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中年人也因为中年失业而再度求职的当下,高校毕业生们倒是凭借着“应届生”的身份享受到了很多就业福利。
应届生毕业,发展选择优势大出于一种社会义务,公务员岗位、事业编制单位以及各类央企、国企等带有体制内色彩的工作,在进行人员招录时都会对应届生们有偏向。不但会设定单独面向应届生开放的职位,还会在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应届生。
其中央企、国企更是每年都会和一众私企一起参加由各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和还未真正毕业的在校应届生们签订“三方协议”,提早锁定高校人才。
可以说,这相较于企业自行举办的社招要方便很多。毕竟校招让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协议的签署也能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利益。不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一件大好事。
但就在本月末,一项有关“应届生秋招”的负面消息却成为了热门话题,引起了大众的愤怒和批评,很多人都疑问:难道应届生身份不灵了?
热议话题:广东联通公司解约24岁应届生,称其“年龄过大”
对于应届生而言,在毕业前就签署三方协议,基本就等于已经找到工作了,后续直接入职就好。
然而一位在广州的何同学却没那么顺利。她在校园秋季招聘中和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后,却在近期遭到了解约“退货”。导致她失去了工作机会,也错过了应届生就业黄金期,陷入了困境之中。
虽然解约一事听起来不算特殊,但真正让何同学无法接受,以及让事态扩大成热门话题的原因,与联通公司给出的解约理由有很大关系,公司直言——何同学年龄超龄,违反了应届生年龄不超24岁的文件。
不得不说,这一理由着实充满了荒谬感。毕竟除去特殊的职业要求外,并没有规定说应届生必须在多少岁以内,所以会引起大家的争议也是很正常。
特别是在如今社会生活压力本身就较大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年龄的焦虑感本身就很重,会担心自己在35岁中年失业,而联通的这一事件,完全是在大家的心上又加了一把火,吸引到了大量关注。
而在事情发酵之后,中国联通作为官方也在之后马上做出了回应,表示这是分部的处理有问题,已经和当事人何同学解除了误会,继续履行了工作合约。
所以从实际角度来说,应届生的身份肯定是没有问题,在毕业后确实有很大帮助,这次之所以会这样也都是因为企业的“乌龙”。
不过好在在大众的关注下,事情发展到这里也算是得到了好的解决,何同学重新获得了机会,各类企业也从该事件中获得了教训,不会再轻易犯同样的错误。
但对于应届生的问题,小编觉得大家还是要注意其本身的特性,并且了解应届生的利弊。毕竟对于年轻的学生们而言,应届毕业生是零基础下不小的资本。
应届毕业生身份特殊,对学生有利有弊根据相关要求,一般对于毕业后2年内没有缴纳过社保的学生,就称其为应届毕业生,包含于各个学段。
而身为应届毕业生,除去文章开头所说,在公职工作和企业招聘中会有对口招聘以及优先招录的优势外。其实在普通企业的招录中,因为用人成本低、工作热情度高、可塑性和忠诚性较强的特点,也是格外的受部分企业欢迎。
另外应届毕业生在升学方面也很有优势,应届的本科生在考研中更受院校喜爱,而且也只有应届生才可以申请保研。
当然,有优就有劣。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也是会有不少的负面形象。像是不少企业急需熟练工的企业会觉得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还需要进行培训,用人成本过高,难以进行负担。
其次也觉得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很容易眼高手低,或者出言不逊,不但不容易和企业在薪资等方面达成一致,在工作中还容易无法达成合作共赢效果。
以及应届生的身份时间比较短暂,很容易让大家在各类选择中感到纠结矛盾,甚至仓促作出错误选择。
笔者寄语:应届生要注意提升自我能力,才能优势最大化对于很多还在就读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应届生”的身份期望很大。但在实际情况中,不说全部还在择业期的应届生,光是高校每年就会产出1000万左右的毕业生,不管干什么竞争都很激烈。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一个身份,不如在校时就对个人能力方面进行提升。多参加课外实习活动,多考实用性证书,在之后的竞争中尽量消除短板,让自己显得更出彩,才能将应届生的身份优势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