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雍正王朝》于1999年上映,这部经过改编的历史正剧一上映便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曾创下央视的收视记录。更为重要的是,这部根据正史改编的清宫大剧让喜爱清代历史的观众一饱眼福,从中更好地了解到了雍正帝的政治及生活细节。

雍正王朝焦晃演技评价(焦晃和唐国强饰演的康熙)(1)

可以这么说,自从《雍正王朝》拨播出后,雍正此前残暴、血腥的人物特征被彻底洗白,一个清代最富争议的帝王一眨眼就变成了勤政爱民,殚精竭虑的正面人物。相信很多读者都是从这部剧中开始了解雍正皇帝的。

对于雍正,本文不想做出更多的讨论,重点还是来看看《雍正王朝》中两位主要的人物,即焦晃老师扮演的康熙帝和唐国强老师扮演的雍正帝。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出发,看看他们哪一个更贴近历史中的人物。

论演技,这两位老师应该不分伯仲,只不过康熙帝的戏份不如雍正帝,因此对雍正帝的细节展示的更为全面。既然要对这两个皇帝进行对比,那么我们自然是要从清代史料中去找寻答案。

雍正王朝焦晃演技评价(焦晃和唐国强饰演的康熙)(2)

康熙皇帝是清代大有为之君,这个结论恐怕大部分人都持赞成态度。康熙帝的性格是多面性的,即有宽仁、勤政、爱民的一面,也有焦虑、惶恐的一面。康熙初中期诸如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噶尔丹这些事迹暂且不表,康熙帝的内心矛盾主要是在他的晚年,而在《雍正王朝》中主要也还是讲述了康熙晚年的故事情节。

康熙一生最大的败笔就在于他对皇子的教育,而因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太子失德,这直接酿成了九子夺嫡大战。自大清入关以后,在满汉矛盾和宗室矛盾得以解决之后,给康熙带来无尽苦恼的就是接班人问题。太子胤礽名分早定,按说诸皇子理应安守本分,不该有非分之想。

可是,大清朝和大明朝有着明显的差异,大明讲究的是立嫡立长,而大清讲究的是立贤立德。尽管嫡庶之分还有一定的市场,但从皇太极以后,基本上都遵循贤能者居之的规律。可偏偏康熙不信邪,他是一个极为推崇汉文化的皇帝,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他也想效仿中原的立嫡立长的制度,想从制度上限制后世子孙因储位之争而祸起萧墙。

雍正王朝焦晃演技评价(焦晃和唐国强饰演的康熙)(3)

无奈胤礽不争气,两次废立后仍是烂泥扶不上墙,康熙为列祖列宗想,为大清江山社稷想,不得不废除他的太子之位。可让康熙纠结的是,在诸皇子中胤礽仍然是他最喜欢的皇子,他在胤礽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如今却付诸东流,这让康熙觉得不甘心。

《雍正王朝》中,焦晃老师将康熙帝内心的纠结刻画的入木三分,他的宽仁和儿女情长通过每一个眼神及动作被演绎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康熙再生。当然,这还只是从废立太子的这个角度来看,在其他方面,焦晃老师同样可圈可点。

再来看看现实中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的人物性格刚毅、果决、反复甚至是铁石心肠,这一方面在《雍正王朝》中确实也被体现了出来,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电视剧中雍正的这个角色是被美化的。要知道,雍正皇帝在历史上是留有案底的人,数百年来,关于他篡位、弑母、杀兄屠弟一直都是未解的疑团,很多清史学者都不敢轻易下定论。

雍正王朝焦晃演技评价(焦晃和唐国强饰演的康熙)(4)

显然,《雍正王朝》中唐国强扮演的雍正帝太过于正面了,上述的三个疑团都被一一化解。客观地讲,现实中雍正帝绝对是个难以伺候的皇帝,他脾气暴躁,行事操切。高兴时会将大臣比作知己兄弟,不高兴时会将大臣沦为猪狗。

这一点从很多留存的雍正御批中就可以看出,以年羹尧为例,他曾数次在年羹尧的奏折上批下诸如兄弟、舍你其谁的肉麻字句。这一现象可以充分体现出雍正帝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不稳重。同样,对于他的亲兄弟,雍正更多的是玩弄权术,一味打压,而非电视剧中的一忍再忍不得已而出手整治。

雍正王朝焦晃演技评价(焦晃和唐国强饰演的康熙)(5)

如果仅以《雍正王朝》中的康熙和雍正这两个角色来看,焦晃老师所饰演的康熙应该更胜一筹,他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康熙帝的真实面目;而唐国强老师饰演的雍正帝则文过饰非,艺术化程度过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