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谦卦 地上有山之卦,,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易经中最完美的卦象谦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易经中最完美的卦象谦卦(浅谈一下易经的智慧)

易经中最完美的卦象谦卦

15:谦卦

地上有山之卦,

抑高就下之象。

谦:卦名,象征谦虚、谦逊、恭敬。因为敬能对人产生恭敬心,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一种谦虚谨慎和不自满的心态。谦卦上卦为坤为地为顺,下卦为艮为山为止,山在地中便是谦卦的卦象。且坤土有顺从之意,艮山有笃实之意,外表柔顺,内心笃实,这就是谦虚的态度。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便是来自易经的思想,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不显山不露水,山本来是高于大地的,但是由于谦逊,甘心埋在地中,实际上的山要比所看到的山高很多,因为山的大部分是埋在地中的。从而象征人们应该具有的谦逊、虚心的美德,只有谦虚才能获得好结果。所以做人就要像山一样,不能像墙头草一样,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薄腹中空。还有一种说法,山各有脉,其形状起于地上,其根发于地下,故而山从地而上升,本来山很高大,而不自以为高,这是谦之义也,遂以谦为卦名。

前面的大有卦讲的是大有收获,人们生活富裕了,富裕之后就会有一种不良风气即攀比风,比谁有钱,比谁有势力,比谁有能力,这就是攀比,但这却是经济发达的产物。在经济社会人们追求享受,追求富贵,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它正是刺激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盲目攀比,极尽奢侈,却不会有好的结果。即使国民所得收入倍增,但是人与人之间收入相差太大,社会仍然不安定,所以要控制自己的私欲及傲慢之心,要跟随别人。例如满月趋于残缺,水削高山堆积低处一般,越是高贵越不能忘却侍奉卑贱的心,优秀的才能以及美丽的容貌,都必须保持谦虚,才能焕发光辉。如果想在大有收获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果想要有伟大成就的人,则不能骄傲自满,必须谦虚。因为大道的法则是谦虚,所以大有卦之后是谦卦。大有卦表示盛大丰收的意思,而谦卦表示公平均分的意思。

谦就是拥有而不认为自己所居有,山高大而屈尊居于大地下面,这是谦虚的形象。制止住自己内心的欲望而收敛、不自我满足亢奋,顺从其外面而卑微的居于下面,这是谦的含义。谦卦上坤土下艮山,艮山的卦德是止,同时山给人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像藏着宝贝似的;坤土的卦德是顺、柔顺,它能够承载万物;从卦画上看,谦卦内有山的静止和幽深,外有地的柔顺和承载。我们常说高山见平地,谦也是一样,也必须借助高来显示,这高是它的学识、才能、德、善等积累起来的才为高,有了这个高山才能显出它的谦虚。例如一个人的素质,才学和知识都不怎么样,非常平庸,这种人能说他谦虚吗?这不是虚心,而是心虚。

卦辞:谦,亨,君子有终。

谦虚使人受益,使人进步,所以会亨通。君子能够做到这一点,便会得到善终。我们知道人们一般都能够做到善始,但是做到善终的却没有几个人,而善终者才是最后的成功人士。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的比例是10:90,可见人们大多数是做不到善终的,因为人们往往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所以谦受益满招损,只有谦虚才能使你得到更多。例如一个瓶子,只有空瓶子才能装满水,如果瓶子装满了水,再往里面装水就会流到外面。而人与瓶子不同的是,人这个容器是可大可小的,内心谦虚则你的容量就大,内心骄傲则你的容量就小。谦虚则意味着你还能接受,骄傲则意味着你已经什么都容不下了。所以说一个人富贵了、或者有学识了、或者有业绩就骄傲起来,无异于向人们宣布,他已经无法再富下去了、再也学不到知识了、再也创造不出更大的业绩了,如果你不想成为这种人,那么你就必须谦虚。

