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郭孝明饰演的杨八郎康建廷

河南豫剧杨八郎(看郭孝明饰演的杨八郎)(1)

全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前夕,我有机会欣赏了晋东南上党梆子青年演出队演出的《雁门关》。特别是当看到饰杨八郎的青年演员郭孝明的表演后,深感上党梆子青年演员青黄不接的状况正在迅速改变,使人欢欣鼓舞。

河南豫剧杨八郎(看郭孝明饰演的杨八郎)(2)

郭孝明同志十三岁时进入艺校,今年二十一岁。学习爱动脑筋,练功刻苦扎实,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他的表演技巧,富有激情,而又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角色。《雁门关》中杨八郎的形象,正是他潜心琢磨、精心表演的结晶。特别是第三场中,杨八郎见到佘太君后四次真切动人的叫“娘”声,给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四次叫“娘”,叫法和感情各不相同。第一次,是杨八郎闯过四十五里金沙滩,被宋兵当奸细拿获推到余太君面前。这一声“娘”,郭孝明用的是道白。叫得是那样急切、真切、亲切,一下子就把杨八郎十多年来日日想、夜夜盼而今天终于来到了老娘面前的激动心情表现出来了,仿佛在说:娘啊!您的儿子回来了,我此刻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要向您老人家倾诉啊!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娘根本不予理会,非但没有认儿子,反而把他当作奸细。在这种情况下,杨八郎叫了第二声“娘”,叫的是那么焦急,显得是那么委屈和急于辩解。仿佛在说:娘啊!您老人家仔细看看我呀!我不是奸细,真是您的儿子回来了!这一声娘,使太君为之一震。但富有沙场经验的余太君,毕竟不会轻信,她出于“须防胡儿施巧言”的考虑,下令“推出斩首莫迟延”。在这种情况下,杨八郎又叫了声娘,这一声,郭孝明用的是大拖腔。这个拖腔,几乎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既伤感、又凄楚,即饱含惭愧,又充满悔恨。这声音,不是怨恨母亲不认儿子,儿都不怨您,这都是怨儿子我啊!这一声,终于使太君为之动容。在验证了八郎身上的朱砂肉记,母子相认后,杨八郎叫了第四声娘。这一声,仍是拖腔。显得更加揪心、悔恨,惭愧的情感更浓了。仿佛这一声喝叫,要倾吐出自己的全部错误,要倾尽母子离别后儿子思念祖国、想念老母的全部感情,至此,如果观众中有谁对八郎在辽邦娶妻生子的错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现在则一下就都谅解了。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青年演员的做戏功力。

早在六十年代以前,上党梆子名艺人段二淼、郭金顺主演的《雁门关》,就曾轰动一时,他们在第三场的几次叫“娘”声,也曾博得观众喝采。如今,郭孝明师承段二淼的徒弟牛一舟,暗学郭金顺,扬其长,避其短,有发展,有创造,真不愧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值得一提的是,郭孝明不仅做戏有功力,而且唱腔亦好。他善于用嗓,真假嗓音结合自如。声区间的过渡,衔接平滑,熨贴而不露痕迹。他在《下河东》中演的赵匡胤,《三关排宴》中演的杨四郎等,也都唱做俱佳,受到观众的好评。

我们希望这位青年演员能够继续努力,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进一步提高表演技能,为上党梆子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