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学生和职场人士来说,每次吃饭都好像在与时间赛跑。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学生忙学习,上班族忙工作,“抽空吃饭”仿佛已经成为常态,大多数人在吃饭时秉持着能多快就多快的想法,却不知道吃饭过快可能会带来许多健康危害。

小南先提前嘱咐一句:吃饭是用来享受滴,咱别吃那么快好不好 ~

吃饭过快会有哪些危害呢?

1、增加胃肠消化负担

吃饭过快可能会造成吃下更多的食物,囫囵吞枣会给肠胃带来非常大的消化负担。不仅如此,吃饭过快可能会咽下更多的气体而导致胃部胀气。

2、增加肥胖等慢性病风险

大脑感受到我们已经吃饱了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吃饭太快容易在大脑反应到我们吃饱之前让我们不断地进食,使得热量超标,引发肥胖。

3、增加食管炎风险

进食过快往往伴随着“吃得热、吃得硬、吃得多”等问题,过热的食物没有被充分咀嚼就会被粗糙下咽,这就会导致我们的食管黏膜发生机械性受损,增加食管炎风险。而长期的慢性炎症甚至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4、营养成分易流失食物咀嚼不完全,狼吞虎咽,食物的营养吸收就会减少,导致大量的营养成分不能被身体吸收,随着大便排出。

俗话说:“吃的慌咽的忙,伤了脾胃害了肠”,为了健康,我们要细嚼慢咽地吃饭~

吃饭细嚼慢咽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减慢血糖上升的速度

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达到峰值。当血糖达到峰值的时候,大脑相应的神经中枢就会反馈出“吃饱”的信号给肠胃,使食欲降低,停止进食活动。

控制吃饭一个月也没怎么瘦(吃饭快也会变胖)(1)

如果吃得太快,血糖还来不及升高,大脑信号来不及反馈之前就已经进食了过量的食物,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高血糖、高血脂症、肥胖等疾病。

2、更有利于消化

吃饭时细嚼慢咽能让食物更温和柔软,进入肠胃之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更利于消化吸收。

3、可以增强记忆力

咀嚼能牵动面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能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对于儿童来说,多咀嚼能促进大脑发育;对老年人来说,则可以预防大脑功能衰退和老年痴呆症。

4、可以预防口腔疾病

吃饭时反复咀嚼可使口腔中分泌出充足的唾液,而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不但有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杀菌和预防口腔疾病。

到底一顿饭吃多久才最合适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老年人牙齿稀松、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建议老人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和学习关键期,细嚼慢咽可以养护身体,让自己更好的应对学习压力。

所以,吃饭这事还是别急,吃够量,吃够种类,细嚼慢咽,吃够时间才行哦~

愿我们都能好好善待自己的身体,聆听身体的声音,不要让慢慢吃饭成为奢望。

通讯员 鲁南制药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