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身为我国的超一线城市,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扩大。可以说,北京的土地真是寸土寸金,房价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就是在土地这么值钱的情况下,北京丰台区云港街的街心花园内树立了一座陵墓。

这座陵墓在北京闹市区自建成起,就再未曾迁移。这座陵墓中沉睡着一名18岁的少年。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1)

孟凡章的墓地

年轻的战士

陵墓中的少年名叫孟凡章,1951年出生于河南沈丘县纸店镇西行政村。从小孟凡章就有一个做解放军的梦想。对于那个小小的孩童来说,解放军是最值得崇拜的英雄。

每一年解放军来村里征兵,他都跟着家里人去围观。看着那些应召成功入伍的新兵穿上整洁的军装,精神焕发,孟凡章心中满是羡慕。

16岁的他迫不及待的成为团员,在17岁时正式入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2)

孟凡章

从中学时期开始,将雷锋当作自己偶像的孟凡章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助他人。为了传递雷锋精神,他曾经连续数年帮助自己村里的孤寡老人挑水做饭,解决生活困难。

还有一次半夜时邻居张大妈病重,由于当时国家医疗基础建设还未完善。最近的公社医院距离村子都有七八里远,张大妈的家人找不到交通工具,急得六神无主。

孟凡章得知后想办法不知在哪儿找了辆马车,把张大妈连夜送到了医院,看护了整整一晚,直到张大妈最终脱险。自此之后,张大妈把孟凡章当作亲儿子看待,做什么都想着这个善良的孩子。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3)

雷锋

孟凡章其他没留下记录的好事还有很多了,不过在他的心里,无论做再多好事,最想的还是跟雷锋同志一样,去到部队里,用自己个人的能力,为国家做贡献,即使贡献微末,也足以。

实现理想的机会在他17岁时来临。被国家批准入伍后的他非常喜悦,即便需要从最底层的普通军人做起,他也做得格外认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教育普及度低下,给新入伍的战士扫盲是每次征兵结束后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孟凡章凭借自己的聪明头脑,很快学会了许多东西。部队看到这个聪明的孩子识字快,就将他调入了卫生队学习。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4)

上世纪的军队扫盲

因为当年部队里很缺少卫生员,加上当年大家卫生观念也不怎么样,部队医疗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被部队调到卫生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孟凡章十分高兴,天天跟在卫生队的老军医身后学习钻研。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再加上刻苦的学习钻研,孟凡章成了一个合格的卫生员。

为了让自己的战友们远离传染病,他为组织出谋划策,提议部队定期进行大扫除,给战士们在扫盲之余,添加卫生教育普及。提高部队对卫生观念的重视,有效防治传染病,提高军人卫生教育素质。

当时除了卫生习惯差,战士们还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关节炎、风湿之类的小毛病,这些毛病虽然看着并不严重。但其实是最折腾人的。经过许多次钻研与试验,孟凡章发现治这些毛病最管用的法子是针灸。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5)

上世纪的医院内景

自此,他白天跟师傅学针灸,晚上拿自己做实验。很快就能给别人扎针了。部队见到这个小战士这么用心,都觉得他很有前途,部队领导更觉得,这孩子好好培养,将来也是指导员、政委的接班人。

孟凡章明白医疗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所以在医疗学习方面从不落下,即使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他也会挤出时间去学习。无论前一晚睡得多晚,第二天,他还会是部队里起得最早的那个。

每个晚上休息后他还会去值班室去阅读专业医疗书籍,遇到难题甚至不辞辛苦,愿意跑很远去请教名医。凭借这种精神,他的医疗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因此被评为“卫生员标兵”。

为了了解清楚战友们的身体情况,更好地预防疾病。他会详细询问每个人的情况,细心记录,将每个人的不同状况牢记于心。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6)

医护人员

除了为战士们治病以外,孟凡章还坚持每天给全连战士上卫生课、帮助炊事班给大家用的餐具消毒,还曾经利用了三个中午午休的时间,拿废料给厕所粪炕做了盖,改善了部队里的卫生环境。

孟凡章的努力被所有人看在眼中,一提起他,大家纷纷赞不绝口。

除了在部队里经常帮助他人,孟凡章还把雷锋精神发扬到了部队之外。连队驻地附近有位年纪已经50岁,瘫痪在床半年多的郭大妈,由于年纪大了,生活非常不便。

孟凡章知道后每隔一天就会过去一趟,在照顾老人之余还利用自己学会的针灸技术扎针。 三个多月的坚持治疗让郭大妈的腿脚好了起来,甚至可以下地走动,正常生活了。

孟凡章喜欢写日记,他的日记中很多地方都会提到雷锋的名言:“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由此可见,孟凡章将雷锋精神已经刻到了骨髓中,时时提醒自己。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7)

学习雷锋

舍身相救

孟凡章在军队的每一天都充实而快乐,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

1969年1月15日的凌晨,孟凡章像之前的许多天那样。起床将卫生收拾好,给战友们上了一节卫生课,普及卫生知识。下午去团部参加雷锋故事报告会。晚上把当天的事情记录一下后,就带上药箱去连队中巡诊。

正值深冬的北京天气极寒,夜晚除了军人很少再有人出行。一条铁路的专线路基是孟凡章巡诊的必经之路。这条铁路每天都会有满载军用物资的火车行驶而过。

正在路基上慢慢行走的孟凡章,借着明亮的月光,忽然发现发现十来米外桥头上的铁轨内侧,居然横放着一块大石头!那显然是有人故意放上去的,企图阻止火车正常行驶。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8)

火车轨道

夜间光线暗,火车司机很难会在远处就看到石头。照着火车的行驶速度,当火车司机看到石头刹车时,火车还是会撞上这块石头,然后发生严重的事故!

