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关于公共基础的考察中,经济部分的考察虽然占比不会很多,但是相比起其他部分而言,经济部分除了对基本理论的记忆外,更多的是理解,因此分析类题目考察较多,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事业单位基础知识预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事业单位基础知识预测(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

事业单位基础知识预测

在事业单位关于公共基础的考察中,经济部分的考察虽然占比不会很多,但是相比起其他部分而言,经济部分除了对基本理论的记忆外,更多的是理解,因此分析类题目考察较多。

微观经济在经济学中是绝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中对于需求含义以及影响需求的因素多次考试当中均有涉及。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通俗来讲就是既要想买还要能买得起,如果每月收入为200元,想购置一辆兰博基尼汽车就不能称之为有效需求,因为仅有欲望而无能力。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考察时经常会问到影响的需求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商品的自身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也就是正常商品而言,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例如:生活中目之所及多数都为正常商品,以手机为例,上学期间,A生活费为每月1000元,两年换一部手机,后来A参加工作,月薪10000元,两年可以换2部手机。但是还有一些低档商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反而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例如:公交车每次一元,B刚参加工作时月薪2000元,公交出行,每月公交车消费40元,后来升职加薪月入20000元时,可以更换出行方式,对于公交车的消费一定是减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