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重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实现)(1)

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首席记者 董进)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重庆全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5座。仅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的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总量约8.8亿度,可供188万居民1年日常生活用电。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建成投运的1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每日处理能力约1.83万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据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推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城区日均分出厨余垃圾1732.7吨、可回收物2793.4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4.05%;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在376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占比47.3%。

重庆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重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实现)(2)

在桶边进行手把手教导。受访者供图

垃圾进厂后,首先需要在垃圾储坑里发酵5至7天。每1000吨垃圾可分离出约250吨水,分离出的污水处理后被工厂作为再生水循环利用。据了解,上半年中心城区焚烧发电量相当于29.3万吨标准煤发电量,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3万吨。

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也是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9月29日,正值晚间投放高峰期,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带头,联合社区工作者、分类指导员、城管队员、居民小组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成一支宣传指导队伍,前往街道43个物业小区同步开展“桶边指导”。

“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是居民们最容易混投的,我们要反复宣传,坚守桶边手把手教分类,把好前端分类投放第一关。”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小区中,他们值守在投放点垃圾桶边,对居民进行面对面指导,耐心讲解生活垃圾投放方式,同时对部分居民的错误分类行为进行纠正,以实际行动有效引导居民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现场各级垃圾分类指导员还从如何在家正确做好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多个方面,给居民做科普宣传。

“通过类似的活动,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加强辖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相关负责人说道。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