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子十二年纪实(说重名文初红)(1)

寻子十二年纪实(说重名文初红)(2)

  一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码、符号和标识。或豪放、或婉约,或严谨、或浪漫,或深奥、或直白,或文雅、或通俗,从生到死,伴随人的一生。大多数名字被赋予了吉祥、安康、兴旺、幸福的象征意义,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美国《心理科学》杂志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语言的海洋中,婴儿的名字是他能抓住的第一根稻草。起一个好名字,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一个人,会按照自己的名字所蕴含的理想志向、审美情趣,去追赶去超越,排除万难,争取胜利。通常,喜欢自己名字的人,他的幸福感就强。

  有一个关于名字的现象值得关注。如今,中国人的重名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常用字大约7000个,最常用字只有3000左右。很多父母给孩子起名时,思路相对狭窄,况且英雄所见略同,就在那一二百个“时髦”字内打转转,不重名才怪。据中国首份姓名大数据报告《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起什么名》披露:“中国前100个重名率最高的名字在全国覆盖的人口,整体超过10%。2016热名榜,男宝宝前三为浩然、子轩、皓轩,女宝宝前三为梓萱、梓涵、诗涵。具体来看,最热男宝宝首字前十是梓、子、浩、一、宇、昊、俊、睿、皓、博,末字前十是轩、宇、泽、豪、宸、睿、航、洋、铭、辰。最热女宝宝首字前十是梓、羽、若、诗、思、语、欣、艺、可、梦,末字前十是涵、萱、怡、彤、琪、馨、妍、诺、欣、桐。”

  二

  重名的原因很复杂,大致有七个。

  一、时代烙印和标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爹妈的,或者为了庆贺新中国的成立,或是为了纪念某个历史事件,或者期盼孩子建功立业,给孩子起名,都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国初期,全国起名“建华”的1300000多人,起名“建国”的983000多人,起名“国庆”的421000多人。抗美援朝时期,起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人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申奥前后,全国起名“奥运”的人就有3400多人。

  二、简约心态。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人们思想解放,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繁荣。含有政治色彩、时代印记的名字越来越少,单名风愈刮愈烈,由新中国成立初的5%迅速上升到32.25%。当年,西安市东郊某中学一个班,单名人数占全班的68%。男孩起名,常用“建、明、民、群、华、伟、波、涛”等;女孩起名,常用“英、秀、玉、珍、娜、静、敏、娟”等,反映了老百姓追求简约宁静、高雅时尚的心态。单名盛行,重名人数与日俱增。当时,据公安部全国公安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统计,中国重名最多的前十名为:张伟,290607人;王伟,281568人;李伟,260980人;李娜,244223人;刘伟,234352人;张敏,233708人;李静,244223人;张丽,232533人;王静,231914人;王丽,226724人。北京市有5000个张颖,沈阳市有4800个梁珍,西安市有4661个李娜,广州市有2400个陈妹,天津市有2100个张英。

  三、自然情趣。风雨雷电,花鸟虫鱼,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和存在,信手拈来,皆成名字。男孩喜欢以“松、柏、杨、槐”等树木和“虎、豹、牛、马”等走兽为名,以彰显阳刚之气;女孩则喜欢以“兰、莲、菊、梅”等花草和“蝶、燕、鸽、凤”等飞禽为名,展示阴柔之美。

  四、地域观念。热爱家乡,人之常情,以地为名,了却乡愁。叫“重庆”“武汉”“西安”“长春”的人不在少数。有一个姓朱的小孩,生于喜马拉雅山下,父母给他起了五字名“朱穆朗玛峰”,既是纪念出生地,也希望他长大以后,登上人生最高峰。

  五、撷取古诗。许多人起名字,喜欢撷取《诗经》名句。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孔明二字出自《诗经·小雅·信南山》:“祀事孔明”。全国叫孔明的人不少。在全国,起名维汉的人很多,维汉二字出自《诗经·小雅·六月》。

  六、连姓起名。有些人喜欢连姓起名,姓和名就组合成一个词或词组(严格地讲,一个人的名和姓并无词义上的关联),如“蓝天、白云、黄河、汪洋、田地、原野、黑米、柳叶、金菊”等等,这样,也容易出现重名。

