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决斗》
这个故事最震撼的是,一个女性被性侵,但此事件的「真相」与「正义」,必须是由两个男人的生死决斗来决定。
更讽刺的是,「决斗」结束后,获胜的男人得到了掌声与欢呼,战败那方的尸体被扒光、吊了起来,在旁围观的群众们也看了一场精彩好戏;可自始至终,受害者的感受、她的创伤与屈辱,却几乎没被重视过。
《最后的决斗》
仿佛只要厮杀一场、把对方置于死地,并搏得群众掌声,自己这方就「赢」了。
但难道我们争取的只是「赢」、「证明对方有罪」而已吗?如果我们觉得这种「拿剑对砍来证明孰是孰非」的决斗很荒唐,那如今的人们借用媒体舆论来互相攻击的现象又如何?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本片采取类似《罗生门》(1950)那种,当事人三方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的叙事方式。于是,同一段时间发生的事,要从两个或三个角度陈述,使得资讯量增加,电影在某些部分不得不加快节奏推进故事。好处呢,就是本片几乎不废话,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看起来很紧凑、很密集;缺点呢,就是每段故事,几乎都是没有铺陈与衔接地直接跳到下一段,看得出来是很想快点把重点都讲一讲,不免稍有「赶火车」之嫌。
《最后的决斗》
这场决斗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最常被引用的决斗。这场决斗还诞生了一个短语“le Coup de Jarnac”,指的是向对手暴露的膝盖或小腿发动致命一击,也代表各种棘手的攻击方式。
《最后的决斗》
双方各执一词,官司一路打到了国王那里。在当时的中世纪,没有DNA检测等现代科学手段,又缺乏有力人证,国王也无法确定孰是孰非。最终,查理六世应控方卡鲁日的请求,批准双方进行一场比武审判,由上帝来裁决——在笃信基督教的中世纪,大家坚信上帝会让说真话的人在决斗中活下来。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也是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2021年最喜爱的14部电影之一。
在两位男主角看来,这次事件始于二人兄弟反目,女性只是两人社会关系破裂的缩影;而在受害者玛格丽特看来,却只始于被动卷入的男性关系之中。在和卡鲁日的夫妻关系中,女性的角色只能在恐惧和逢迎中游离,从婚礼上丈夫当众索取嫁妆,到穿着低胸衣取悦伴侣却被斥为寡廉鲜耻,当然还有多年无后所遭受的冷言冷语。不过好感不是非此即彼的游戏,勒格里斯的形象也不见得高大。表面上他是文武双全的圣堂骑士,却也同时是一位拈花惹草的爪牙酷吏。剧情线索已经指出,正是他为平步青云而暴力执法,掠夺了玛格丽特的嫁妆,成为三人失和的导火索。这也让他在日后见面时指望通过卖弄文艺腔就讨好玛格丽特的行为显得尤为滑稽。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尚·德·卡鲁日、贾克·勒·格里和玛格丽特讲述的事实大体一致,但在涉及到自己的细节问题时,则表现得截然不同。
《最后的决斗》
就和《罗生门》一样,每个人在阐述事实的时候都会天然地美化自己。一方面是当事人在自己的记忆中自带滤镜美化自己,另一方面会出于愧疚而隐瞒撒谎。
《最后的决斗》
在尚·德·卡鲁日的故事里,他骁勇善战,还救过贾克·勒·格里的命,和妻子一见钟情,自己出门挣钱养家十分辛苦负责。贾克·勒·格里则是个靠拍马屁上位的小人,还抢走了自己的财产。现在居然还敢强暴自己的妻子。
《最后的决斗》
在贾克·勒·格里的故事里,他勇猛无比,还救过尚·德·卡鲁日的小命。自己文武双全,和玛格丽特惺惺相惜,也是一见钟情早有情愫。尚·德·卡鲁日就是个文盲土老帽,全靠自己提携。自己爱慕玛格丽特多时,两人你情我愿地发生了关系。
《最后的决斗》
而玛格丽特的故事则更贴近真相。尚·德·卡鲁日是个自恋狂,娶自己只是想多生个儿子;贾克·勒·格里同样是个是个自恋狂,顶着一个臭名声到处骗炮。自己被强暴是真实发生的,她想要的只是讨回一个公道。
《最后的决斗》
