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如磐石形容人(如雪如山女性如雪般绵密)(1)

如雪般绵密,如山般坚韧。

这是我看完这部书之后,对女性的一种认识。我想,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诉求。

新生代女作家张天翼对女性最细密的观察,揉进了七篇中短篇小说中,作者有一个巧妙的构思,七篇文章的主人翁名字都与lili有关,而七位lili,与英文名Lily(百合花名)同音,有大学生,有未经世事的少女,有久为人母的女性,有失独的母亲,有"疑似"同性恋的姑娘,她们在这云云人世间,用自己的方式在完成着生命,而文学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立体与真实。

在偌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去讲述属于女性的故事,更为人性化呈现女性的困境,是文学需要关注的课题。文学即人学,它是最关照人性的,而在剧变的当下社会,女性时不时被当个"事儿"拿出来说一说。同样作为女生,以读者身份去遇见很多女性文学作品,很多女性自身甚至仍旧带着陈旧思想的帽子,去宣扬女性的牺牲与依附地位,让我时不时想起《厌女》这本书的叙述,就像《红楼梦》中贾母对自由恋爱的批判一样,在一个环境中呆久了,自然也不会理解危害自身的体制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害,还会把这个枷锁毫无违和的戴在其他女性身上。所以贾母会同情李纨,给她优渥的生活条件,但绝不会允许她再嫁,因为这关乎世家大族脸面,而这个脸面是整个社会形成的惯例和机制,女性无法撼动它,甚至还要参与维护它。

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以"当代女性的困境与苦乐"为主题,涉及的内容题材包括产后抑郁者、与继父相处者、中年丧子者、在外求学者……七篇文章七个不同的主人翁和场景,但隐秘中七个故事又有共同的线条链接着,那是对女性最细微的关照,就像对一头受伤的母豹一般,猎人看到的是珍贵的猎物,而作者看到的是它的伤痛。第一篇的场景是庸常的场景,很多女生在求学路上都挤过的绿皮车,为了拥有一个座位所作出的牺牲,可能是那时候为数不多的尊严,詹立立是一名大学生,返乡时需要坐很久的绿皮车,但是过节时座票是那么难抢,所以为了能够坐一会儿,她几乎搭上了她所有的尊严——显示讨好回家的家境稍好的小伙伴,以求能够和她轮流坐一会儿,在丧失了坐下的权利之时,她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列车员身上,她从列车员身上看到一丝爱慕,以为是真实的爱慕,没想到最终却是情欲,这让她恶心到不行,但是为了能够坐到家,她容忍了列车员对她大腿的抚摸。如果换作日常,相信会有很多读者回来骂詹立立,为了享受放下了尊严,但是作者用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同深受般体味到詹立立的无助与无奈,揭示了女性之痛。

粒粒是第二篇小说的主人翁,她有一个像姐妹一样的妈妈,但是却有着不怎么好的家庭环境,她亲生爸爸是一个脾气很不好的父亲,给粒粒和母亲很不好的家庭体验,所以等她父母离婚后,粒粒的妈妈遇到了继父,一个教养很好的中学老师,这对妈妈来讲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但是粒粒 却发现,在新家中,妈妈的自在劲儿是收着的,在继父面前,妈妈的表现和她一样,像一个行为规矩的学生。但是在粒粒与母亲是血脉相连的,而继父的出现,让粒粒觉得,是横亘在与母亲之间的无法逾越的大山,而属于母亲的新的人生,也会稀释两人过往的生命。这篇作品中,粒粒最终的表现让人觉得略微"矫情",但面对着母亲在情感链条上与自己的分裂,我想,谁也无法容易释怀。

七篇小说中,最让我动容的是一位失孤的母亲,丽丽嬢嬢。构思布局很是巧妙,以为是久别重逢的邻居相认,没想到其中有很浓厚的悲剧底色。丽丽嬢嬢的儿子与小说中的巫童是发小。而作者给女孩子一个"巫童"的名字,想来两位女性的相遇,会有一个遥远的悲情故事。当故事如洋葱一圈圈剥离开时,被我们甩下的葱肉壁已经让读者的泪水满盈,洋葱无芯,剥洋葱的过程已经足够伤悲,我们看到失孤母亲的大悲痛,以及十几年不变的对去世孩子的思念,这种伤悲令人痛彻心扉。

作者在结语中说,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的悲喜、隐秘的痛苦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而她们如百合花一般,雪不能将其埋没,山也不能将其压倒。七篇文章向我们诉说,女性要勇于发现自己的美,勇于维护自己的美,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