  七、异体字癖。汉字里,有不少异体字,即音、义同而形不同的字。有些家长给孩子起名,知道单字名容易重名,就独辟蹊径,追求新奇,对异体字情有独钟。不料,事与愿违,还是重名。据某次统计,单名中的异体字比例已达17.9%,叫“淼”的人最多,全国有507000多人;其次是“喆”,全国有230400多人;叫“堃”的人也不少,全国约有100000人。

  三

  重名多,说明这个名字好。红尘滚滚,人海茫茫,能遇到跟自己“代号”相同的人,是缘分。

  2010年4月26日,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一家酒店门口,一面红色婚宴迎宾牌,引人注目:新郎新娘不但同名同姓,而且同年同月同日生。新郎新娘二人同在河北省解放军某部服役,心有灵犀,结为伴侣,如此巧合,令人称奇。

  2010年12月31日,影视明星刘晓庆应邀参加某卫视一个新栏目的制作。忽然,从台下的粉丝中,冲上来八个手持身份证的刘晓庆,把台上的刘晓庆团团围住,称姐道妹:“我们都叫刘晓庆,相逢何必曾相识!”刘晓庆又惊又喜:“真的吗?”重名的欢乐,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四

  较之惊喜,重名带来的烦恼和麻烦更多一些。走在街道上,听见有人叫你,不能不答应,也不能很快答应。不答应吧,人家叫的是你,你失礼了;很快答应吧,人家叫的不是你,你自作多情。

  现实生活中,重名,给邮电、银行、医院、学籍、人事、公安等部门的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和麻烦。而一些不法之徒利用重名行骗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某出版社高级编辑×建国,曾向笔者讲述了他因为重名而“死”过一回的遭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与他同姓同名的大盗,盗走了一级文物秦俑头,被判处死刑。×建国连续接到几十个朋友的关心、询问电话,他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彼×建国不是此×建国”,朋友们才放心了。有一天,他去医院看病,排队等候时,医生叫他的名字,周围人纷纷向他投来审视的目光:“这该不是那个偷秦俑头的贼吧?”他哭笑不得,有口难辩。

  2009年10月26日,某市的李军带着身份证等证件,到一家银行开户,遭到拒绝。银行工作人员说:“叫李军的人太多了,我们银行有300个客户与你同名同姓,您是第301个。省行有规定,超过300个同名同姓的,不能再开户。我们要对客户安全负责。”李军只能无奈叹息。

  2010年2月24日至25日,某医院肾病内科,收治了三位叫杨素珍的老太太,年龄差不多,分别为79岁、80岁、83岁,住在同一病室。为了避免医生查房、护士输液、家属缴费、亲友探视出错,内科护士长在三张A4纸上写着姓名、床号、住院号、年龄等信息,并注明“请注意核对”,制成特殊病例卡。不仅如此,他还找来三根腕带,分别写上这些信息,戴在三位病人的手腕上。他又与药房、化验室、放射科、结账处等7个相关科室“肾病内科入住了3位同名同姓的病员杨素珍,请注意核对信息。”3个杨素珍,给这个医院的医生、护士增添了不少麻烦,无形中,也加大了工作量。

  五

  重名,忧多于喜,弊大于利。

  在这个追求个性、张扬自我的时代,谁也不愿意陷入这样尴尬的局面: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一大堆人举手答应。

  名字,既然是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有别他人的一个最重要符号,就应该具有足够的区别性、独特性,而避免发生混淆和误会。

  然而,为孩子起一个叫得响、招人爱、蕴含好、不重名的名字,谈何容易!

  起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智慧。为了避免重名,笔者有三点建议:一、少用单字名,提倡双字名;二、尽量避免使用率高的人名常用字;三、不起古今名人的名字。

  2012年,公安部推出14项便民利民措施,其中就有为新生儿取名提供重名查询服务。派出所根据群众的需要,对父母为新生儿取名的,免费提供本市、本县范围内重姓名人数查询服务,防止重名现象的出现。

  人海茫茫。朋友,愿你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愿你是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