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1)

虽说文无第一,但李白的才华和天赋,是肉眼可见的。

自唐上元以后,再无李白,他也稳坐“古诗歌”第一把交椅,晚唐杜牧或有一拼,但杜牧一生风流,天赋兑现略微不足,所以在成就上也不及杜甫。

杜甫被后人誉为“诗圣”,甚至是乐府诗的“王者”,可就天赋而言,杜甫只能算是人才、人杰。正是因为如此,杜甫才更加值得被尊敬。

李商隐也很有天赋,只可惜他被自己“画地为牢”给圈住了。

到了北宋,苏东坡横空出世,改变了“诗尊词卑”的局面,他在“豪放词”上取得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无论在天赋,还是文学成就上,也只要他无限接近李白和杜甫。

若说超越这几尊“上古大神”,再过2000年,估计也没人能做得到了!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2)

王维在盛唐时期(活着的时候),一度是比李白、杜甫更有盛名的,不过从整体来看,王维仅在“田园诗”上造诣非凡,然而我们都知道,田园山水诗派,有两位不可被超越的“神”,就是陶渊明和谢灵运。

元稹和白居易在中唐时期,也曾名盖“李杜”,仅仅是在很小的一段时间内,不排除一定的外在因素,和他们领导“新乐府”运动有关。

但元稹经典篇章太少,这和他志在仕途有莫大关联。

所以白居易就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诗还不及刘禹锡更有灵气和格局,但是他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单就诗而言,他一定是缺乏杜牧、李商隐笔下的那种灵气,更别说“杜诗”的厚重与沉稳,可他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白居易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然而陆游和杨万里都比他能写,尤其是陆游,有近万首诗留存于世。然而白居易有《长恨歌》《卖炭翁》和《琵琶行》。

所以凭借这三首现实主义巨作,他亦可跻身于唐诗的前10,甚至更高。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3)

而且,抛开文学层面讲,白居易要比李白活得更潇洒,也比王维表现得更高明。

李白以豪放不羁著名,极具古典浪漫主义色彩,即便人生最潦倒的时候,也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所以他叫“酒仙”,也是“仙宗十友”之一。

可现实中的李白,除早年出蜀“散金30万”,以及“翰林待诏”那一年外,他的生活其实是很压抑、很苦闷的,一生求官,却仅有一年的为官经历。晚年还因入永王璘幕府,而入了大狱,流放夜郎。

相比于和他同一年出生的王维,李白真的是“诗中的王者,生活中的矮人”,他42岁奉旨翰林入宫时,王维已经在着手建设辋川别业,准备退休了。

而且纵观盛唐时期的几位顶尖诗人,只有王维和高适晚景辉煌,能够善终。

孟浩然死于王昌龄的酒局;王昌龄被闾丘晓所害;张九龄被李林甫构陷,罢相后贬去荆州;岑参客死他乡;李、杜晚年穷苦,都是靠朋友接济才能果腹。

而高适虽然因投靠唐肃宗发迹,名声却不是特别好,身边的朋友多疏远他。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4)

只有王维,靠着过硬的手段扭转了局面,虽说经历“安史之乱”被安禄山俘于帐下,按律当斩,可经他一番“神操作”后,不但没受到惩罚,反而飞黄腾达。

当时唐肃宗是想要杀了王维的,但王维的弟弟王缙平叛有功,自愿削籍为兄赎罪,所以王维仅做罚奉处理,降为太子中允。

这其中少不了“太原王氏”的运作,一年以后,王维“电梯式”升官,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是李白一生梦寐以求的官职,被王维轻易就得到了。

两年后,王维转任尚书右丞,眼瞅着就要拜相,可此时王维却急流勇退,提出了致仕,条件是换自己的弟弟王缙回京。

于是,王维回到了辋川别业,终于过上了恬适的庄园生活,并于次年安然离世。他故去以后,弟弟王缙很快就被封相,位极人臣。

所以我们是有理由认为,王维是盛唐时期最聪明的人。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5)

但是到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告诉世人,什么才叫“小隐于野,大隐于朝”。

“二王八司马”事件以后,唐王朝的政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禹锡、柳宗元被贬10年,元稹也被责出京,任河南尉。

