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南方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很多人都说受不了。但《西游记》里的凤仙郡连续三年干旱,那才是真的民不聊生。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1)

凤仙郡的旱灾来得其实很冤枉——

玉皇大帝说:“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

凤仙郡郡守也坦言:“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献供斋天,在于本衙之内,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发无知,推倒供桌,泼了素馔,果是唤狗来吃了。”

因此,玉皇大帝“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

“将供品喂狗”、“口出秽言”这事情有多严重?孙悟空、猪八戒等人还把三清的塑像扔粪坑,偷吃了供品了呢,不还是啥事没有?

说到底就是玉皇大帝滥用职权泄私愤,还搞连坐,把一个人的罪过扩大化,让整个凤仙郡的人来背锅。

三年旱灾,造成凤仙郡“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草子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幸好唐僧师徒经过此处,孙悟空亲自上天调查原委,不然凤仙郡全郡干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么,在中国古代,没有孙悟空这样的神仙帮忙的话,遇上干旱跟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求雨。但求雨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2)

第一种是跳舞。

《周礼·春官》中说: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yú)。”

大致意思就是说在巫师的带领下,跳求雨的舞蹈。

据考证,这种舞蹈的舞者,需要头戴传说对天气特别敏感的鹬鸟(鹬蚌相争的鹬)长羽,通过象征男女交合的舞蹈来求雨,还辅以配乐和祭文朗诵。

为啥求雨要跟两性之间那些事情连起来呢?

因为古人认为下雨是天地阴阳交合的结果,所以通过象征男女阴阳交合的舞蹈,就能感应天地,从而引发降雨。

——著名的“巫山云雨”的故事,原本是楚怀王在巫山进行的求雨活动,但后来经过文学家的美化,后人的演绎,反而回归了男女之事的本意了。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3)

第二种是舞龙。

由于龙很早就被确定为雨神,所以求雨就要拜龙、舞龙。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记载:

于邑东门之外为四通之坛,方八尺,植苍缯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鱼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择巫之洁清辩利者以为祝。祝斋三日,服苍衣,先再拜,乃跪陈,陈已,复再拜,乃起。……即奉牲祷,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乡,其间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造一座八尺见方的四通之坛,塑大苍龙一条,长八丈,位居中央,再塑小泥龙七条,各长四丈,位于大龙之东。由巫师斋戒祷祝,奉以供品。再择儿童八人,斋戒三日,穿青色衣服舞蹈。

据说流传到现在的“舞龙”活动,就是从求雨仪式中变化而来的。

到了宋朝就更省事了,朝廷颁布了画龙祈雨的法式,连土龙都不要塑造了,画几条龙祭拜就可以了。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4)

第三种暴、焚。

据《淮南子·主术训》中记载:

汤之时,七年旱,以⾝祷于桑林之际,⽽四海之云凑,千⾥之⾬⾄。

这就是说:商汤之时,大旱七年,汤亲自在桑林求雨,准备自焚,感动了上天,召来四海之云,千里之雨。

商汤这种自焚求雨的方式,被称为“烄”,到了周代被改名为“焚”。所以商纣王自焚也是有家学渊源的。

除了“焚”以外,还可以“暴”。

“暴”就是将人置烈日下暴晒以求雨的方法。《礼记·檀弓下》说:

“岁旱,穆子召其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然则吾欲暴巫而奚若?’”

翻译一下:天气干旱,穆公把县子召来请教说:“天久不雨,我想把有残疾的人拉到烈日底下去晒,不知尊意如何?”……“那么暴晒女巫如何?”

由此可见,遇到大旱,我国的古人觉得把人烧了或者暴晒是求得上天降雨的好办法,只不过由于领导的品德不同,才出现了牺牲自己还是他人的区别。

这种残酷的方式由于太不人道,后世就慢慢地不用了。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5)

第四种就是做法。

《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就详细描写了道士通过做法祈雨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五雷正法,走正规的审批流程,向天庭发出降雨的申请,玉皇大帝批准了,就派遣风神云神、雷公电母、四海龙王来指定地点下定额的雨水。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6)

其实,以上做法都只有一个心理安慰作用,不灵的时候居多。

不灵咋办?

巫师求雨不成便把巫师烧了,土龙求雨不成便把龙像给砸了,道士求雨不成就不给钱把他打一顿赶出去……总之至少可以泄个愤。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7)

如果下了雨,那就得详细记录下了多少雨。

各个地方政府均有测量降雨量的容器,称为天池盆。天池盆所接雨水往往是平地雨水深的好几倍。通过测量天池盆中水深尺寸,即可知降雨量。

但这种测量出来的降雨量,往往是虚数,有些官员为了政绩,还经常多报。

“诸州县奏雨,往往止欲解陛下之焦劳,一寸则云三寸,三寸则云一尺,多不以其实。”(《续资治通鉴长编》)

所以,我们看《西游记》,下雨动不动就是“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三尺零四十二点”之类,除了古代长度单位和我们现在的不一致以外,使用的是天池盆的虚数也是原因之一。不然按照现在的长度单位,3尺接近1米,这降雨量那就该内涝了。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8)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干旱事件(长时间高温干旱)(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