谦虚可以使人通行无阻,因为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救济万物,而且光明普照天下,即天道让自满者亏损,让谦虚者增益;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使阴阳沟通,所以亨通,并且改变满盈,使其流入到谦卑中,即地道让自满者变得谦虚;鬼神的法则是加害满盈,降低谦虚,即鬼神让自满者受害,让谦虚者享福;人的法则是厌恶满盈,喜好谦虚,即人们都憎恶自以为是的人,推崇谦虚的人。亏损盈余的、增益谦虚这是以卦气来说的;使盈余流入谦虚这是以形象来说的;厌恶满盈喜欢谦虚这是以亲情来说的。这四句话总的来说就是,天地鬼神人都喜欢谦虚之人,所以谦虚的人就亨通。尊者有功有德,谦虚而不骄傲,则功德愈加光明,就如天的光明一样。卑微者有功有德,谦虚而不骄傲,在卑微时也不违背原则,更加显示其谦虚谨慎而别人不能比得上,就如地气上升一样。尊贵者与卑微者的谦虚都受到了尊敬,都是从开始就屈尊降贵,并且发出光辉,而光明却无法逾越,而且能够从始至终,这就是君子有所终也。儒家对谦卦的阐释格调特别高,可见儒家特别尊重谦虚。老子的道德经,也可以说是专门用来解说谦虚的。墨家的兼爱,也源自这一谦虚的精神。

天尊贵而下行救济是因为谦虚,因为天道下行才能与地和万物相交往,大地和万物才能得到光明,所以天道下济,是普照大地,将光辉洒遍人间。地道本身卑微,但它要求上进,要求上进也是一种谦,因为谦是不自满,不自我满足,知道自己不行、不如人,所以积极上进去学习。所以说尊有尊者的谦,卑有卑者的谦,尊者因为谦虚头上便有了光环,并不会因为谦就卑下,反而更受到人们的尊重。卑者也因为谦,别人也无法超越,因为卑者不自满所以始终与时偕行,什么都能逾越,而他人却很难逾越他,这就是君子之终。

天道亏盈而益谦,天道,我们以月亮为例,到了月中它就满了,满了以后就会亏,亏和满,周而复始。益谦是一种增益,亏了以后才会去增益。地道变盈而流谦,变盈指高岸为谷,升谷为陵。陵为丘陵,意思是说两边有高岸的话则中间就为低谷,也就是说不见高山则不现平地,有低就显出高,高低对应,在流转中显示出各自的谦。在社交中,你只要有一种谦恭的态度,什么事情都好办,因为谦里面怀有一种对他人的尊敬,所以君子有终,有终就是始终一贯的谦虚。如果偶尔谦虚一下,谁都能办得到,每个人都有谦虚的时候,但是始终如一的谦虚,给人的印象是真谦虚,这个不容易做到,因为这种始终如一是一种操守,同时也是一种涵养。涵显得很深、心量很大,这种心量是用德来涵养的,所以谦虚能够保持始终、保持一贯,这就是君子,这样才能谦亨,才会亨通。相反,有的人有时候显得很谦虚,有时却不是那样,而且有时的谦虚使人觉得反常,使人难以相信,这样的谦虚可能是为了某种意图,甚至于图谋不轨,有人把谦虚当作一种手段,一种卑鄙的伎俩。还有的人在正常顺利的情况下都能够谦虚,但有时候又忘乎所以了,把谦虚丢到脑后了,谦虚与他若即若离,因为他没有德来涵养。谦并不是我们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它的学问很深,始终如一是君子谦虚的标准。而小人没有东西而说有,俭省的过日子而说成丰泰,是自我满足也,满足的人难保其终身拥有。

