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想让弟弟读大学,我则选择了读中专,可以早点出来工作。在中专的时候,曾老师是我们的会计实务老师,我是科代表,相对来说,也算接触比较多。我跟曾老师接触最多的还是在毕业的最后一年,我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全国比赛,曾老师作为带赛老师,那时比赛经常在一起吃饭、一起住。

那时曾老师是第一届带我们,故也是花了很多心血,老师跟我说,她把我当女儿了,很多东西都会跟我说。广东省级代表共有4个不同学校的人参加全国比赛,同时也各派了一位老师进行集体带赛。

成长路上感恩曾老师(十几年来亦师亦友)(1)

成长路上感恩曾老师(十几年来亦师亦友)(2)

成长路上感恩曾老师(十几年来亦师亦友)(3)

故事一:其中有一个杨老师,我觉得她很凶,另外的王老师我则觉得很好,我就跟曾老师说了。然后曾老师就跟我说,别看杨老师凶,但是她是没有心计的,心里想什么说什么;而王老师,不怎么吭声,但是她心里怎么想的你就不知道了,所以你反而要多留意她一下。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看人不能只看表面,反而那种性格直的人会更简单,相处起来也可以不用想那么多。

故事二:然后我应该是属于讨好型人格,在哪都是主动拎东西的那个人。有一次在外,我看我的手还有空余,我是先问了曾老师,是否需要帮忙拎东西,她说不需要。接着我就问了另外一个老师,然后就帮另外一个老师拎东西了。后面曾老师跟我说,我为什么要帮别人拎东西,她是心疼我才没让我帮拎东西。这时感觉到曾老师对我的爱护。

故事三:相处的过程中,老师可能也是发现了我很多常识不懂,很认真地给我提了建议,说我专业能力水平可以的了,还是要多了解些常识,学多点其他知识,好跟人交流,可以多看看新闻。我一直记着,中间也尝试过几次,看新闻发现自己很容易就忘记了,或者看得很慢,也没有很大兴趣,然后就放弃了,觉得还是把精力放在考证、工作上了。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做到,但是我一直记着这个事,还是会时不时再去尝试做。

我知道曾老师对我很好,所以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要做些什么的时候 ,我想起我爸,每年中秋、春节,都会去我舅婆那里送礼,所以我就想着我也固定在中秋、春节这两个节日里,给曾老师打电话或者发信息问候一下。但是其实由于平时基本没有什么交流,所以会不知道聊什么,所以每次也没有聊太久。但是我还是在坚持每年这两个节日里问候一下。

有一天得知老师将不在原来的母校那里教学了,我就想着赶紧回学校一趟看下曾老师。跟老师约了时间见面,见面后,我以为是去学校,却发现老师叫我直接上她的车,就去吃饭了,吃完饭后,曾老师也直接回家了,没有回学校,意思是老师是特意来跟我见面的,而不是要回学校办事,同时还给我准备了礼物。能被老师这么重视,心里好暖。

吃饭过程闲聊中,老师知道我喜欢吃猪猪脚姜醋,说到时等我坐月子的时候(当时我已经怀孕) ,她煲给我吃。老师可能怕我会有负担不会主动同意,再三强调跟我说,我生宝宝了一定要跟她说。

后面我生了宝宝,也就跟老师说了。在坐月子期间曾老师就真的煮了两大盆猪脚姜醋,且是开车60公里送过来给我吃,还带了些宝宝的东西过来和给了个红包。临走的时候,还说:到时等弟弟大点过去找哥哥(老师儿子)玩。

成长路上感恩曾老师(十几年来亦师亦友)(4)

真的特别感动,有这么一个老师这么关心我、懂我,我其实是自卑的,对我好的人,我是很想回报些什么,但是我不知道以什么形式,然后又总觉得我们的关系不对等(只有老师对我好,我却没有回报什么),然后也怕我如果做出什么(去她家或者给她买东西),她会拒绝。加上由于我对吃的、玩的不关注 ,所以也就没想过可以买些好吃的给老师。

就是这个关系里面,我有点过于小心翼翼了,所以不敢主动去亲近关系。若不是老师主动说“等弟弟大点可以过去找哥哥玩”这种话,我觉得我还是会不敢主动说去老师家。经过这次后,我也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心理问题,然后突然间好像也就想开了,下次对想要感谢、感恩的人,不会想那么多,那么拘谨,会勇于表达、去亲近关系。再次感恩,遇到曾老师。

现在开始,我会每年都去探望老师一次了[呲牙],刚也知道老师喜欢吃腊肠,也会每年都安排上[机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