在不同角度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女性只是附庸于男性的财产,而不是一个独立人格。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对比尚·德·卡鲁日对待自己母马的态度,玛格丽特在他眼中也只不过是个能生儿子的生育机器罢了。
丈夫遇到妻子被强暴的情况,第一反应是自己丢了面子,财产被侵犯,要找回场子,丝毫不关心女性感受。
《最后的决斗》
诸多从表情到台词的细微差异格外有力,如同一个个小刺直扎谎言的最深处。
几位演员的发挥都非常出色,尤其朱迪·科莫把人物心理的外化表情拿捏到位。
由男性视角打掩护,最终以女性真相击碎一切,更富有力量和讽刺,堪称完美。
一亿成本打造出来的中世纪世界也相当考究,一如老雷过往史诗片的精益求精。强奸犯的反应是将女性污蔑为诱惑自己的荡妇,还可以在教会的保护下脱罪。
唯独没有人关心受害者的遭遇,甚至很多女性受害者选择默不作声,进一步助长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最后的决斗》
甚至在决斗之后,尚·德·卡鲁日一人享受全场欢呼早把妻子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是国王提醒,他根本想不到妻子还被绑着脚镣站在身后。
回家路上,所有人都围着尚·德·卡鲁日欢呼,根本没有人关注玛格丽特,也不关心事实真相,男性才是那个时代唯一的主角。
《最后的决斗》
在两位男性眼中,玛格丽特其实是男性社会中两种理想的女性形象,其一是妇唱夫随的贤妻良母,其二是心意相通的灵魂伴侣。两位男性的应对方式其实是两性关系中容易陷入的两种误区,一方是忠诚专一、默默付出,却也乾纲独断、不解风情;另一方是风流倜傥、手眼通天,不过附庸风雅,口蜜腹剑
《最后的决斗》
前一种是婚姻体制和生育责任的制度性束缚,后一种则是欲望凝视和露水情缘的空口许诺,女性在形象和身体之外的具体存在始终被掩盖。导演为了女主角加上了识字这个中世纪罕见的技能,可在谈婚论嫁时重要的不过是能否生儿育女。可即便勒格里斯自诩文艺,实际上没有读出玛格丽特的冷淡,就像所有施害者永远读不懂对方的No一样。他一开始搭讪时列举的叙事诗《玫瑰传奇》包裹着浓浓的挑逗暗示,而玛格丽特回敬的圆桌骑士帕西瓦尔,却在寻找圣杯的过程中抵抗了色欲的诱惑。在中世纪典型的骑士与有夫之妇的爱情模式中,爱是单方面的追求,而女性只需要扮演缄默的欲望对象,所以勒格里斯并不在乎对方说了什么。
《最后的决斗》
他在霸王硬上弓前那句“如果你跑那么我会追”沿用的就是在酒后聚会上猎艳的说辞,足见在勒格里斯之流的文青眼中,“女神”只是妓女的别称。
《最后的决斗》
4.马特·达蒙身体特质就是很难长出胡须,因此拍摄时化妆部门试用了20种不同的胡须来粘在他脸上。
《最后的决斗》
当然,本片的女性主义表达并不难察觉,再迟钝的观众也不可能在决斗前夜玛格丽特怀抱幼子那段陈述女性生存现状的独白中略过这一点。然而,相对这样直来直去的宣教,本片真正高超的批判其实是在对案发现场的两次拍摄上。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如前文所述,在两人各自的回述中,除了视角的变换,两人的形象甚至动作都并无二致,勒格里斯始终软硬兼施,玛格丽特也始终不卑不亢,不会像《罗生门》中的女性角色那样在纯洁和蛇蝎之间摆荡。从示爱、炫富到示威、施暴,整个过程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升级,因为弱者眼中的强暴可能就是强者眼中的默许。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被强奸时,Margerite是丈夫Jean在全国上演决斗好戏的赌注,输了便是Margerite赤裸身体公布于众的火刑。
Margerite,是每一件事情的中介但又毫无决定的权力。这无疑是一部精彩的女性主义叙事影片,但更为哀恸的是展示了女性作为附属品的残酷历史真实。
这种叙事本身便深刻暗示了女性命运的悲剧,看似是Margerite真相的阐述,实则是牺牲品的注解。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这部电影真正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弥补材料的过程,在大众面前弥补缺失的历史真相的过程,道德如何在过去是科学。