天道的亏盈是日月晦明,地道的变盈是山川河岳,鬼神的害盈是奸雄末路、每次都被鬼神所拉引,人道的恶盈是暴富起家、被众多亲情朋友所抱怨,其中的亏变害恶四字是从益流福好四字中出来的,循环自然而毫无偏向于私情。君子居尊位而谦虚即不以自己为尊贵,但是人们更加尊敬他,因为君子能够卑微的处事,虽然地位高但能放下身位,心中的愿望愈小而道路愈宏大,理想志愿更加能够实现,因而其道路光明。卑微是指不自以为高贵,而其道更加弥高,因而不可逾越。君子应该戒备其满盈而守护住其谦虚,体察造化的功德,观察阴阳的道理,这样万事咸亨,而终身可以前行,此所以为君子之终也。

用谦卦比拟人事,有谦逊卑微退后的意思,这是品德的基础,礼义就是这样生养出来的,只有君子才能够拥有。假如小人有官位并且自我夸耀其官位,有才华而自我夸耀其才能,有功劳而自我夸耀其功劳,看见别人有官位、有才华、有功劳则嫉妒恨,并且谗言抵毁,期盼别人颠覆倾败而在背后偷偷快乐,绝对不会有相互扶持帮助的情怀,倾向于相互碾轧和相互倾覆的心意,这难怪吉凶利害相互找上门来,很少有好结果的,此小人所以为小人也。君子守持谦逊退让之道,其心里愿望愈小则其道德更加光辉,其志向愈虚心则其前进的道路更加宽广,虽然人们想超越他,但最后都无法超越,故曰谦亨君子有终。凡是天下的事情,开始亨通者,十有八九,而最终亨通者,十不过一二而已,因为坚持到最后很难,故而坚持到最后只能是君子。

用谦卦比拟国家,上卦地下卦山,是以山的高大深入到大地中的形象,这是谦卦的意义。六五君王谦逊并且礼贤下士,不敢作威作福,有事情就委托左右大臣办理,或者是用宽容缓济以救济危难之险,或者是教化民众谦德而为乐,或者是发挥谦德能合乎法则而为礼,或者是劳苦民众以兴建国家,并能够持盈保泰,六五君王有文德又有武功,愈谦虚愈显得高大。历史上的尧舜禹等人物,能够恭己无为而天下可治,就是因为实行了谦之道的原因。后世的人们不仔细观察,君王耽误于暴躁傲慢之中,大臣溺于骄奢满盈之中,擅权并且虐待部下,窃取高官厚禄而遮蔽贤良,官位尊贵但品德却晦暗,名声高而所做所为却污秽不堪,这样君王不能守住其君位,大臣不能守住其福禄,有很大的凶险,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知谦之道也。《易》惟有谦卦的六个爻辞都为吉,其余的卦象都为凶,《易》之垂诫深远矣!

造化之理,不足者常常增益,有余者常常损耗,君子以不足留有余地,以有余等待不足,这样有余的人不至于过盈,不足的人也不至于有大的损失,这就是平衡的道理。因而君子的谦虚并非是委靡不进取,而是器量大有远见,根基厚实而修养淡定,有了震惊世俗的丰功伟业,但也处世胸怀若谷。等到其担当大任,决断大疑难问题,勘察大乱,除掉大恶魔,世人都退缩不前不敢担当的重任,君子未尝不兼任之也。有可为之才而不敢为,像山一样静止,不得不为而后为,像地一样顺从,谓之君子有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音剖)多益寡,称物平施。

谦卦五阴爻一阳爻,五个阴爻代表地的形象,一个阳爻居中代表地中有山之象。五个阴爻代表人的欲望过多,一个阳爻代表天理。裒:是减少的意思。君子观察此象,减少人的过多欲望,而增加其天理的寡少,这样则廓然太平公正了。物来顺应,物物都是天理,自然可以称量事物而平均施舍,走到哪里都是恰当的。盈满就减少一点、取出一点,寡少就给其补一点,益就是补益。裒多益寡实际上就是讲平衡。称物平施,"称"可以说是真正的平衡术,就是说物有轻重,用秤来平衡,也就是多者取之、少者补之。这个轻重用到谦上也很明显,一个人只要谦虚,就显得稳重,如果连谦虚也不懂,那么这种人就很浅薄、很轻浮。所以一个人只要是谦虚,哪怕是一点点,都会比那些浅薄的人显得成稳、厚重,也显得厚道。

