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走进的是DIY Shampoo,DIY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么?Do it yourself,也就是自己做,shampoo是什么大家知道么?既然不知道,那我们就赶快开始我们的神奇之旅吧?我是一名老师,所以曾经我和自己的学生做过一个互动问答,接下来我把当初情景重现一下:

老师先调查一下,小朋友们,你们在家是自己洗头发还是爸爸妈妈帮着洗啊?

生:自己洗,(妈妈洗···)

师:哦,不管你们自己洗,还是爸妈帮忙洗,在你们洗头发的时候会用到什么?

生:洗发水,(洗发液,洗头膏)

师:啊,它有这么多名字啊,那为了方便我们叫它,我们给它统一一个名字,叫洗发露,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那你们家的洗发露是从哪里来的啊?

生:超市买的。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瓶呢?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一瓶,那你们先想一想,你们家的洗发香波是什么样的?

生:能洗干净头发,香香的,黏黏的,有好看的颜色。(老师引导孩子回答)。

师:对了,我们用洗发香波,首先要洗干净头发。那我们为什么要洗干净头发啊?

生:因为头发脏了。

师:头发为什么会脏呢?

生:玩的时候会出汗,出油。

师:那头发为什么会出油呢?

生:从头皮底下冒出来来。

师:你们能看到头皮底下长什么样子吗?它从头皮底下那里冒出来呢?想不想看一下,你们的头皮底下长什么样子?

生:想

洗发液怎么看出它的好坏(走进洗发液背后的科学世界)(1)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正题,进入今天的知识学习吧!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头皮屑吧,它是透明,硬的,扁平的细胞,如鱼鳞,由7-9層的魚鱗片蓋著,四周如瓦片般順次重疊,用來保護整根頭髮。皮質層含大量黑色素,決定頭髮的顏色。色素細胞是由嬰兒時期開始增長,直至頭髮完全成熟。若色素細胞在未完全成熟便停止增長,會導致缺色髮或灰髮的現象。另有看守頭髮的蛋白質和水分的功能,若表皮層剥落,蛋白質和水分便會流失,變成「枯草」現象。是由互相分離的透明多角形的角化細胞所構成,成纖維狀。髓質會隨毛髮或連接 、或寸斷。

洗发液怎么看出它的好坏(走进洗发液背后的科学世界)(2)

师: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圆圆的一团,它叫油脂腺,就是专门分泌产生大量的油脂,排到我们的头皮上。这里是汗腺,它会分泌产生大量汗水,也排到我们头皮上,

頭髮是活的,但是不會一直持續生長,持續一定期間的頭髮成長之後,就會暫時停止生長,然後就會掉落。掉落之後又長出新的頭髮來。

頭皮平均有100,000 – 350,000個毛囊,毛囊能長出頭髮纖維,但不代表每毛囊都有生產頭髮的能力,有些毛囊的作用是用來呼吸及排放排泄物的。亞洲人平均有100,000根頭髮。而髮根是藏於頭皮內,由毛囊保護著。毛囊的底部有微血管,能從血液中吸取養份。

洗发液怎么看出它的好坏(走进洗发液背后的科学世界)(3)

毛囊的周邊是分泌腺,能分泌一種脂肪,稱為皮脂,皮脂使頭髮亮澤和具有防水功能。

頭髮是由一種角蛋白的蛋白質組成,是由18種氨基酸結合而成。

头发为什么会变油变脏?毛囊的组成部分之一为皮脂腺,主要负责分泌皮脂,适量的皮脂不仅可以保持头发光泽和韧性,而且也会使头皮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但是过量的皮脂分泌会让头发变得非常油腻。头发变得油腻,怎样去除这种油腻呢?平时去油污都用什么?当然首先介绍一下它的酸碱度,不得不介绍 pH值。

pH值小于7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值大于7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洗发液怎么看出它的好坏(走进洗发液背后的科学世界)(4)

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分别选取三样物品:1、洗衣粉溶液 2、肥皂溶液 3、X溶液

1. 油(又称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是酯在碱性下都可以水解生成羧酸钠盐和醇.2.苏打(碳酸钠)水解显碱性3.苏打显碱性,使油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醇,不溶的油就可以随水去掉了!

为什么十二醇硫酸钠能去除污垢?

十二醇硫酸钠即椰子油脂肪醇硫酸钠,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淡黄色的固体。溶于水为半透明液体,对碱、弱酸,硬水均稳定。具可燃性。120℃以上会分解。本品发泡力强,泡袜细密,洁白丰满,在低温下有很好的洗绦效果。本品无毒。广泛用于丝毛一类精细织物的洗涤,也可用于棉、麻织物的洗涤。牙膏中作重要排泡剂,并广泛用于冼发香披,润滑油膏厦乳液聚合,悬浮聚合、金属选矿等工业中。

洗发液怎么看出它的好坏(走进洗发液背后的科学世界)(5)

为什么洗发露有泡泡?

因为其含有氯化铵,它具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去污发泡性能。另外要补充的一粘度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可以将倒出的香波料体倒在手心上,如果粘度较高的话,可以放到更多(可以堆起来)。可以想象如果料体像水一样,是无法在手上堆积洗发香波然而搓出泡沫来的的。但是如果挤出来就是泡沫的话,又会是另一种情况了。

不仅是氯化铵,其实任何一种中性电解质都能增稠!比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钾、硫酸钾……。增稠的原理是这些强电解质增强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团的抱水能力,使胶束团和水分子之间产生了“手拉手”效应,从而表现为外观粘稠。

至于为什么要增稠,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是消费者总有感觉,稠的浓度就高,稀的浓度就低,稀了不好卖。第二就是过于稀的洗发水,倾倒时不容易掌握,容易倒多了,浪费。

大家学会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