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纵观心理学不长不短的发展史,几百年来经过不停地演变,衍生出了众多心理学流派,关于“人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一生是如何发展的”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见解。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经过埃里克森的完善发展为了新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下面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以及在他眼中”人一生的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简介
埃里克.埃里克森是来自美国的著名的精神病学家,190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早期的埃里克森并没有立志投身于心理学领域,那时尚未年轻的他有着颇高的艺术天份,后来在不经意间因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接触到了安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之女),此后的埃里克森逐渐走向了心理学领域。
并且也在安娜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的观念影响下,进行融合并创新,形成新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在心理学领域大放异彩。
二、埃里克森眼中“人的一生”:化解危机的一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由来埃里克森在整合并划分人的一生的发展阶段时考虑到了生物学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他认为个体一生的发展受到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共同作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整合,该理论在强调人发展过程中具有纵向性的时候,同时也强调了人的发展是具有多维性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原理是他的“胚胎渐次生成说”,他眼中的人的一生是不停发展的一生,在这个不停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只有不停的跨越当下的阶段,就会迎来下一个阶段,而这种发展就是人的体内的器官一样,是从一个很小的胚胎逐渐孕育而来的,因此他类比此类理论,在它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他认为人的这八个阶段是以不变的顺序依次出现的,并且这个理论具有跨文化性,也就是说该理论适用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的人群。
因为要不停的跨越当下的阶段,因此埃里克森也同样认为人的一生是在不停的化解危机,从而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在他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任务以及要克服的,要化解的危机,因埃里克森受到了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的影响,因此他的人格发展八阶段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大同小异。
值得注意的是,埃里克森的所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危机,这个危机并不是指真的会出现的灾难性事件,更多的是指在这个阶段中的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当人克服这个转折点,就是“化解危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的内容
第一个阶段婴儿期(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中的口唇期)0~2岁:这个阶段的个体还是婴儿时期,此时的他们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对外界的不信任感和怀疑感,获得并发展信任感。
一般来说,婴儿时期接触到的最多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及亲人,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和身边的亲人对婴儿的无微不至的关注与照顾就成了信任感的最主要来源,以及对外界的安全感都来自于父母,这个信任感如果没有获得或者是没有发展好,会影响个体下一个阶段的顺利发展。
并且有极有可能在其成年之后,也可能会出现多疑,敏感等一系列心理较为阻碍其有着更好发展的负面性格,毋庸置疑的是,一系列科学研究都表明个体童年时期的经历及所形成的性格会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个体成年甚至直至死亡。
第二个阶段儿童早期(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中的肛门期)2~4岁:当个体顺利克服了婴儿期的不信任感和怀疑感以后,就进入了儿童早期这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羞耻感,获得自主感。
所谓的自主感就是自我生活能力,比如吃饭,穿衣。此时的个体开始逐渐的明白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人,也开始学习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交流沟通的语言文字,从婴儿期对成年人有着较强依赖的时期走向了想要自己独立穿衣,吃饭的阶段,如果父母对其的自主吃饭穿衣活动进行奖励,那么他们就会逐渐的形成这种生活能力。
相反如果父母没有强化他们的行为与自主感,他们成年以后就极易有可能变成极度依赖父母的“巨婴”。
第三个阶段儿童学前期(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性器期)4~7岁:这个阶段的个体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内疚感获得主动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这个时期的孩童身体发育较快,其中的肌肉能力的发育与语言能力的发育更加快速。
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孩童有着强烈的好动心理,对外界更是充满着好奇,他们也极易通过模仿与观察来认识外界环境或者是来学习一系列生活技能,这种自发自主的学习就是主动感。
当他们的学习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后,他们会更加好学,并且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相反这个阶段如果父母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强化,还对他们的学习持有打压与抑制的心态,那么他们就极易害羞,害怕尝试新的事物,因为尝试可能会获得惩罚。
第四个阶段学龄期(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中的潜伏期)7~12岁:这个阶段个体的主要任务是克服自卑感,获得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毋庸置疑的是,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孩童正是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不同于幼儿园的随意与不够系统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孩童正是迈入了学校,接受着更加正式,更加系统化的教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智力都在快速的发展,他们也更渴望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并且行动力也更强,这就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勤奋感。
此时的他们接触的人更多的是学校老师与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学习行为没有得到认可,也无法体验到能力的实现,那么他们的学习就不会朝着勤奋的维度发展,更有可能变得自卑且随意,此时的认可与肯定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着莫大的激励作用。
第五个阶段青年期(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中的两性期)12~18岁:这个阶段的个体的主要是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克服自我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值得一说的是,埃里克森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迄今为止对当今心理学界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大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都能追溯到自我同一性这个方面。
所谓的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通过外界对自己的反馈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反思所形成的自己这一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这一生。它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统一,以及个体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意愿的统一,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关系着个体往后一生的发展方向重大人生选择。要建立自我同一性务必要对自己有着足够清新的认知,并且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估,以此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计划。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一个极其重要又具有难度的一个任务,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个体很难体验着忠诚的实现,也无法从社会中给予自己合理的定位,会变得迷茫,变得不知所措。
第六个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这个阶段个体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前面的一个阶段是青年期,当前一个阶段的自我同一性已经建立后,个体由对自我层面的探索转变到了对外面,对他人的探索。
此时的个体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多样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强烈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渴望,一是由于生理层面的原因,二也是社会层面的原因,这个阶段的人会被期望有家有伴侣,因此这个阶段他们可以从亲密关系,也就是爱情中中找到一些情感慰藉,避免孤独感的体验。
当他们没有建立亲密关系时,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因为缺乏情感寄托,而陷入一种较为寂寞,苦恼的困境之中。
第七个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阶段的个体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自我专注,体验着关怀的实现。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成年人大多都成家立业,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有养育后代的需求以及渴望。
这里又涉及到了“自我专注”,此时的成年人可能会向着两个维度发展,到他们过分关注自我时,那么他们就无法把这种注意力转移到外界或者是家人身上,就很难有更好的发展,相反的是,如果他们没有过度专注于自我层面,那么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关怀以及温暖分享给外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这种行为来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个阶段老年期,50岁~死亡:这个时期的个体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一般来说年过五十个的人已经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对自己,对外界都有着一定的认知与见解,此时的他们也大多数是上有父母,下有孩孙。
而所谓的完善感其实就来自于他们对自己是否满意,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年龄开始回溯自己的一生,当他们决定自己的一生还比较合理,比较满意时,他们就会体验着一种类似于自我整合较完整或者是人生发展较满意的积极情绪。
那么如果他们并没有认为自己的一生过得比较满意,比较符合自己的期望,就会产生一种厌倦感以及失望感,这种厌倦感与失望感更多的是指向自己的负面情绪,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一些老年期心理问题。
总的来说,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发展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五阶段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发展理论更加系统,更加细致地划分了人的发展历程,对后世的研究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他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仍然是现代社会中较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鹿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Goyal M.S., Blazey T.M., Su Y., Couture L.E., Durbin T.J., Bateman R.J., Benzinger T.L.-S., Morris J.C., Raichle M.E., Vlassenko A.G. Persistent metabolic youth in the aging female brain. Proc. Nat. Acad. Sci. 2019;116:3251–3255.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