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春节已过,一晃就要到正月十五了。由于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日,延续时间比较长,虽然不少的人们已走向工作岗位,但在农村正月十五依然还在春节的热闹气氛之中,也只有到了正月十六,春节的热闹气氛才算正式结束。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以此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和终结。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源于民间的“开灯祈福”活动。“开灯祈福”通常是在正月十四晚上便开始“试灯”,到正月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
因此,“送灯盏”、“挂花灯”、“放灯”、“观灯”也成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主题,夜间的燃灯活动十分壮观。当然,多地还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娱乐活动参与其中,让元宵节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至于元宵节“挂灯”、“观灯”,据说是由民间所流传的一个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相传女娲创世,一天造一物,先创造了动物后创造了人类。由于凶禽猛兽众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于是人们就组织起来去围打它们,这也是最早的围猎。可人们无意间却打死了一只到下界巡视的天庭神鸟,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便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这天到人间放火以此报复人类。
这事偏巧被玉帝的女儿知道,她不忍心看到人间这场灾难,于是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常言道“人多智广”,人们凭智慧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正月十四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家家户户悬挂红灯笼、灯火通明,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远处看来恰似火的海洋,以此避免这场灾难。
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玉帝下看人间,看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意味人类陷入火海,出了心中气,也就此做罢。人类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以此祈福。后来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
当然,这只是个荒诞的神话,总之不管怎样说,正月十五挂灯笼、放烟火却已成了元宵节不可少的一种习俗。那么,元宵节为什么又被称为上元节呢?
据记载元宵节起源于先秦到汉代的祭祀活动,由于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天、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因此就对这些不可解释的现象很是敬畏,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又都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农作物就是人们的命脉,人们为了过上好日子,于是,便在不同的时间做一些祭祀活动,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一种祈福祭祀活动的同时,又与道教三元所说中的上元“天官诞辰”重合,所谓道教就是以精神形态追求“修仙成道”的宗教,这在当时又很符合人们的心理。道教所谓的三元就是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因此,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广泛地称为了上元节。
了解了这么些,相信“上元祭天官,家中把福添”这句俗语我们也就好理解了。意思就是说,正月十五上元节是祭祀“天官”的日子,人们常说“天官赐福”,祭祀“天官”就会得到福报,这也充分表达了古人对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天官的画像一般多以头戴如意翅丞相帽出现,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以天古、蝙蝠为主组成,“蝠”与“福”同音,借以表达吉祥、天官降福之意。手执“天官赐福”四个大字横幅,背靠花团锦簇的“福”字,头顶脚下祥云和五只蝙蝠环绕,脚下寿桃,象征着“多福多寿”,把美好幸福生活赐予人间。那么,“天官”是谁呢?
据道教所说,天官全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按照道教“三清四御”的说法,“三清”就是天界最高的统治者,分别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而玉皇大帝是处于“四御”之中,属于四御之首,紫薇大帝是仅次于玉皇大帝,属于四御之中的第二位,负责帮助玉帝管理天界的一些事物,由此看来,天官的地位也是极高的。
神仙一说,其实也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事”,正月十五上元节既然有此俗语,去用一颗挚诚的心去面对去祭拜也是应该的,毕竟这也是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祈福活动。
但要知道,正月十五上元节祭天官也不可能就会添福,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是不是有积德行善的行为。常言道“种下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只要心存善念,多为别人着想,自然家中也就会添福添寿。不知大家对于这句俗语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欢迎留言评论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