任何公开接受的科学都需要漫长的普及过程,才能触及到生活之中,真正受益于大众。我们终将会接受,性别之外的事情是我们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及全新的经验。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推荐影评不按照顺序排名,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
关注我,每天推荐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作品。
《最后的决斗》
导演是著名的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马特·达蒙 (Matt Damon)和朱迪·科默(Jodie Comer)饰演卡鲁日夫妇,亚当·德赖弗(Adam Driver)饰演贾克·勒·格里,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饰演配角皮埃尔·德·阿伦索恩伯爵(Count Pierre d'Alençon)。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现实生活中,法国最后一场决斗发生在1547年,决斗双方是盖伊·查博特·德·雅纳克(Guy Chabot de Jarnac)和弗朗索瓦·德·维冯(François de Vivonne)。
《最后的决斗》
这场决斗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最常被引用的决斗。这场决斗还诞生了一个短语“le Coup de Jarnac”,指的是向对手暴露的膝盖或小腿发动致命一击,也代表各种棘手的攻击方式。
《最后的决斗》
决斗结果是盖伊·查博特·德·雅纳克击败了弗朗索瓦·德·维冯,弗朗索瓦·德·维冯受伤死亡。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也是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2021年最喜爱的14部电影之一。
三段“罗生门”式的叙述互相补充也互相矛盾,在重重叠叠的遮掩中构成了极度血腥、凶暴、黑暗、诡谲的互文,姗姗来迟的真相却让故事沉入更加惨烈的悲剧之中。雷公的克制和冷峻加剧了意志的哀恸——在这近乎令人窒息的两个半小时里,他用隐幽却一如既往的女性主义口吻警醒着着每一个观众,即我们自诩的文明至今未能完全地将女性从男性沾沾自喜的虚荣专制里解放出来。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制度性的群氓作恶,而加害者浑然不觉。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尚·德·卡鲁日、贾克·勒·格里和玛格丽特讲述的事实大体一致,但在涉及到自己的细节问题时,则表现得截然不同。
《最后的决斗》
就和《罗生门》一样,每个人在阐述事实的时候都会天然地美化自己。一方面是当事人在自己的记忆中自带滤镜美化自己,另一方面会出于愧疚而隐瞒撒谎。
《最后的决斗》
在尚·德·卡鲁日的故事里,他骁勇善战,还救过贾克·勒·格里的命,和妻子一见钟情,自己出门挣钱养家十分辛苦负责。贾克·勒·格里则是个靠拍马屁上位的小人,还抢走了自己的财产。现在居然还敢强暴自己的妻子。
《最后的决斗》
在贾克·勒·格里的故事里,他勇猛无比,还救过尚·德·卡鲁日的小命。自己文武双全,和玛格丽特惺惺相惜,也是一见钟情早有情愫。尚·德·卡鲁日就是个文盲土老帽,全靠自己提携。自己爱慕玛格丽特多时,两人你情我愿地发生了关系。
《最后的决斗》
而玛格丽特的故事则更贴近真相。尚·德·卡鲁日是个自恋狂,娶自己只是想多生个儿子;贾克·勒·格里同样是个是个自恋狂,顶着一个臭名声到处骗炮。自己被强暴是真实发生的,她想要的只是讨回一个公道。
《最后的决斗》