山本来高耸在地上,今天入于地中,这是谦逊退居在下的含义,故曰地中有山谦。大地由于过于卑谦,一百步就能走上去的丘陵,人们都以为很高,这是距离很近的原因。四隅八极相距万里,高山峻岭不知道有多少。千尺高的山岭,从百里之外的地方观看,已经看不见了、只看见一片平地,难道是说山不高大?这是因为地能够谦逊。谦卦上卦阴爻多,多则应该减少;下卦阳爻少,少则应该增加。圣人设计卦象,很有深意。君子观察此象,称量品物,宜酌量贫穷与富贵,让人们各得平衡。使多余的减少、缺少的增多,衡量事物的多与少,使其平均。谦之道的道理就是这样,谓之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九: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谦谦有礼的君子,以谦德跋涉大川险阻,吉祥。

启示:谦虚可以使你事业有成。

①用涉:用谦虚的态度来开路,不需要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希望做事情顺利些。

初六阴爻柔顺,甘心在最下位,这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因为他能够心怀谦卑地管理好自己,并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用谦虚的态度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不会犯大的过失。谦虚再谦虚,是君子以谦卑的态度来陶冶自己的修养。凭着这种谦虚的态度,就是冒险徒步涉过大河那样险难,也会吉祥。爻辞的重心在于"用"字,强调谦虚并非是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有所作为。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谦指内卦山谦与外卦地谦,内谦指有山的静止和幽深,外谦指有地的柔顺与承载。内卦山的幽深是指学问幽深、渊博,有真才实学。外卦地的柔顺与承载,柔顺就是可方可圆,看其外表还是难得糊涂,但是有承担,讲原则,能忍辱。忍辱也就是承载,没有承载能忍吗?敢担责任也是一种承载;在逆境中不畏缩,不沮丧,也是一种承载;艰难,困苦,荣辱都能承载。禅宗《牧牛图》描述了一个山童去放牛,牧牛指的是自牧,是指牛自己将自己看照好,让自己的那种野性慢慢的收敛,使自己不去侵害禾苗,到了最后连穿牛鼻子的绳子也不用要了,何时回家,何时出来放牧都很自然了,这就是自牧。只有自牧的人才能称为谦谦君子,也才能成为谦谦君子。

凡是跋涉江河大海的冒险行动,轻率而急于前进的多有损失,宽容缓济则无忧患。用涉指用谦虚之道来跋山涉水,不期盼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希望做事情顺利些,故吉。古人云:人驯养牛马,看守住牛马、使牛马不要狂奔野跑;君子修养其心,就如人驯养牛马一样,能够安心于卑微,不与人争先,自然不会犯大的过失。初六爻变则为明夷卦,爻辞有鸟垂羽翼之辞,即君子有涉难之象。所以要修养其品德,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样大难可以渡过,因而吉利。凡是易经中有此卦象而无此事、无此理的,就如初六爻辞用涉大川之类,这是一种比拟。初六地位卑微,能有何作为?惟有修养自己的谦德而己。

这爻说明谦虚并非是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有所作为。

六二:鸣谦,贞吉。

宣扬谦德,守正道吉祥。

启示:一个人的谦虚美德之所以得到远播,是因为他为人正直,行事遵循中庸之道,位高不张扬,位卑不嫉妒,善于从自我找原因,从而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与信任。