怕什么来什么,思考间,一阵火车的汽笛声在不远处响起,朝着孟凡章的方向越来越近。一辆满载军用物资的火车如果在铁轨上翻倒,部队的损失会极大。这肯定是有人蓄意搞破坏,究竟是谁这么胆大?

火车越来越近,眼看一场重大的事故就要发生,已经来不及细想,孟凡章毫不犹豫地猛冲到铁轨上。霎时间,飞奔的列车喷着浓烟、气浪,直直朝孟凡章压来。他怀着对毛主席的赤胆忠心,面不改色心不跳,奋力将大石头推了出去。

可是他自己却来不及离开,瞬间被卷入火车底。火车的车轮瞬间将他的双腿轧断,鲜血四溅,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9)

火车

火车司机在火车车灯的照射下看到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立即紧急刹车。但火车没有立即停下,巨大的惯性还是使其冲出了一百多米才堪堪停稳。火车脱险了,英雄孟凡章却被卷进车轮底下。

火车在滑行了近百米之后安全停下。人们赶忙跑到出事的路段查看,在铁轨不远处,他们发现了那块被推出去的石头,以及躺在地上,双腿断裂,已经失去了意识的孟凡章。

正是孟凡章挽救了这一列火车,事故过后,人们又去查看过那块石头,足足有百斤,也不知道身形瘦小的孟凡章究竟是哪里来的力气,竟能在一瞬间将它推离轨道。

战友们哭着把孟凡章送到医院抢救,救护车向医院飞驰。在急救室里抢救了四十多分钟之后,孟凡章睁开了眼睛,他艰难地张口,问的却不是自己的情况,而是火车是否成功化险为夷。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10)

火车轨道

“火车……火车得救了没有?”他断断续续地问:“……不……要管我,救火车要紧!”这是英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几句话。

医生红了眼眶,他告诉孟凡章火车很安全。得到这个回答之后,孟凡章松了一口气,随后他脑袋一歪,再次陷入了昏迷,之后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孟凡章的战友焦急地等在手术室外,在心里默默为这个勇敢的少年祈祷。

可是,孟凡章再也没能醒过来,这一年他才十八岁,参军只有一年,他本可以有着无限光明的未来,但是一切结束在了他十八岁的这个晚上。

年仅18岁的孟凡章还没有经历人生的一半,就这样仓促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后来部队为了纪念他对部队的贡献,便把他的骨灰一半埋在了铁轨旁,一半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了方便纪念孟凡章,人们将他的埋骨地修建成了一座烈士陵墓。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11)

孟凡章烈士的墓地

徒留追忆

所有认识孟凡章的人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就这样离开了,但事实就是这么残忍。老天爷钟爱这个少年,不忍他在人间受苦,提前将他从人间带走。部队专门为孟凡章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追思会。

孟凡章的战友们在讲述自己印象中的孟凡章时,才发现,原来孟凡章仅仅参军一年,就帮助这么多人,做了这么多事,留下了这么多羁绊,被这么多人喜欢。

这个年轻的少年曾经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他还比大部分同龄人更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孟凡章留下的遗物不多,战友帮他收拾的时候,看到他在日记上认认真真写着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学习计划,枕头底下,压着几封没来得及拆封的家书,还有他和战友们的合照。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12)

师生在烈士陵园为孟凡章烈士扫墓

他那样热爱自己的队伍,一切都宛如昨天,仿佛孟凡章只是离开了一小会儿,他还会回来。恍惚间,孟凡章其实没有离他们远去,他还在那里,在那里微笑着。

他的精神让所有人感动,为了表示纪念,在孟凡章牺牲之处——首都繁华的丰台区云岗的街心花园修建了陵园,并树了碑将他的故事记予后人。

部队追认他为中共党员,认定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他搬动的那块大石头也被放进了军事博物馆里,静静的躺在那里告诉着后人,这里曾经发生过如此伟大的事!

正是因为有那么多无私奉献、愿意付出的人,新中国才能发展得这么快!看似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很多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向烈士们致敬!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13)

孟凡章烈士墓碑

孟凡章同志虽然牺牲了,但他那舍己为人的思想理念,以及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思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鼓舞着人们前进。

若孟凡章还健康的活着,他今年应该七十岁了,年轻时就那么优秀的人,七十岁想必也会过着很好的生活,成为一个满身军功的令人尊敬的老战士。

所有人都希望,平行世界其实真实存在着。也许在另一个时空,孟凡章平安的老去,拥有着幸福的一生。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埋葬着一名18岁河南少年)(14)

孟凡章烈士纪念碑

孟凡章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可是在临危不乱的时候,他能够展现自己的真节实属难得。孟凡章的奉献不会被时光消磨。因为他的精神永远传递,成为了无数人的楷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将孟凡章这种值得歌颂的精神继承并传承,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它很微小,但在不经意间,一定会变成熊熊燃烧的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