方案。实在不行,我就4月回去,只坐单程的,返程放弃。”

8张机票加起来,李子园花费了近3万元人民币。她说,已经比很多同学要少了。“很多同学从别的国家转机,比如从韩国、日本、荷兰,机票非常贵,经济舱一张就要两三万块。”

抢到机票后,3月17日,李子园打包好行李,准备乘坐次日经埃塞尔比亚转机的航班。当晚她注意到,航班出现“取消预警”标识。

“当时航班还没有取消,但有取消的风险,那到底会不会取消呢?”李子园加入了很多个留学生回国群,当晚,她和一起乘坐这趟航班的其他留学生讨论了一个晚上。“如果取消了,我们被滞留在非洲,那怎么办?大家都太害怕了,承担不起任何风险。”

3月18日一早,李子园致电广州白云机场咨询,得到确定的消息:航班已取消。

按照她购买的机票的起飞日期,排在下一位的方案是3月19日从伦敦飞往香港的航班。由于行李托运需要入境办理,而香港拒绝14天内到访过英国的旅客入境,为了避免拒载的风险,李子园只收拾了一个登机箱和一个书包就上了飞机。

其余的行李,被她留在伦敦。一直到她成功落地香港,她才联系转运公司将行李寄回国。“因为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上飞机。”

旅程:入境获细致检查“有归属感”

就这样,李子园一个人踏上了回国之旅。

广东大学留学生(广东留学生归国路)(3)

飞香港的航班上飞机之前,大家在准备穿防护服。

防护服、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一次性手套、鞋套,还有垃圾袋。上飞机时,李子园自觉全副武装穿戴好防护装备,“这趟飞机上有很多香港人,穿防护服的还挺多,就算没有,也会穿塑料雨衣。”

从伦敦飞往香港,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李子园全程没吃东西,仅喝了几口水,因担心要上厕所,她不敢多喝。李子园还记得,当时她很饿又很渴,闷在防护服里整整十多个小时,也睡不着觉。

“我本身有低血糖,整个人很难受,到了香港下飞机后,办手续时人到了几乎快要撑不住的状态。”尽管如此,当到达香港的那一刻,李子园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踏入国境,距离她最终回家又进了一步。

下一程,李子园在3月21日乘坐由香港飞往上海的航班。“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李子园还记得,这是空姐对所有乘客说的第一句话。听到之后,她觉得,“有了归属感。”

在这趟飞往上海的航班上,李子园和其他乘客按照机组人员的要求,填了多份表格,涵盖个人信息、联系方式、飞行路线等,以及其他报备材料。和日常的航班不同,抵达上海后,由机组人员一个个点乘客的姓名,乘客再一批批下飞机,做了细致的区分。

李子园回忆,下飞机后,他们先进行体温检测,然后填写表格入关。机场的工作人员会向乘客询问,是否当天需要转机,或是去往其他目的地。“不同的行程他们都会分类,比如当天转机的,工作人员会统一安排去坐车、统一办登机托运,座位也是指定的。”

李子园称很安心,自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听他们的就好了。”

彼时,国内疫情趋缓,严防境外输入风险成为关注重点。对于留学生回国,网上了出现很多不友好的评价和质疑。

面对这类评价,李子园坦言,起初看到时会生气,但很快便明白,“人和人的悲欢是不能相通的,他们没有办法理解我们的处境。”如果留在伦敦,除了不相信当地政府的防疫能力、被当地排斥华人的情绪影响,李子园还无法判断疫情将在英国持续多久。

“这种情况下我如果留在英国,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面临很大风险。”她说,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就业,坚定是要回国的。

广东大学留学生(广东留学生归国路)(4)

白云机场的工作人员。

3月21日,李子园到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落地她就见到了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对她进行了一整套流程的各项检测。

“到达广州之后,我们不是立刻自由行动。”李子园告诉南都记者,早在回国之前,她已向东莞有关部门报备,到机场后,工作人员检查并记录了他们此前所有的飞行记录及登机牌。“还要填写表格,广东省以外,以及省内的各个地市都有专门的接送点。我被东莞的工作人员接上了大巴,送往隔离酒店。”

3月22日3时许,她到达东莞的隔离酒店,这时距离她3月19日从伦敦启程,已经过去了近80个小时。

在她看来,回国后,听工作人员的安排就对了,“跟着他们说的做就好,自己反而不用操心太多。”

隔离:主动集中隔离,收到中药增强免疫

对于集中隔离,李子园早有心理准备。在回国之前,她已查好入境广州后的最新政策,并提前向当地政府报备。她也欣然接受集中隔离:家中还有老人,如果居家隔离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隔离酒店的生活很规律,她的起居饮食、身心健康受到了细致入微的照顾。到达隔离酒店的第二天,李子园做了免费的核酸检测,一切正常。每天有三个固定的时间段可以点外卖。每天早上,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会敲门测体温,记录下各项数据。

“这两天开始酒店会分一些中药给我们喝,增加免疫的。”她告诉南都记者,住在隔离的酒店生活比较便利,这些看似频繁的询问反而让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社区、派出所、防疫部门……隔离最初几天,每天都会有一两个电话向她详细了解基本信息、飞行路线、到过哪些地方等。让她感动的是,“防疫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还会安慰我说不用太担心。”

除了她的身体健康状况,回国隔离期间,她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备受关怀。她告诉南都记者,前几天还收到一份特别的表格,有关隔离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问你最近有没有很焦虑,有没有睡不着觉,我觉得我状态还挺好的。”

因疫情被打断的学业还需继续,在酒店,她一边隔离一边上网课,补上落下的课程和作业。为了提高免疫力,她每天都跟着视频,在隔离酒店里做运动。

关于隔离之后的计划,李子园说,还没有想太多,“因为能回来已经相当不错了。”她想,等集中隔离期满,再自我隔离一段时间,“为了不让家人和自己担心。”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李子园为化名)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