在不同角度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女性只是附庸于男性的财产,而不是一个独立人格。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对比尚·德·卡鲁日对待自己母马的态度,玛格丽特在他眼中也只不过是个能生儿子的生育机器罢了。
丈夫遇到妻子被强暴的情况,第一反应是自己丢了面子,财产被侵犯,要找回场子,丝毫不关心女性感受。
《最后的决斗》
诸多从表情到台词的细微差异格外有力,如同一个个小刺直扎谎言的最深处。
几位演员的发挥都非常出色,尤其朱迪·科莫把人物心理的外化表情拿捏到位。
由男性视角打掩护,最终以女性真相击碎一切,更富有力量和讽刺,堪称完美。
一亿成本打造出来的中世纪世界也相当考究,一如老雷过往史诗片的精益求精。强奸犯的反应是将女性污蔑为诱惑自己的荡妇,还可以在教会的保护下脱罪。
唯独没有人关心受害者的遭遇,甚至很多女性受害者选择默不作声,进一步助长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最后的决斗》
甚至在决斗之后,尚·德·卡鲁日一人享受全场欢呼早把妻子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是国王提醒,他根本想不到妻子还被绑着脚镣站在身后。
回家路上,所有人都围着尚·德·卡鲁日欢呼,根本没有人关注玛格丽特,也不关心事实真相,男性才是那个时代唯一的主角。
《最后的决斗》
再说影片中的几个小花絮。
1.尚·德·卡鲁日和玛格丽特婚礼烟哥按照中世纪婚礼庄严弥撒的做派。
婚礼上,神职人员互相亲吻,然后吻卡鲁日,再由他亲吻新娘。
这个吻叫“和平之吻”(kiss of peace),有皇室成员在的话,也会吻给皇室成员。
在现代天主教弥撒中,和平之吻已经改成在场的所有人握手了。
《最后的决斗》
2.在最开始,本片的两位男主角是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
后来大本要参演《深水》(Deep Water ,2022),档期有冲突,这才将主角换成了亚当·德赖弗。
《最后的决斗》
3.大本饰演的皮埃尔·德·阿伦索恩伯爵是法国最富有的男爵之一,他是查尔斯六世的表亲,与王室关系密切。
其实他的经历比起片中的两位主角更有趣。他在1363年,被派往英国做约翰国王的交换人质之一,1370年才回到法国。
他在家里排行第三,在他的两个哥哥皈依教派后,他继承他父亲的全部领地,以及尚·德·卡鲁和贾克·勒·格里的家庭财产。
他和贾克·勒·格里一样喜欢挥霍,有许多情妇和至少一个私生子。
《最后的决斗》
4.马特·达蒙身体特质就是很难长出胡须,因此拍摄时化妆部门试用了20种不同的胡须来粘在他脸上。
《最后的决斗》
据报道,他的脸上还出现了皮疹,这让他大为光火,拍摄时,他需要在每一场戏后要用冰袋冰敷治疗。
5.贾克·勒·格里强暴玛格丽特的镜头,在不同人的叙述中角度完全不同。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所以这段戏,亚当·德赖弗和朱迪·科默反复拍了好几次……
《最后的决斗》
6.片中可以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周围架着脚手架。
尽管大教堂在1270年基本完成大体建设,比影片故事发生时间早了一个多世纪,但这并不是穿帮镜头。因为需要替换加固建筑物的飞梁结构,直到1345年才正式完工。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全明星聚焦司法决斗,
罗生门演绎女性悲歌。
诸多从表情到台词的细微差异格外有力,如同一个个小刺直扎谎言的最深处。
几位演员的发挥都非常出色,尤其朱迪·科莫把人物心理的外化表情拿捏到位。
由男性视角打掩护,最终以女性真相击碎一切,更富有力量和讽刺,堪称完美。
一亿成本打造出来的中世纪世界也相当考究,一如老雷过往史诗片的精益求精。
《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
推荐影评不按照顺序排名,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
关注我,每天推荐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