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朴芳

《龙之家族》与《指环王·力量之戒》这两部剧,热度奇高,争论奇大。

前者还好,凭借对乔治·马丁原著《血与火》的高度还原,《龙之家族》最大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选角上,坦格利安家族的颜值令原著粉百思不得解,龙妈的八辈祖宗长这样?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1)

稍晚几天上线的《指环王》则陷入了全网的口诛笔伐,这部“史上最贵剧集”或许将成为“史上最贵的笑话”。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2)

反过来看,两部剧的开播成绩,又绝对对得起绝对头部IP的价值。

《龙之家族》创下了HBO最高首播收视纪录,在美国所有平台上吸引了近1000万观众,据称播出当晚HBO Max的APP服务器因数百万用户涌入直接崩溃。首集播出后该剧迅速选定续订第二季,网传伊丽莎白·奥尔森将出演。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3)

《力量之戒》播出次日,亚马逊称该剧在24小时内有2500万观众收看该剧,创造了平台最高纪录。

亚马逊并不像Netflix一样频繁发布喜报,也让这一发声表现出平台的某种焦虑。而伴随着该剧口碑表现不佳,对这一数据的质疑也随之而来,比如这2500万观众的完播率如何等等。

之后亚马逊设置了所有观众评论在72小时后才能显示的“保护”措施,更造成了观众情绪反弹,以至于在社交平台上,一些正面剧评都会招致巨大的反对声量。埃隆·马斯克发声评论“托尔金的棺材板要盖不住了”,进一步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4)

这或许是如“权游”、“指环王”这样顶级IP的操盘者的宿命。巨大的热度与话题度,会让平台动作与剧集问题都被无限放大,只有足够好的内容才能挺过这种审视。类似的问题,也值得国内平台参考。

华丽的大手笔or昂贵的惨剧

怎样炼成的?

《龙之家族》和《力量之戒》此前发布预告片的时候,负面声音已经随之而来。

最大的争议就在于选角。这是顶级IP改编中往往最先出现的话题,达不到受众预期的结果就如这两部剧,会在第一时间把观众质疑推向高点,并在剧集观看体验差的时候进一步放大,直至加剧恶感。

《龙之家族》正走出这种影响。第三集上线后该剧的口碑进一步发酵,IMDB评分从前两集的8.8分、8.5分上升至这一集的9.3分。观众也终于对女主有了些更正面的评价,虽然颜值欠奉,但倔强的眼神和气质,在猎取野猪后入营的一场戏表现出了角色魅力。

截至目前,烂番茄网上《龙之家族》专业口碑85分,大众口碑也有85分,整体表现开始扭转前期负面声量。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5)

但《力量之戒》没碰上这好事。上线后,一众路人脸的精灵带来的质疑,在缓慢无聊的剧情中愈演愈烈:该剧同时开了精灵加拉德瑞尔、埃尔隆德以及人类、矮人族、毛脚族等多条线索,以平行叙事每集推进一点剧情,以致两集之后观众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

烂番茄上《力量之戒》专业口碑84分、大众口碑39分,且后者评论人数远高于《龙之家族》,显然对该剧的批评声正在进一步扩展。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6)

其实在制作角度看,两部同样大制作的奇幻IP改编剧,决定是华丽的大手笔还是昂贵的悲剧,在于若干具体决策上的差异。

从相似性上来说,双方都选择以高投入打造视觉奇观。《力量之戒》每集投入达到了惊人的5800万美元,远超以往的纪录;而《龙之家族》延续了《权力的游戏》的特效打法,在启用了大量非头部演员的情况下单集支出也达到2000万美元。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7)

主要差异则在两家制片方表现出的可控性。

首先是IP本身的改编价值。《指环王》目前剧情方面的弱势,就在于缺乏一个完整的原著故事。

亚马逊花了两亿多美元,一不能使用弗罗多、阿拉贡和莱戈拉斯这些人物,二没买到《精灵宝钻》和《未完的传说》的版权,所有故事是基于托尔金在《魔戒》三部曲故事结束后撰写的几十页前史附录。这门外汉般的操作,让原著粉从一开始就发声抵制。

而没有完整故事的《力量之戒》,编剧居然是两个从未有过挂名作品的年轻编剧帕特里克·麦凯和约翰·佩恩。相比而言,《血与火》至少是乔治·马丁本人挂名创作的完整故事,而且在改编上还原度也很高,观众会从一些细节里看到后续剧情的映射。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8)

