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首个节点城市、江苏“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

连云港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条线路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使连云港成为江苏省第六个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

截至2020年1月,连云港轨道交通已经开通1条线路,即连云港轨道交通市域快轨S1线,目前线路总长约35.1千米,共设车站5座。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3)

依据《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连云港将形成并完善"城市轨道及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干线为主体、出租车及慢行交通为辅助、社区公交为延伸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为连云港市民提供多模式、一体化、全覆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4)

与此同时,适时启动海州至连云轨道交通一号线和赣榆至连云轨道交通二号线建设。2020年前完成前期建设程序并启动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承接和疏解高铁开通后运量客流,缓解组团间客运交通压力。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5)

连云港轨道交通运营情况

运营线路

线路 起讫站里程(千米) 车站(座) 车辆编组 首通日期

市域快轨S1线 连云港站-连云站 35.15 4D 2019年12月30日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6)

连云港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图(2020年1月)

运行时间

线路 起讫站 首班车 末班车

连云港轨道交通市域快轨S1线 连云港站 6:46 21:03

连云港东站(小交路) 6:43 21:22

连云站 6:59 21:10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7)

连云港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线路规划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8)

连云港市轨道交通线网预计共设6条线路,其中4条主城轨道,2条都市域快轨线。

线路名称 起止站 里程(千米) 车站(座) 类型

连云港轨道交通1号线 临洪西路站 -墟沟站 44 32 地铁

连云港轨道交通2号线 西门路站 - 花果山景区站 18 14 地铁

连云港轨道交通3号线 连云港北站 - 盐池西路站 27 13 地铁

连云港轨道交通3号线延长线 盐池西路站 - 徐圩新区客运站 30 13 地铁

连云港轨道交通S1线 连云港站 - 连云港花果山机场站 22 7 轻轨

连云港轨道交通S2线 海宁路站 - 徐圩新区管委会站 41 8 轻轨

连云港市域列车/城市动车线网由3条主线、4条支线组成,线路总长307.1千米(其中,利用既有及规划铁路285.1千米,新建22千米),设站29座(既有车站改造23座,新建车站6座),平均站间距10.6千米,线网总体呈中心放射状布局。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9)

陇海线市域铁路/城市动车一期(连云港市郊铁路)工程连云港至连云站已开通运营,二期工程延伸至东海县站,正在建设中。视开行情况,适时启动新建桃林至阿湖段。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0)

连云港轨道交通规划站点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1)

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0)骨干公共交通规划图

1号线:临洪西路→连云港站(换乘城轨S1线、市域S1线)→沈圩→解放路→郁洲路(换乘2号线)→巨龙路→市政府(换乘城轨S2线)→高新区管委会→凌州路→青峰路→圣湖路(换乘2号线)→体育中心→港城大道→盐坨站(换乘市域S1线)→猴嘴→昌圩湖→东方大道→开发区管委会→盐池西路(换乘3号线、3号线延长线)→大港路→北崮山大道→金海大道→汇晶北路→汇海路→新光北路→郑州路→海郡路→东哨→北崮山庄(换乘市域S1线)→国展中心→国际客运站→墟沟站(换乘市域S1线)

2号线:西门路→秦东门大街→海宁西路→新孔路→海连路(换乘城轨S1线)→苏宁广场→郁洲路(换乘1号线)→凌州广场(换乘市域S1线新浦支线)→万达广场→学院路→振华路→圣湖路(换乘1号线)→花果山景区

3号线:连云港北站(换乘市域S2线)→高陈巅村→徐福路→文化路→园西路→怀仁路→青龙路→盛世路→滨海路→青口→三洋工区→金桥路→盐池西路(换乘1号线、3号线延长线)

3号线延长线:盐池西路(换乘1号线、3号线)→玉竹路→汇晶路→佟圩路→新光路→碱厂南路→连云港东站(换乘市域S1线)→黄河路→中云→仙霞山路→板桥→板桥工业园→徐圩新区客运站(换乘城轨S2线)

S1线:连云港站(换乘1号线、市域S1线)→解放中路→海连路(换乘2号线)→海宁路(换乘S2线)→孔望山路→迎宾大道→花果山机场(换乘市域S2线机场支线)

S2线:海宁路(换乘城轨S1线)→市政府(换乘1号线)→云台农场→东辛农场→徐圩新区客运站(换乘3号线延长线)→合作路→徐圩大道→徐圩新区管委会(换乘市域S1线徐圩支线)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2)

连云港轨道交通价值意义

随着连云港市经济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走进家庭。但是从全国各大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情况可以看出,将来仅仅靠道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建设难以满足巨大的交通需求。而建设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出路之一。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3)

连云港作为重要的大型港口城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建设轨道交通符合连云港成为一个绿色集约城市的要求。对照国家制定的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标准,连云港市远期的城市规模和经济水平能够到达建设轨道交通的条件。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4)

轨道交通是连云港客运交通系统骨干部分。轨道交通将引导海滨新区和南翼开发,促进城市传统功能向新区拓展、转移。远期轨道交通承担连云港市30%~50%的公交客运量,“一心三极”之间实现有轨交通,市区范围内实现利用轨道30分钟可达核心区。

以轻轨方式为主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5)

根据国内外经验情况,地铁负荷强度大部分在2.0-4.0万之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选择的平均线路负荷强度在3.5-4.0万以上),轻轨的客流强度大概为地铁的一半左右。结合连云港市的交通状况,预测远期建设的轨道交通以轻轨方式为主,客流强度为1.1~1.8万人次/公里,因此预测远期连云港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需达到100-140公里。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6)

连云港市城市轨道线网最佳规模为110-150公里,并宜控制在200公里以内,其中规划期控制在100-130公里。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7)

港城公交发展基本模式

以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中运量公交(BRT、新交通等)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公共交通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辅以重要枢纽间快速直达班线的模式。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8)

市区公交系统构成

建成以城市轨道及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社区巴士及公共自行车交通为辅助,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公共交通系统。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19)

强化与步行、自行车衔接,完善接驳设施,将慢行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延伸,统一考虑,系统整合。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0)

连云港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1)

连云港,江苏省地级市,简称“连”,古称朐、东海、海州、郁洲、海宁州,别称“港城”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2)

连云港市下辖3个区、3个县,总面积7615平方千米,属温带季风气候

连云港,江苏省地级市,简称“连”,古称朐、东海、海州、郁洲、海宁州,别称“港城”,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海港,得名连云港。连云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东北部,海州湾西岸,东濒黄海,西与徐州、宿迁相连,南部与淮安、盐城毗邻,北与山东日照、临沂相邻,下辖3个区、3个县,总面积7615平方千米,属温带季风气候。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陇海、沿海两大国家干线铁路和同三、连霍两条中国南北、东西最长高速公路在连云港交汇。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3)

连云港有2200多年建城史。 境内的藤花落遗址是中国龙山文化城址之一。 2500多年前,孔子曾到此登山观海,“问官于妥”。秦时置朐县,并立石阙,作为“秦东门”。连云港是《镜花缘》、《西游记》的文化起源地, 以“淮口巨镇”、“东海名郡”著称。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4)

连云港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花果山、连岛、孔望山、渔湾、海上云台山、连云老街、云龙涧、桃花涧、孔雀沟、大伊山、西双湖等旅游景点,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5)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首个节点城市、江苏“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中国重点海港城市、上合组织出海基地、中国水晶之都,也是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组成部分。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6)

连云港公共交通线路图(连云港轨道交通)(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