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李蔚

浙江再添一人类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浙江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一下——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在安吉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有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主脉微绿。溪龙乡通过扦插、引种,繁育为现在的安吉白茶,现使用的品种多为“白叶一号”,其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绿茶高3~4倍。

安吉白茶形似凤羽,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其鲜叶、干茶均叶白脉绿,颜色鲜活,茶叶汤色清澈透亮,鲜味足,香气持久。

安吉白茶由于叶片较一般绿茶更薄,茎梗粗,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难度更高,否则非焦叶即红梗。

安吉白茶冲泡建议使用玻璃杯,沏茶的水温以85摄氏度左右最为适宜。

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达有:

我是安吉县溪龙村人,从小跟着我老爸陈守彬炒茶叶,炒了40多年了。刚学炒茶时,嫌锅太烫,不想搞了,被老爸盯着,一锅炒不好,再炒一锅。炒安吉白茶,没有三年,拿不下来的。后来会炒了,越炒越有味道。

安吉白茶都是请老茶工摘的,不带奶叶、鱼叶,不带茶屁股(粗茶梗),一叶一芽,叶长不超过一指半(两公分以内)。

茶叶要摊青后,才能入锅炒,一把青叶拿在手上,我就知道锅要热到多少温度了,这个全靠手感。白茶的叶片很薄很薄,茎梗又粗,锅里的温度很要紧。温度低了,梗子会变红,温度高了,叶片会炒爆掉,就是起泡。

安吉白茶是怎样做的 新添人类非遗浙(1)

炒起来,茶叶是不能贴锅的,手放在茶叶下面,一下一下,茶的汁水会慢慢地蒸发,漫漫地撑出来。所以手工炒出来的白茶,有四五道好泡,机炒的一两泡就没味道了。

每年清明前,我一整天都在炒茶,上午9点摘下的青叶,晚上12点前一定要炒制完成。我老爸炒茶是两进两出(锅炒后摊凉,再炒再摊凉),最后用白炭烘,但是茶有炭味,而且受热不均匀,茶色也偏暗。后来我试着三进三出,最后一道用低温炒,茶叶又香又好看。

安吉白茶是怎样做的 新添人类非遗浙(2)

现在我每周都到学校里,教三年级小朋友学炒茶,从娃娃教起。徒弟更收了不少,本地外地都有,算不拎清了。

我想一代代传下去,把安吉白茶打出名牌,手工制茶的名牌。

安吉白茶制作技艺流程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

安吉白茶的鲜叶采用春茶前期、中期鲜叶,采时要求分批多次早采、嫩采,要勤采、净采,不漏采;要求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大小均匀,不能采碎叶,不带蒂头、老叶,不采奶叶、鱼叶,留柄要短。鲜叶要提手采,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

接下来是摊青。采摘下来的鲜叶要薄摊在竹匾里,叶不搭叶,天气干燥可适当摊厚点。摊放程度必须达到茶叶变软,手捏茶叶茶梗不顶手便可炒制。

杀青理条用的是缓底的铁锅,按照同一方向抓抖理条,抛闷结合。用力先轻理直理顺条形,中间重收紧茶条,后又轻防止叶片破碎。炒到茶条稍硬时起锅,立即放烘笼上,用高温加速干燥烘干。

烘到茶梗比较干时,将茶叶倒入簸篮或匾中摊凉,以散去水汽降低温度,使茶梗中的水分转到叶子上。

再入锅进行低温长烘,进一步干燥并提高香气,直到手捏茶梗变粉状。最后收灰干燥,剔除杂质,用布袋放到石灰缸中,每斤茶配3两石灰,收灰储藏。

安吉白茶是怎样做的 新添人类非遗浙(3)

安吉白茶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到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0.06万亩,总产值超过31亿元,为安吉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600余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左右。2021年,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45.17亿元,连续十二年入选全国十强,被赞誉为“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2022年,“安吉白茶”作为浙江省入选的6件地理标志之一,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2018 年,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叶1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目前,安吉县累计向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和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金川县捐赠茶苗 3000万株。同时,安吉县还充分发挥“导师帮带制”作用,每年还会派出茶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三省六县“白叶1号”的种植、生产、销售等工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