其次是对改编气质和内容走向的把握,换句话说就是剧集风格。虽然两部IP改编均有珠玉在前,但制片方的思路和想法,也会通过选角、取景、后期调色等细节上分别表现出来。

《龙之家族》的优势是此前已经有十年的《权游》改编史,视觉风格也是现成的,从第二集开始出现的折纸片头仍然延续了前作。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9)

但《力量之戒》的整个制作过程可以说是昏招迭出。公布选角之后遭遇过“太白,不够黑”的恶评,结果就是现在剧中出现了“黑精灵”(演员还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回怼);今年超级碗播出预告片后差评如潮,亚马逊甚至宣布将全部重新剪辑《力量之戒》。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10)

这似乎已经成为IP成功与失败改编的两个范例。能否满足原著粉的预期、改编是否合理、制作环节是否有明确的思路,对改编成功与否的标准似乎有很多,每一点都在加剧制作方的焦虑。

而正如内容市场上大部分产品一样,观众的标准只有一条:好看或者不好看。

改编大IP,如同走钢丝

从两部剧的改编历程看,大IP开发的风险还要远高于其他内容。但反过来看,收益也同样可观。

杰夫·贝佐斯为《指环王》一掷千金的原因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我想要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权力的游戏》。”在流媒体军备竞赛中,类似的顶级IP宛如尖端重武器的存在,能够成为平台底气和用户信心的来源。

但从目前来看,亚马逊显然是有些操之过急了。看得出来《指环王》的口碑表现让亚马逊陷入了巨大的焦虑,2.5亿美元的版权支出、首季制作成本4.65亿美元,亚马逊不是赔不起,却输不起。从剧集上线后拯救口碑的骚操作看,亚马逊仍然没有放弃抢救。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11)

是时候谈谈大IP改编的商业考量,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说,这是门好生意吗?

收益不必多说,天然自带的关注度和话题性,从开机起就会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而且会大大推高首播的成绩。但反过来说,风险几乎是无处不在。

不妨结合国内的行业情况看看这个问题。

目前所谓顶级IP有几大主要来源:经典名著(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武侠小说(金庸、古龙、黄易)、互联网时代早期的网文、游戏或漫画等(《鬼吹灯》《仙剑奇侠传》等),以及此前的影视剧经典。

风险首先在于众口难调带来的争议性。尤其是初次改编时,能否呈现更多人想象中的IP时空,是决定改编成败的关键,《龙之家族》《力量之戒》的选角问题就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12)

这往往会使作品在前期就陷入巨大争议,如果后续质量跟不上,就会出现口碑崩盘。

其次,上线后如果内容品质不佳,原著粉的情绪会进一步放大,如果改编的是《西游记》或《指环王》这样的原著更是会遭遇全网的口诛笔伐,继而影响到实际的播出效果以及之后的商业化动作。近十年来金庸改编剧的冷淡,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制作本身槽点太多。

同时改编作品天然会被对比。且不说影视剧的再次改编,那些文学类内容也都经过了多次改编,如果没能给观众带来足够的新鲜感,“炒冷饭”、“不如老版”的帽子几乎一扣一个准。

而老版影视内容会先入为主地奠定这些IP的大众美学认知。86版《西游记》对主要人物有相应的美化,结果2012年张纪中版所谓还原原著的设计反而观众不甚买账。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13)

具体到国内还有一个问题是,古典名著且不谈,其他作品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以来的作品,大多存在版权流散、改编难以体系化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鬼吹灯》,八本原著被版权持方卖出了六家,市面上一时各拍各的,也谈不上整体的美学或设计。

虽然如此,国内投拍大IP的影视作品仍然络绎不绝。

电影方面前有星皓影业的《西游记》系列电影,后有追光动画开发的《新神榜》系列,期间《大圣归来》与《哪吒》的两次成功更成为动画电影标杆。

指环王重映成烂片(龙家)(14)

剧集、动漫领域,“仙剑”IP再度成为各平台片单“钉子户”,腾讯视频将翻拍第一部《仙剑》,还将推出《仙剑6·祈今朝》剧集和《仙剑奇侠传3》动漫;爱奇艺则将上线《仙剑4》。

通过《龙之家族》和《力量之戒》来看,改编方的制作能力和工业化水平,其实是影响改编水准的核心。

从这个角度看,正在发力内容升级的国内视频平台,正在强化处理顶级IP的能力。但还需记得,要戴这顶热度变现的“王冠”就“必承其重”,没有强烈的内容野心支撑,顶级IP的生意或许还不如甜宠剧来得快、来得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