此时的白居易韬光养晦,与武元衡、裴度常有诗词唱和,期间白居易和元稹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改变了“扬李抑杜”的局面,杜甫的诗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并持续繁荣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与白居易交好的几个人,都是未来的宰相。

公元815年,刘禹锡、柳宗元、元稹回朝,因刘禹锡游玄都观作讽刺新贵诗,他们仨再次被贬出京……真是难兄难弟。实际上,元稹和刘、柳是没什么过深交情的,除了白居易,他几乎没朋友。

同一年5月,李师道派刺客暗杀武元衡,顺道捎上了裴度,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重伤。

于是,白居易越级上书,被政敌围攻,贬去江州司马。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6)

别人被贬官,一定是很凄苦的,可白居易却在庐山香炉峰建了草堂,远离朝堂党争的他,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个人,就是刘十九刘禹铜,为刘禹锡的堂兄,因为白居易在江州的花销,皆来自于刘十九的资助。

所以白居易晚年有诗《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因为富商刘十九的关系,之后白居易和刘禹锡成为了莫逆之交、灵魂好友,晚年同隐洛阳,每每把酒言欢。

江州四年还朝后,白居易去了杭州,在那里留下了千古美谈,因慕苏小小之名,饮水西湖,赏风望月,纳樊素和小蛮为家伎,“樊素口、小蛮腰”被后世苏东坡羡慕得很,所以他也两任杭州。

之后,唐朝又经历了“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复杂的局面,而白居易皆能保身,不但所受影响不大,还一路升官。值得一提的是,“甘露之变”爆发那一年,白居易曾被任命为同州刺史,但他辞不赴任,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举动,此后他宁可闲居洛阳,也要跳出朝内复杂的争斗中。

于是,白居易改授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此时裴度在洛阳,官职是中书令,刘禹锡也在洛阳,任东都尚书。

所以很快白居易也升至刑部尚书。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7)

在洛阳,白居易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晚年,有樊素、小蛮相伴,还主持了“七老会”,亦有裴度、刘禹锡这样的至交好友,人生何求。

70岁以后,白居易把钱都捐了出去,还出资修建了龙门一带的水利。

唐武宗时期,曾有意擢白居易为相,但他以年事已高为由婉拒,同时让李德裕谏言自己的从弟白敏中入朝,几年后,白敏中出任相位。

这真的是一个极具远见的操作,当时牛李党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官员的起伏特别大,也许今天还在任上,明天就入了大狱。

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提点了令狐楚的爱徒李商隐,这也很有政治意义。

所以白居易不是不爱官,也不是特别有野心,只是想在保功名的基础上,有一个安安稳稳的生活,事实上,在唐朝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了。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8)

不信我们来看一看白居易的朋友:宰相武元衡、宰相裴度、宰相元稹、宰相韦处厚、宰相令狐楚、宰相李德裕,还有自己的从弟白敏中,也是宰相,灵魂好友刘禹锡则是尚书。

而这其中,刘禹锡与武元衡是政敌;元稹和裴度是政敌;裴度和令狐楚是政敌;令狐楚和元稹是死敌……

通过这份关系表,你就知道白居易有多厉害了,王维致仕前,为弟弟王缙铺了宰相之路,我们认为是聪明之举。同样,白居易早早就安排好了白敏中,更具远见。

所以我们有理由说,白居易才是大唐最靓的仔,他虽然深谙人际关系,却不媚世俗,也不参与党争,更不想高官厚禄,只求花前月下的潇洒生活。

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有痛彻心扉的爱情(和湘灵),有拔刀相助的仗义(武元衡被刺案),有五六个当宰相的朋友,还有一个搞文化事业的CP元稹,更有樊素、小蛮这样的绝色美人。最重要的是,他还很有钱。

白居易和李白相差多少年 白居易比王维更聪明(9)

后人把白居易评价为现实主义诗人,这是没错的,他很早就看透了人生本质,所以致力于享受山水风月、人间美色,酷爱酿酒,有诗为伴,还有杭州、洛阳一城百姓的爱戴。

做人能做到白居易这个份上,还羡慕什么神仙,他就是大唐最“仙儿”的人。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