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十巴仙

香港电影,又称港片,如今像一位褪色的魅力大叔。何出此言呢?

它的风格多为男性化,女演员常做花瓶;它在几十年前势头鼎盛,如今则像人到中年般力不从心;它的演员年龄断层,中老年男演员仍扛着大旗;它认真起来,还是能掀起些波澜、散发些魅力的。

毕竟陆港文化有差异,港片在内地不接地气也正常。可如今不少内地观众的审美阴柔化、年轻化,还显得港片这位大叔作风老派、不解风情。

作为港片粉丝,称如今的港片为“褪色的魅力大叔”,算是有赞有弹、理智客观了。

今秋上映的港片中,《反贪风暴3》剧情俗套,《黄金兄弟》情怀偏重,都没能冲破港片风格的“劣势”。唯有《无双》例外,风格纯正不妥协,卖相存疑终逆袭,属于“认真起来有成效”的港片。

电影《无双》尽管仍被类型片、纯味港片的票房天花板限制着,却已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功。

周润发的无双电影(周润发的无双又为香港电影打了漂亮一仗)(1)

观众爱看,《无双》获利;观众好评,《无双》获名。《无双》确是部名利双收的好港片。

《无双》中“周润发(饰画家)”手持双枪,美元点烟,英姿重现。这对于往日“周润发式英雄片”来说,是致敬经典,还是贩卖情怀?两者只有一线之隔。

周润发的无双电影(周润发的无双又为香港电影打了漂亮一仗)(2)

炒冷饭、没创新,挑剔的观众定会吐槽。《无双》不落俗套,只让英武的周润发版“画家”活在李问(郭富城饰)的谎言中,再到结尾戳穿谎言,搬出“画家”相貌的创作原型——周润发饰演的被按在地上的“猥琐”小警察。

前面致敬经典,后面颠覆经典,取旧之精华,翻出新创意,解除了观众对《无双》“贩卖情怀”的疑虑。这似与《赌圣》中周星驰搞笑地学赌神(《赌神》中周润发饰演的角色)走路姿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你以为他来装逼的,其实他是来逗你玩的。

周润发的无双电影(周润发的无双又为香港电影打了漂亮一仗)(3)

看警匪片会有片面的经验:犯人录口供,说真相才会转到记忆画面,由演员演出来。而《无双》将一件掺假的事情有条不紊地演了出来,替李问的胡说八道增添了伪装。“宁可信其有”的观众怎能无端端料到这是一个谎言。

一到片尾,“周润发”从英武变成“猥琐”,“郭富城”从胆小懦弱变成奸诈心狠,“张静初”竟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天生脸阮文和整容脸秀清)。

剧情反转一次不消停,再反转一次才罢休。连李问和阮文的恋爱关系也是空的,只是宅男李问的意淫幻想。

片尾配上反转后的“重拍镜头”,信息量骤增。观众忙着推翻假剧情、脑补真剧情,就像是要把散架后的骨头重新编号、组装,真假故事间也有了“大家来找茬”的趣味性。

这就是《无双》好看、好玩的地方。它将反转憋到最后,但反转得合理、有层次。观众以为在看常规警匪片、犯罪片,到最后才发现是悬疑片。

悬疑片最怕剧透,剧透后会失魂。曾有投资商因此拒绝投资《无双》,如今眼看《无双》走红,会否肠子都悔青?

成片后的《无双》能有效避免剧情悬念的“不堪一击”,因为悬念不单薄。

《无双》的真假剧情信息量大、细节多,没看的观众光凭道听途说、零散剧透很难捋清。该片悬念就像一串密码,观众不看影片就得不到确切字符和排序。

《无双》的演员装得像、藏得深:周润发的“画家”气场强大,小警察起初也像是“画家”伪装;郭富城演“白莲花”和心机boy惟妙惟肖;张静初表现冷静和憎恨都很真实,更有复古港风妆容和变脸设定“掩护”。

周润发的无双电影(周润发的无双又为香港电影打了漂亮一仗)(4)

Δ 霸气的“周润发”和胆小的“郭富城”

周润发的无双电影(周润发的无双又为香港电影打了漂亮一仗)(5)

Δ 妆容复古的“张静初”

即便是二刷三刷《无双》,悬念已揭晓,但仍有可咀嚼、推敲之处。

看完《无双》,观众发现缔造谎言的“郭富城”才是片中男一号,这位真“画家”对周润发版假“画家”有着“创造之恩”。影片宣传以周润发为一番,不仅因他咖位更高,也可让观众对片尾反转更加意外。

预告片比正片好看的电影太多了,这话多么讽刺,多么无奈。《无双》的套路却恰恰相反。观众凭着对港片的成见,看预告片觉着《无双》炒冷饭,卖情怀,假钞制作的剧情也不新,有烂片相,观正片后才感受到业界良心、匠心独运。

“无双”通常的意思是“卓越的,没有可以相比的”。没想到电影《无双》片名取的是“只有一个、没有两个”的本义。

每个主演都要演两个角色,而其中都有一个角色是站不住脚的(如周润发版“画家”、胆小懦弱版李问、整容后假装阮文的秀清),可谓“无双”。

周润发和郭富城携手出镜,俨然是传统港片的双雄设定,不料片中现实只有郭富城是枭雄,完全一边倒,这也是“无双”。

如果你中过高中语文阅读题的“毒”,就能凭此片想到更多“无双”的解释和隐喻……

达到“无双”的高度是兴奋的,也往往容易寂寞。希望《无双》不要太寂寞或寂寞太久,影坛能更快涌现更多优秀港片,与它并肩甚至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