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稽核

1990年到2015年之间发布的有关财务管理、会计制度的法规中,规范财务管理范围内的内部稽核内容多半如下所述:

*要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加强日常财务监督,配合审计、财政部门进行审计和检查工作。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8.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包括明确内部稽核工作的职责分工;稽核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审核凭证,复核帐簿、报表的方法等。

这些法规包括有:

工作内部审计流程(内部稽核内部审计)(1)

从收集到的18个法规中对内部稽核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设立在财务管理部门内的内部稽核是「审核凭证,复核帐簿、报表」,也就是说「入账」(挂账、下账』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的审查,目的是为了确保账册与财报的准确性。

从业务功能上来说,就是英文的inspec,inspec是in spec两个字的合并词,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合规』。

规范金融业务的内部稽核

1990年到2015年之间发布的有关金融业务方面的规范内容,

1)对经办金融业务主体的资格要求多半如下所述:

*XXXX人应具备下列条件:(X)具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申请人应当向XXXX报送下列申请材料:(X) 相关业务规章制度,包括业务管理、操作规程、基金会计核算、基金清算管理、信息披露、内部稽核监控、内控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保密与档案管理、重大可疑情况报告、应急处理及其他履行基金托管人职责所需的规章制度;

2)对这些经办金融业务主体的运作规范,多半如下的描述:

*内部稽核监督部门或岗位对各岗位、各部门、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和信息反馈;

*应当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或者岗位,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经营风险。

*应当设立合规审查部门或者岗位,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稽核。

*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4.06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稽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并有效执行

这些法规有:

工作内部审计流程(内部稽核内部审计)(2)

规范金融业务的法令有30余个,设置不隶属于财务管理范畴的内部稽核部门,要求每半年至少对全面性的业务做一次「稽核」,具体的操作规范有《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操作规程(试行)》内容与台湾的《信用合作社内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实施办法》。

按规定内容与要求,属于internal audit,也就是目前常说内部审计。

规范企业治理的内部稽核

2007年到2016年之间发布有个公司治理,且内容提到内部稽核的法令如下:

工作内部审计流程(内部稽核内部审计)(3)

也就是说,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去规范的,也把内部稽核与财务部门区隔,因此公司治理角度的内部稽核是interal audit,是内部审计。

综上,设置于财务部门的内部稽核,是inspec(合规检查),设置于财务管理部门之外的内部稽核,是internal audit(内部审计)。

所不同的是,境外的财务会计取得任何一个交易事项的凭证,就必须且一定由接收人做inspec(合规检查),而不是如同境内财务会计相关规定的设置专职或兼职稽核人员,进行「审核凭证,复核帐簿、报表」。

总之,财务会计没办法进行全公司的内部稽核(内部审计),能进行内部稽核(内部审计)必定且需要了解且熟悉财务会计。例如稽核「人员招聘业务流程」,对招聘成果能不能达到「符合公司未来业务需求」,财务会计是没办法的;又例如稽核采购量的设置是否合理,也不是财务会计可以独自担任的,都是外借专家;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境内的《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操作规程(试行)》与台湾的《信用合作社内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实施办法》都有稽核领队的设计,因为一个稽核小组中,会有可能临时征调、借调、外借法律、商务等专家。

结论:从有内部稽核这四个字的法令来看,必须看该法令对「内部稽核」对定义是inspec(合规检查)还是internal audit(内部稽核/内部审计)。所以,单纯从内部稽核这个字眼来看,内部稽核不一定会等于内部审计。

也可以说,财务管理范围的内部控制不等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因为前者着眼于财报准确性,而后者范围就包括资产的合理保护、经营效果的提升,以及常说的合规。

来源:齐哥说

更多精彩财税内容,请关注中税正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