①鸣:阳唱而阴和也。懂得谦虚的人,互相提倡谦虚美德,互相有共鸣,所以守正道吉祥。

六二阴爻阴位,因而柔顺中正,象征谦虚的美德隐藏在心中,没有显形于外表,因为坚守正道而能够保持谦虚之德而获吉祥。鸣谦是谦虚得到共鸣,所以纯正吉祥。爻辞中的"鸣"字很难找到合适的现代词语进行翻译,因为它有共鸣的意思,只能解释一下鸣的具体含义来加强对原文的理解。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有些古文里的东西,往往只能靠意会来理解。例如爻辞中说大鹤鸣叫,它的儿子小鹤也跟着应和。动物中雄鸣则雌和,母鸣则子和。古文中的鸣不单指叫声,而是含有相和的意思。与六二相鸣和的是九三爻,九三爻是一位有功劳而谦虚的君子,六二也效法九三爻,所以与之相鸣和。意思就是说:六二与九三是真心实意的相互鸣和,并非勉强的唱和,这是由于心中对谦虚的美德有所领悟的缘故。

鸣谦的鸣,在不同的地方其意义也不一样。这个鸣与沉默相反,鸣就是公开张扬。谦虚给人的印象、好像什么事情都不去宣扬自己,不去张扬。本爻中的鸣应该是明白的明,透明的明,因为象辞中写道"鸣谦贞吉,中心得也"。一个人真正的谦虚就有一定的透明度,这个透明就是智慧之光,很明智。人家一看这个人非常坦然,光明正大,这才是真正的谦虚,不然就不叫谦虚,而是非君子。即使有时侯宣扬自己,也看不出张扬,而是自然,因为他有透明度,人家一看就清清楚楚。而有的人你是看不透他的,那你会认为他是真谦虚吗?你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用谦虚作为手段,别人则很难看清楚,因为这些人没有透明度,所以这不是真谦虚。没有透明度的谦不是德,而是一种谋略,甚至是一种伎俩,所以谦虚要有透明度,区别就在这里。

六二柔顺中正,与六五相应,顺从六五的阴柔;与九三相亲比,服从九三的刚强。并且应用谦虚逊退之道,因而得时机而闻名远近,世人都称赞其品德,谓之鸣谦贞吉。鸣谦的人,并非是自己鸣叫其谦虚,而是谦虚中正之德积蓄在身中,必然会闻名于外界,名誉彰著,因而人人都知道其谦逊的美德,故而称为谦谦君子也。名誉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并非是自我夸耀,也并非是沽名钓誉,因为谦虚是德的本。六二是臣位与六五尊位相应,人臣如果过于谦逊,恐怕会有流入佞媚之臣的嫌疑,惟有贞而正,才能吉祥。

这爻说明必须动机纯正,引起的共鸣才是谦虚。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有功劳,又谦虚的君子,最后结果会吉祥。

启示:一个人有了谦虚的美德,还奋斗不息,则更有利于成就大业。

①劳:勤劳。有了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故曰劳谦。②有终:指万民顺从服从。

九三是卦中唯一的阳爻,处于下卦的最上位,相当于负有重大责任的人物。九三刚毅又阳居阳位,因而上下五个阴爻都信赖他、并以他为重心。但是九三位不居中,只有勤劳谦虚才能收获吉祥,千万民众也愿意顺服。因为九三辛劳而不夸耀,有功劳而又不居功自傲,敦厚达到极致。这样首先不会遭到人们妒忌,其次因为心怀谦虚之德,可以接受新生事物,还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九三是有功劳还能对人谦卑的人物,确实难得。例如周公就是一位劳谦君子,他东征之后使西周成为泱泱大国,政权也得到了统一与巩固,但他并没有居功自傲。周公为了不失去天下贤臣,握发吐脯,聆听贤臣的治国策略,制礼作乐,西周因此而逐渐走向繁荣富强。

