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游戏背负骂名的日子快要到头了

最近我看到一篇非常“离谱”的新闻,一个外国父母,因为对于上帝过于虔诚,所以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王,因为里面有不少涉及到魔物召唤,有宣扬崇拜恶魔之意。看到这条新闻真的是让我啼笑皆非,不过这也就使我想到,随着国内游戏行业的发展,现在父母辈对待游戏还是和以前那样如同洪水猛兽,还是说对游戏有了新的看法。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1)

被封印的艾克佐迪亚

我们都知道,曾经大部分家长对于游戏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源自《电脑游戏 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这篇文章,而在那个年代因为游戏机禁令的缘故,导致许多人对游戏的认识也真就停止在“电子海洛因”上面了。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2)

01

曾经的“电子海洛因”

而处在这样一个环境的当时,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的态度,那必然是十分强硬的;就比如我有一个朋友的经历,就能从其中窥知一二。

我以下简称我的朋友为A,A他最早接触游戏就是靠着自己家里的第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是因为他父亲的工作原因,才购置在家里的;A就利用父母上班的时候,自己偷偷的打开电脑玩赛尔号,然后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他玩过头了,没有在父母回来之前关掉电脑,在他爸看见他在玩游戏后,自然就是手脚招呼过去,甚至直接拿起电脑摔在地上,这个画面从头他口中说出我就已经能想象到了,他妈也会说一些丧气话,什么儿子被你(指A的父亲)毒害了这种话。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3)

从这段经历也大致可以看出,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对于游戏的看法都是持敌视态度的,甚至于是要完全杜绝自己的孩子接触电子游戏的。

除开我身边朋友的经历,在当时也会经常的能听见许多家长对游戏的声讨,我们总能在网络上看见许多和游戏相关的负面新闻。甚至在当时有的玩家因为玩游戏,还会被家长送进教育机构去教育,而这种“生意”在当时确实可以赚的盆满钵满;而说到当时为什么会把游戏比拟为“电子海洛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当时国内游戏行业没有得到一个健康的发展。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4)

由于当时国内对于游戏的管控较为严苛,很多高质量的游戏并没有随着游戏机一起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盗版游戏机就很快的遍布了地下市场,在当年几乎所有的街机店都会有那么一两台老虎机,而这种打着赌博的擦边球游戏方式,自然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所以在早些时候的网络上会有不少的玩游戏玩到倾家荡产的新闻。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5)

老虎机

而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的网游,在那个年代玩家所玩的游戏当中,MMO是其中的中流砥柱,无论是类暗黑破坏神的传奇,还是MMO的老大哥魔兽世界,都是当时玩家津津乐道的游戏,但同时也是家长所针对的游戏;魔兽世界中有大量的“魔兽”,也有非常多的战斗,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这些都是让玩家妖魔化的符号;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6)

纪录片《战网魔: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

在质量上乘的游戏没有流通进市场,市场中有许多违法边缘的游戏,媒体的大肆宣传游戏的上瘾性,这也就导致很多家长对游戏的认知停留在,害人,上瘾,邪恶等标签上。持这种想法直到现在都还有一部分人,去年我有机会回乡下和我一个表哥聊天,在聊到工作方面的事情后,他问我是做什么行业的,我说是从事游戏行业的相关工作,他的回复让我有些吃惊。

“为什么要去害人啊?”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7)

02

现在的“精神鸦片”?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的游戏生态也渐渐地有了一定的回暖,无论是国内本身游戏质量的提升,还是民间不少的家长对游戏的看法也有改观,但就算这样,国内对于游戏的讨论依旧还是很微妙。

国内近几年的手游发展的十分迅速,去年全球手游收入榜上前三都是国产游戏,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手游大国也丝毫不为过,而现在手机在中国的覆盖率也是非常大的,据统计在2021年手机覆盖率是113.9%,平均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家长针对游戏的战场,从电脑变成了手机。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8)

现在的家长主要声讨的游戏大部分是手游,对游戏的意见除了上瘾,更多的是未成年在手游中偷偷地用家长的钱进行充值,近几年和游戏相关的负面新闻大概率都是熊孩子在某某游戏中充值了多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长对于游戏的转变也是从当年的完全杜绝到现在的可以接受,只是由于自身的监管不力才导致这种情况,当然对于家长来说这种监管不力并不是主要因素,归根结底还是游戏不能让未成年人碰。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9)

“熊孩子”新闻

在出现了不少“熊孩子”事件之后,突然在去年一篇《“精神鸦片”已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文章浩浩荡荡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对于我们经历过“电子海洛因”的人来说无疑会紧张起来,然而这篇浩荡的文章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而这也是源于主流社会对游戏的看法变了。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10)

我找到2007年的玩家年龄分布,35岁以下的玩家占95%,现在当初的玩家很大一部分也能够成为社会的主流声音。通过这次事件来看,现在如果要高举游戏是荼毒玩家的大旗,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在家长和游戏的矛盾并没有那么广泛;不仅如此,现在许多家庭对于孩子玩游戏是持乐观态度。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11)

我有一个年龄较小的朋友,他们家里对于他玩游戏并没有十分反对,只是告诫他做完作业就可以玩,有时候父母也会参与到和他一起度过一些游戏时光,甚至于他有想买的游戏也会问父母,父母也会乐意的去给他支付这一笔游戏的开销,代价只是要求他在学习上取得某种成绩,这种家庭环境也是十分健康的,孩子在玩游戏的情况下也并不会耽误学习,而父母也能通过游戏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能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12)

而如果不去正向地引导自己的孩子玩游戏,那么熊孩子事件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如果互相了解甚至会让孩子更有独立性,借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就是。

“我像那种买个游戏机都要让父母掏钱的人吗?”

03

游戏和家长“对线”的结果

其实游戏和家长对线本身就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而这反映的问题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一方面许多未成年人确实没有良好的自制力、另一方面有些家长确实并不愿意去了解自己孩子喜欢的事物,并不单单是游戏、还有就是任何事物都会有高低不一的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是由精品和糟粕,而许多家长只是把游戏中的糟粕来以偏概全整个游戏行业。

到底哪一条才是子女线(过了那么久和家长的)(13)

“今天你玩游戏了吗?”

现在无论是政策的管控也好,还是社会舆论也好都会使越来越多的糟粕消失不见,只会让游戏中的精品呈现出来,在未来想必就算家长们想挑刺,也很难做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