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也可以说主要跟四个国家密切相关。

一、德国时期(1818-1843)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二十多年前,我的初中老师教我们:一巴掌,一巴掌,孩子就呜呜地哭,就记住了。

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启蒙主义者,对伏尔泰和康德的思想十分感兴趣,有这样的家庭影响,马克思受启蒙思想影响产生为人类工作的想法,就丝毫不让人奇怪了。

中学毕业后,马克思考入波恩大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大学期间,他受到黑格尔辩证法影响,大学毕业那年,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影响下,马克思又开始转向唯物主义。

毕业后,马克思1842年来到科隆,担任《莱茵报》主编,当年恩格斯途径科隆,马恩首次会晤,不过马克思对出身富裕阶层的恩格斯似乎先入为主了,觉得面前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双方并未深交。

第一份工作并不顺利,因为笔锋尖锐,《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禁。但职场失意情场得意,1843年夏,他与“特里尔最美丽的姑娘”燕妮成婚,然后一起开始了相互扶持、不断流亡的一生。

二、法国时期(1843-1845)

1843年秋,马克思夫妇来到巴黎。第二年,恩格斯又从曼彻斯特来到巴黎,二人从此结成了一生的友谊。如果德国是马克思哲学的学习园地,巴黎就是马克思哲学的收获之城。在这里,马恩合作了第一个作品《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年马克思还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所以一般认为在巴黎时期,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到唯物、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三、比利时及西欧奔波时期(1845-1849)

1845年初,因为批评普鲁士专制政府,在普鲁士政府施压下,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他们一家只好迁往布鲁塞尔。在这里,他继续完善自己的理论,与恩格斯合写了名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当然在布鲁塞尔,马克思的重心开始从理论转向实践,他要创建无产阶级政党。马恩先在布鲁塞尔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后又加入“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底,马恩赴伦敦参加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委托为同盟起草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在伦敦一个小小油印所面世的《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马列的6本书(革命导师马克思简传)(1)

《共产党宣言》问世之时,欧洲革命爆发,浪漫的法国在1848年2月率先发动“二月革命”,生计困顿的马克思从父亲的遗产中拿出几千法郎援助法国工人购买武器,因此被比利时政府驱逐。

无奈只好再回巴黎,很快德国革命爆发,马恩回到故乡德国参加革命,他们重办《新莱茵报》,但也逃不掉被再次查封的命运。1949年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驱逐,回到巴黎后又被法国政府再次驱逐,只好前往伦敦。

四、英国时期(1849-1883)

1849-1883年马克思一直长居伦敦,虽然未被政府驱逐,但因为穷困潦倒无钱交房租,多次被房东驱逐,屡次搬迁,清贫的生活夺去了马克思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生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方面马克思继续笔耕不辍,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他投身领导第一国际的国际工人运动实践中去。

如果说德国和法国时期马克思理论侧重点在哲学,比利时时期重心在科学社会主义,那英国时期,他则全身心投入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去,《资本论》第一卷这一划时代的巨著正是其重大成果。

学马列的6本书(革命导师马克思简传)(2)

这一时期的另一名作是《法兰西内战》。150年前,巴黎公社爆发,马克思对敌人坚决揭露与回击,对公社则是赞扬精神、总结教训。

今天应该有人来一篇《张文宏内战》,既要高度赞扬张文宏的抗疫贡献与科学精神,也要总结其博士论文综述部分的不够谨慎;对待要整倒张文宏的人与言论,似乎有必要给予必要的澄清和回应。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 “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他的一生,似乎就是要解放我们,让我们拥有自己的头脑。但一百多年过去了,不知为何,还是有大量四肢健全的走肉行尸,彼岸有,此岸也有。

按照惯例,以后每节课给同学们留一个思考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78-79页中总结了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四大贡献,其实也是马克思一生的四大贡献,同学们能找得出来么?如有困难,就到留言置顶中寻找答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