劳谦的劳,可以理解为农民流汗劳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是他怎样去观察天时、守农事,这个艰苦也是一种劳。所以劳一方面指表面上的辛苦,一个人如果不勤勤恳恳,不敬业,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当然也谈不上什么谦虚。因为勤劳、敬业、自强不息都是君子谦虚的最基本的要素,天道酬勤,惰者是不能得到酬的。另一方面是功劳的意思,谦虚要有资本,没有资本谈什么谦虚,正如没有高山哪来的平地?没有功劳哪里来的谦虚?必须要有功劳,有功绩,有成果,当然更要有德,高山的光辉真正的份量还是德,以功业为用,以道德为体。例如想济贫,没有物质为基础,也无法济贫,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九三以一阳而居五阴之中,阳刚得正,能使民众劳苦的工作而取得成就,但能谦虚谨慎的人物。九三虽然不以讨伐别国为功劳,但是也不能掩盖其劳苦民众的事实,万民归顺信服他,岂不有终?故占者吉。殊不知:使民众劳苦的工作后才能取得功劳,此爻只有让民众劳苦而没有讨伐别国的意图,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灾难,故而万民信服他。阴爻代表民众。五个阴爻代表万民。众阴爻归之故曰服。

九三为成卦之主,大公无私,人们都喜欢其品德,九三从来没有想过让别人来服从他,但是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服从他;九三身处险难之中,行动能够知道危惧,有了功劳也不夸耀其功劳的人物,故曰劳谦。九三地位高责任重大,谦逊而求取贤士,有吐哺握发的品性。其器量之大,见识之高,足以让天下民众畏惧服从,这样一来则天下没有与他争功的人了,其地位最终也保住了,故曰君子有终吉。此爻变则为坤卦,爻辞为"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这样就可以看出谦虚的德性了。

这爻说明谦虚必须有实质,可以骄傲但是不骄傲,这才是真正的谦虚。

六四:无不利,挥谦。

没有任何不利的。只要发挥谦虚的美德,

启示:一个人的谦虚美德如得到发扬,那对他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①挥:发挥的意思。②挥谦,六四以退避为谦虚,不违背阳尊阴卑的法则,故为挥谦。

六四阴爻得位但不居中,但是对上对下均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六四的地位比九三高,但不如九三刚健正直;六四与六五君王阴阳不相合;六四上有柔顺谦逊的君王,下有劳谦能干的大臣。六四处在中间、地位中正,故而六四发挥自己谦让的美德,知趣的躲闪开,所以君王不怀疑他,下面的大臣也无所顾忌,这是善于处谦虚之道的人,所以不会有什么不利的因素,故曰无不利。然而六四阴居阴位,品德不如六五,功劳比不上九三,六四不敢自认为安全了,所以做人处事都发挥自己谦虚的美德,发挥自己谦逊的美德这是不违背原则的,故曰挥谦。

挥:是裂开,两边分开的意思。六四处于上卦与下卦之际,有开裂的卦象。凡是一阳五阴的卦,其阳无论当位不当位,都以阳爻为尊而阴爻为卑。六四地位才能都柔弱,但能够谦虚谨慎;又由于九三是劳谦君子,正是万民归服的时期,六四不敢担当九三之承,故而躲闪退避而去,这是六四不违背阳尊阴卑的法则。也有一种说法,六四处在大臣之位,如果像初六那样谦谦,即如果一味谦虚,未免反而失去权势,恐怕被别人轻蔑并且渐渐的瞧不起,故戒之曰挥谦。也就是说谦虚违背了其原则,必然招来轻蔑和欺侮,唯有不违背其原则,才是挥谦。

六四阴居阴位得正,但过于柔顺,所以要发挥谦虚的美德,谦虚的美德不是一种摆设,也不是一种商标,而是一种资源,这么好的资源要发挥它、利用它,要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把它当作资源来运用和开发。任何事情都有体和用,谦虚的体是一种德,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效益,我们要积极的发挥,使它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谦虚也能当饭吃,但不能为了吃饭而违背了事物的规则,要与天地准,与事物的规律准。

