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英国大师兄”,后台回复“教材”

领取20.5G全英文名校教材

回复“CFA”,领取2018最新CFA教材

今天,谷歌重回中国市场的消息不胫而走,从2010年谷歌被迫退出中国市场以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报道谷歌回归中国了。

不过这次,是真的。

谷歌早已不是当年单纯的“搜索引擎”公司,而摇身一变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带来的产品是谷歌AI的一款微信小程序——猜画小歌。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

说起这个,你一定还记得之前风靡网络的一款小游戏——你画我猜,也就是综艺节目跑男和快本中无数次被嘉宾们玩的游戏项目。

配合的默契和绘画能力、反应能力都很重要,也对自己和队友提出了质疑——这tm画的是什么鬼,这tm怎么画呀......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2)

不过这次,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游戏体验,因为猜的人是谷歌AI——小歌。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3)

大师兄在手机上玩了一局,就有了被虐菜的赶脚。不是我画不好,而是不管我画得多不好,它好像很容易能知道我画的是啥。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4)

从我下笔到他猜出正确答案,超出了我自己的预期。经常是我还没画完,他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尴尬一秒钟后进入下一个单词。

简而言之,小歌就像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你画的“四不像”跟最终答案建立联系。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5)

那么为什么谷歌AI可以做到这么强大呢?

这是缘于它背后强大的图形词语识别库。

早在去年,谷歌就推出了网页版的“quik draw!”(quickdraw.withgoogle/)

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人在上面作画,谷歌AI将这些画作进一步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更符合实际绘画结果的画作库和绘画习惯。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6)

现在谷歌已经把早期收集的5000万张画作都共享在网络上:quickdraw.withgoogle/data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7)

每一个图像,都有用户的绘画记录存档,比如光是apple这个词语,就有139898个网友留下了他们的绘画记录: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8)

更重要的是,谷歌AI不仅仅记录绘画的图像,还会记录绘画的过程,所以每一个苹果都是动态的绘画过程: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9)

由于谷歌的无偿分享,以数据新闻著称的海外科技媒体Quartz和两位记者对这些画作的绘画过程进行分析,也得出了很多好玩的真相。(qz/994486/the-way-you-draw-circles-says-a-lot-about-you/)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0)

比如说,画圆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1)

他们发现,日本人大多喜欢顺时针画圆,而美国人更喜欢顺时针画圆。在美国人绘制的近50,000个圆圈中,有86%是以这种方式绘制的。另一方面,日本人倾向于在相反方向画圆圈。在日本绘制的800个圆圈中,80%顺时针方向。

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圆都是逆时针的,比如英国,捷克,澳大利亚和芬兰都跟美国类似,但是只有两个国家的画法是不同的:日本和中国。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2)

(由于大陆没有开放谷歌服务所以去年的这次数据搜集中没有大陆的结果,不过这次小程序上线之后,如果谷歌再次发布数据可能也会有中国大陆的结果)

在quartz的报告中,他们认为这跟不同国家的文字写作习惯是有关系的。

因为汉字和日语的文字中不少字的笔画顺序都是偏向于顺时针的,所以画圆的时候有习惯性动作。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3)

汉字的“了”的写字习惯是顺时针方向的。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4)

日语平假名“あ”的书写习惯也是顺时针方向的。

但是在画三角形的问题上,中国和日本又都偏向于逆时针方向,再次形成奇特的对比。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5)

大多数的日本和中国台湾人画三角形的时候都是逆时针,而世界其他国家却更偏向顺时针。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6)

因为画三角形跟中国汉字的“人”很像,人的第一笔是从顶点开始往左下角画。作为高频字,“人”的笔画顺序足以影响人的写字习惯。

ai绘画变成一只猫文案(谷歌AI的猜画小歌)(17)

或许以后,你只要在网上画一个圆,再画一个三角形,谷歌AI就可以立即分辨出来你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性别,年龄.....在AI面前,人们几乎无所遁形。

霍金曾多次提出过“人类将被人工智能灭绝”的看法,因为人工智能如果被用于制造武器和伤害人类的行为,它能达到的精准度也将令人们无处遁形。

就像电影“复仇者联盟”中出现的情景一样,街上的汽车瞬间被劫持,只要一个人在世界上留下痕迹,那么人工智能就能找到他的所在地,将他击败。就像是灭霸打了个响指,任你是多么厉害的超级英雄,也都瞬间灰飞烟灭。

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不希望残酷如电影。我希望它只是一个带来乐趣的“猜画小歌”,只是猜中了我画的东西,不要猜中我是谁、在做什么。

而这个希望,仅仅在于这些科技巨头公司是否会选择保存人们的数据,是否安全保管人们的使用数据,以及是否会把人们的数据(不小心)分享给其他人。

今年爆出的Facebook泄露的用户数据直接造成操纵全球多个国家选举结果的重大影响,虽然Facebook接受美国国会质询,却没有得到任何惩处,反而股票大涨,人们的隐私和数据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中国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科技大会上的演讲,直接指出中国人对隐私不敏感,愿意用一部分隐私换取便捷的服务,虽然引起了一阵讨论,但没有任何相关公司给出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措施和一旦泄露的处理方式,甚至也没有法律规定这些手握大数据的科技公司的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案和义务,只有用户在使用时“被签署”的“隐私免责协议”彻底将科技公司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而在暗网上,A站数据被卖,网易数据被卖,新浪数据被卖,搜狐数据被卖,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数据已经被卖了多少遍,没完没了的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何时才能停止。

谷歌AI的小游戏是好玩的,但科技公司们似乎还没有做好为用户数据和隐私保驾护航的准备。


参考来源:

qz/994486/the-way-you-draw-circles-says-a-lot-about-you/

easyaq/news/1369643695.shtml

huxiu/article/253292.html?f=chouti

quickdraw.withgoogle/data

微信小程序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