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人们常感到,传统的电源空调,吹久了会感身体不舒服,尤其是有关节炎等疾患者更是如此而水源热泵空调,因其特殊的供暖、制冷方式,让人感觉自然舒适,保护人的健康,更具节能环保功效,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和人们的广泛喜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区水源热泵设计?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区水源热泵设计(舒适保健的水源热泵空调水井施工方案)

小区水源热泵设计

一、概述

人们常感到,传统的电源空调,吹久了会感身体不舒服,尤其是有关节炎等疾患者更是如此。而水源热泵空调,因其特殊的供暖、制冷方式,让人感觉自然舒适,保护人的健康,更具节能环保功效,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和人们的广泛喜爱。

水源热泵空调,主要是以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作能源。而地下水因温度变化小、开发利用便利等,是水源热泵空调最理想的水源。因此,建井取用地下水,是水源热泵首选的供水方案。

在不同地域,地下水含水层类型、空调建筑物的需水量等存在很大差异,建井方案也大不一样。本文仅以沿河地区、取用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水为例,简要论述其建井施工方法。

二、水井数量

水源热泵取用的地下水,经在空调系统中循环后,又通过回灌井灌入地下含水层中,只是利用地下水中的能量,并不消耗水资源。水井的数量,即取水井与回灌井的总数。主要根据空调系统的需水量、设计单井出水量与回灌量,并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而确定。

一般情况下,先按建筑物空调需水量、每眼井的可取水量确定抽水井数量,一般按1眼抽水井配2眼回灌井计算回灌井数量,两者相加,即为所需水井的总数。

三、水井布置

水井宜布置于建筑场地周边。为减小抽水与回灌时水井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井间距宜为40~50m,因场地限制,井间距也可适当减小。

四、水井结构

在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富水性等不同的地区建井,水井结构也不同。

1、水井深度

为使井的出水量最大,通常情况下,水井应钻穿含水层,进入隔水层(透水性微弱的粘性土或岩石)以下约1~2m即可。

2、钻井直径

钻井直径,一般不宜小于800mm,对于井深较大(如大50m)、或井的出水量要求较小的水井,钻井直径也可适当减小,但不可小于600mm,并确保钻井直径比筛管直径大于300mm。

3、建井管材

(1)井管:俗称板管,用作保护井壁。从经济实惠、井的出水量、施工方便等因素考虑,应用最广泛的是钢管,如螺旋管、无缝钢管、钢板卷管等。管径一般为300~400mm。

(2) 筛管:一般是用钢管制作。在钢管上钻孔,孔径20mm左右,孔心距约50mm。钻孔后,顺管长方向焊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6mm,钢筋外缠304不锈钢丝,钢丝之间间距1.5~2.0mm。筛管下部设置1m左右的板管作沉淀管,其底部用钢板密封。筛管长度,主要根据井的取水量及含水层的透水性确定。在强透水层地区,直径300~400mm的筛管,每米筛管进水量可按10~15t/h设计,最大不超过20t/h。当含水层的透水性较弱时,筛管长度应适当增加。

(3)滤水砾石:宜用取于河床的砾石,粒径以2~5mm为佳。砾石过大,可能导致水井漏砂,影响水质和井的使用寿命。

五、水井施工

1、钻井

用钻井机械钻进。钻井时,为防井孔坍塌,近地面用钢管护壁,其下部用水压护壁(即钻井过程中向井孔水灌水)。

钻井到设计井深后,捞净井底泥砂,测量井孔深度。

2、井管与筛管安装

在只有一个含水层的建井场地,筛管下入井孔的下部,板管置于筛管之上。如有几个含水层,则每个含水层处均宜放置筛管,在不含水层中放置板管。

下管时注意事项:井管与筛管应对准井孔中心,并垂直下入井内,每节管连接处,要焊接牢固。

板管一般应高于地面约0.5m。

3、滤水砾石填置

钻井井壁与筛管之间的环状间隙,用上述砾石充填。砾石应填至筛管顶部以上不小于5m,以防水井使用过程中砾石下沉到管筛顶面以下,水井出现漏砂现象。

填砾完毕后,其上部可用钻井时取上的泥砂回填,必要时也可用粘土充填。

4、洗井

建井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洗井。用深井潜水泵抽水或压风机洗井。用水泵洗井时,水泵流量层可能大些(如50~80t/h等),水泵应下至井底。

洗井要求:必须洗至水泵抽出的水清澈、且水中基本不含粉细砂。

洗井抽水结束前,测量井内动水位埋深(即井至井内水面的深度)和地下水温度。洗井结束、待井内水位恢复后,测量稳定水位埋深。

洗井结束后,井口用钢板封盖并焊接,防止杂物掉入井内和出现安全事故。

六、建井报告编制

为让用户掌握水井情况,应编制建井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报告文字

主要论述:建井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的类型、岩性、厚度、透水性与富水性,井的最大出水量与建议取水量,地下水质与水温等;就地下水开采对工程环境影响进行评述;提示水井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图件

(1)水井平面分布图。

(2)水井的结构图。该图应标注钻井直径、板管与筛管直径、滤水砾石填至位置、井水稳定水位埋深,并简述地层岩性、含水层分布、结构与富水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