《尚书》记载秦穆公对群臣说过一段话:假如有一个大臣,诚实专一而没有什么技能,其心地很宽广美好,好像能容纳天下一切事物。别人有技能就好像自己有,别人才智俊明,他由衷的感到喜欢,不只是在口头上称赞,实际上他也能容纳。他这样的人,就能保护我的子孙和黎民百姓,而且有利于黎民百姓。所以要他发挥平易宽弘的度量,如果无功而受其禄,无实而窃其名,是失其原则了。

这爻说明谦虚的效用无往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不富足,凭借邻邦的帮助,利于岀征讨伐,没有任何不利的。

启示:谦虚不是谦让,更不是退缩、软弱,而是坚守正道。

①不富:不以自己的爵位为富有,即谦逊的意思。②以:与的意思。以其邻:是愿意与大臣们同心图治。

六五柔顺谦虚在至尊的地位,象征以德服人。就如同本身不富有,却因为谦虚得到邻居的爱戴,可以得到众人的帮助。像这样谦虚的统治者,用兵征伐不归顺的诸侯,必然是不得已才使用武力,所以不会不利的。侵伐并非黩武,用兵是为了征伐不服的人,不能以德使其服从,不得已只有使用武力。

六五爻居尊位,是温和谦逊礼让的君王,作为君王能够谦顺,不以自己的地位高而自满得意,那么跟随的群众则多,天下的民众也都愿意真心归顺,其他任何事情也无不顺利。这是六五君王不自以为是而能够用人,这是谦德的极致,谦的作用太大了,故有不富以其邻的形象。然而谦虚虽然是美德,如果专以柔和为主,或许导致有人轻视怠慢而不服从,因而柔宜以刚相济,所以利用侵伐来相辅助。但是占卜者要有谦德,才能应此占卜。威德并著,然后才能怀服天下,安往而无不利!谦柔之地,或许失去威武霸气的作风,圣人故发此义,防止其柔顺过度。也有一种说法,九三爻从全卦来说是劳谦君子,但对六五来说是过刚不服之臣。《易》的取象,变动而不拘束于如此。

谦虚也应该有尊严,也要维护自己的主权和人格,维护自己的谦德,不然这个谦就成了弱小可欺了。难道有了谦虚就真正是与世无争吗?个人认为就是与世无争也应该有原则,所以在谦虚的同时还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有时是维护民众的尊严,有时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当然主要还是维护谦的尊严、谦的原则性。谦应该是外圆而内方,内心堂堂正正,是非分明,有原则性;应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不该让步的一定不让步,不该忍的一定不忍,但不是为个人,也不是为一己之私利。利用侵伐这种手段与人争论,坚持原则。利是为了有利于发挥,有利于维护这个谦,为了真正涵养这个谦。征是把握度的问题,是为了坚持原则才把握这个度。例如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与一个非常谦虚的人,这两个人都是为了坚持原则,但两个人在方法上肯定会不同,争强好胜的人没有谦虚这个美德,尽管他是好心,是对的,但使用的方法肯定会使对方不服气。但谦虚的人,同样是坚持原则,同样也没有让步,但却使对方折服了。这就是征的利与不利的问题,怎么运用的问题。

谦卦是上地下山,山入地中,地形有变化,有地脉陷落之兆。古老的传言,洪水之年,獭凿穴洞于高栏之处;大风之年,鸟不巢于乔木之梢;以前一个地方有大火灾,前几天的晚上,老鼠连绵结队,转渡到桥栏之外,躲藏到其他地方了。其他如老狐狸能知未来,鹊知前吉,鸦知前凶,都有令人所不理解的事情。愚蠢的动物都能感应天地,预知祸福,而人为万物之灵,不能知道未来的吉凶,可以说是人不如禽兽也。

这爻说明谦虚的本质是以德服人,但也有刚毅的一面。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宣扬谦逊的美德,宜于行军打仗,征伐邑国。

启示:当一个人的谦虚的美名得到广大人民的推崇时,他顺应民心,去讨伐非正义之师是吉利的。

①鸣谦:宣扬谦虚的美德,是因为还没有得志。②邑国:是私有的领地。征邑囯:上六联合九三去攻打傲慢自负的小国家。

上六是谦卦的极点,谦虚的美名已经远近闻名,赢得了四方的共鸣与爱戴,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兴兵征战。虽然上六没有太多的权势,但是以谦虚之德能够得到公侯的响应。上六与九三相应,故而与九三共鸣,所以上六与劳谦的九三君子联合起来,去征伐小的邑国。由于上六无力量也无地位,尽管有谦虚的名望,仍然不能得志,所以用兵征战,只能在自己的领土上征讨那些叛逆的诸侯,无法兴王师去征战。上六既然宣扬谦德,为什么还要打仗,其实上六要和谦虚而有美德的侯王联合起来,去攻打傲慢自负的小国家。谦受益满招损,这些骄傲自负的小国,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谦让也是兵法的极致,这是以退为进,导致胜利。老子说:大国对小国谦卑,就能取得小国的服从;小国对大国谦卑,就能取得大国的包容。孙子兵法云:开始像处女一样文静,敌人城门则大开,然后就如挣脱的兔子迅速冲上去,敌人则来不及抵御。这些都是说明谦让在政略、战略上的运用。

前面爻辞讲了发挥是为了争取自己的事业,自己没有事业是不行的。真正的鸣是为了显耀自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鸣,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个人认为,《易》的良苦用心就是洞察人心,对于谦谦君子不要太为难了,不要搞的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说白一点,他也要发财,他也要生存,他也要实现自己的事业和幸福,这与他谦与不谦没有关系。既然有条件就应该去争取,不能说他谦虚就不能争取应得的名利,这样从道理上说不通,也不公平,所以鸣谦就是这个意思。爻辞也没有说咎与无咎、吉与不吉,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种公平竞争,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人各有志,只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完全可以采用他人同样的手段,只要不违法,不违背道德,就可以公平竞争。一位易经大师说,谦卦方方面面都讲的很周到,主张为人要谦虚谨慎,但是不能废除人欲物欲,所以要鸣谦,要满足人们的欲望和利益。"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归根到底是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因为利与益都统一了。《易》强调了德,在强调德的同时,又主张利用"行师,征邑国",这是以力量显示其德,力量和德是分不开的,没有力量如何显其德,没有德又怎么会有足够的力量。力量是成果、是功劳,也就是说没有成果与功劳,如何显示出其谦呢?

上六与六二都是鸣谦,然而六二阴爻中正与九三劳谦君子相亲比,结成亲比之好,所以六二贞吉。上六阴柔处于谦卦之极,虽然上六与九三相应,但九三的心志不在上六,故而上六的志向未能实现,因为上六不能和劳谦君子九三、相互唱和谦虚之道的原因。由于上六阴柔,所以济之以刚强,使其刚柔相济,故曰利用行师征邑国。然而邑国属于自己的小国家,上六才能柔弱,不能克胜强敌,无将帅之才则不能兴王师,所以上六不能神武于天下,不能振兴王威于华夏的意思。

这爻说明将谦虚的功效发挥到政略、战略的运用上面。然而也强调谦虚必须以力量为后盾,才能有积极的作为。

谦卦阐释了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以山伏于地下,不认为自已高大雄伟的自然现象为例,向人们提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忠告。启示人们,谦虚是发展事业应有的品德,只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才是君子风度。

自古以来,人们对谦虚这一美德非常重视,谦虚并非是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的有所作为,重心在于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即唯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和平,谦虚的动机必须纯正,才能赢得共鸣与爱戴。

谦卦要求人们认真吸取各种合理化的建议,以谦受益满招损为训,这样才有利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忠告人们在处世时,务必以谦虚为重,谦虚是发展事业应有的品德,也只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心胸,才能有利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