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是梁山骨灰级元老,排名第三的好汉,与入云龙公孙胜共同掌管梁山机密军师,乃是《水浒传》中头号谋士。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1)

吴学究出身乡间私塾先生,受人雇佣,任教于山东济宁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小学,远近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水浒传》中,先协助东溪村保正托塔天王晁盖智取生辰纲,占据水泊梁山扯旗造反。后来,有协助宋江夺取梁山寨主之位,率领108人“替天行道”,做大水泊梁山,受了朝廷招安。

吴用是梁山上最为坚定的造反者,也是最为坚定的招安者。是晁盖的生死之交,又是送晁盖归西的主谋之一。在这样双面人生的旅途上,智慧之星吴用在“无间道”一定饱受煎熬,演绎着另类水浒故事。本文将透过施耐庵的文本,展示一个鲜为人知的智多星吴用。

天机星的含义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道教神煞,天罡星经常与二十八宿、七十二地煞联合行动,降妖除魔。其中,天罡星是北斗七星群中的36颗星神,在北斗七星丛中,还有七十二课地煞星,合称天罡地煞。吴用对应三十六天罡星中排第三位的“天机星”,则是施耐庵根据《大宋宣和遗事》所记载的宋江三十六人梁山聚义的故事,以三十六天罡与之对应,就是《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

而原本的三十六人中的孙立被降为地煞系列,并无阮氏兄弟而只有短命二郎阮进一人,弃命二郎黄本作被施耐庵剔掉,新增了解珍解宝,形成了《水浒传》的三十六天罡。

在《大宋宣和遗事》以及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吴用是排名第二的,在卢进义(卢俊义)之前,而施耐庵把吴学究配备为梁山泊的军师,这样,一正一副加上军师,构成了梁山泊最核心的领导层。军师是智慧的象征,符合天机星的寓意,而天机星位居三十六天罡星第三,吴用也就从《大宋宣和遗事》中的第二,降为《水浒传》的第三了。

在道家神话系列中,天机星正神是姜子牙,此星五星属木,代表智慧、仁善、奔动,知先天神数。但是,《水浒传》中的吴用虽然很有智慧,能掐会算,也很显奔动,但说他仁善则非常不对。表面上看,吴学究乃一介书生,很是仁善。但是,此人对友不仁,对人不善。施耐庵把他配以天机星,这是《水浒传》故事如风月宝鉴那样,需要正反面去解读。因为,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配合行动,主要目的是降妖除魔,而梁山一百单八人却是龙虎山伏魔大殿中的“妖魔”,这就是《水浒传》需要反着读的原因。吴用双面人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个案。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2)

吴学究的智谋

《水浒传》第十三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中吴用出场。当时,因为刘唐投奔晁盖,为消除看谁都是坏人的郓城县捕头雷横的怀疑,刘唐假戏真做,索要“舅舅”晁盖给雷横的早茶钱。雷横不服,两人便在东西村口斗起了朴刀。此时,吴老师恰巧要到晁盖那里商量事情,遇到了正打得难解难分的刘唐雷横。吴学究用一条铜链隔开了二人的朴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登场亮相。施耐庵有《临江仙》描绘吴用: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这是施耐庵对吴用的最高评价,主要内容是从智谋层面向读者和故事推介天机星吴用。从书中看,吴用当得起这首词所给予的评语,而且,吴用所用的计谋在很大程度上有诸葛之风。尽管其所作所为与诸葛亮无法比拟,但以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智慧之星来赞誉吴学究,是为了立起这个人物,展示吴用的一个正面形象。

仔细分析吴用的智谋,也是充满了两面性。从出场到排座次这样一个漫长的故事历程来看,可将吴用的用计分为晁盖时期、宋江时期两个阶段,也就是以宋江上山为分水岭,吴用的双面性展露无遗。

对晁盖,文字层面上的吴用,似乎也尽心竭力的辅佐晁盖完成了智取生辰纲、水寨小夺泊、活捉黄团练、江州劫法场等等一系列重大行动。但是,这些著名的智谋中,不一定全是为了晁盖,有的则是给晁盖挖坑,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利用了晁盖。对于宋江,吴用则妙计百出,计无不成,最终完成了招安,与宋江一道实现了“替天行道”的人生目标。为什么这么讲呢?以下的几个例子,大可一窥吴学究的两面人生。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3)

智取生辰纲

这个案件可以看做是奠定梁山基础的一次重大行动,施耐庵妙笔生花,读者也为这场“智取”大戏而拍案叫绝。但是,透过文本表面,这次“智取”实则漏洞百出,吴用的智商简直比市井赌徒还要弱。看似精心策划的“智取”,却被何涛的弟弟何清轻而易举的破案了。

生辰纲不是第一次被劫,早在一年前就有过类似的大案,但官府却无法破案。难道当时还有比吴用更有智谋的江洋大盗,能如此瞒天过海,一点作案的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从《水浒传》中看,竟然没有在智谋上胜过吴用的,否则,吴学究就不是“天机星”了。那次案件肯定也不是吴用干的,要不然,吴用早就上梁山了。而施耐庵故意提到前一年生辰纲被劫而无法破案的事情,恰是要对写吴用在劫取的诸多失误。而这种失误,又是对应宋江时期的天机星,两个吴用在不同的大哥面前,智商就是不一样。

话说七星聚义后,吴用定下计策,联络地耗星白日鼠白胜,利用其靠近作案地点较方便的优势,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于是,晁盖等七人前一夜就潜入了安桨村。这是《水浒传》天罡地煞头一次联合行动。

到了安桨村的客栈,晁盖竟然出头去登记住宿,当时便被帮忙登记住宿的何清一眼认出。晁盖何等有名,而且何清还曾经到东溪村投奔过他。晁盖在江湖上的名头,吴用应当是知道的,怎么会让晁盖出头呢?

晁盖正要与何清搭话,吴用赶紧上前止住,接过何清的话头说:“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濠州远在安徽,而吴用操着一口山东话,一听口音便要露馅。如果吴用真的要“智取”,就不应当住店,在无人的僻静处潜伏一夜岂不是不会泄露行藏了?这是一般小毛贼都明白的道理,难道吴用不知?

在晁盖庄上议事时,天王举荐白胜,吴用表示赞同,说:“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但是,到了行动的时候,吴用却改变主意,到客栈里把晁盖给暴露了。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4)

实际上,吴用是有意为之,就是要逼晁盖上梁山。“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吴学究说三阮撞筹”这一回中,吴用到石碣村会见渔民阮氏兄弟时,就详细询问了水泊梁山的情况。劫生辰纲犯下弥天大罪,然后逼晁盖上梁山,这是吴用早就谋划妥当的事情。如果官府破不了案,晁盖肯定是不会落草为寇的,他的愿望仅是为兄弟们谋一套富贵。书中写道,当宋江前来报信时,吴用便立即打前站前往石碣村等候晁盖。晁天王却不愿意走,直到第二天一更天气,朱仝雷横包围了庄院才拼命跑路。

书中还有另外一条信息,就是公孙胜的参与。这个原本一心清修的公孙一清先生绝对不是为了一套富贵而来,他的目的就是按照“道”的旨意,负责完成梁山聚义计划,金银财宝对他而言几乎不值什么。所以,这次行动与吴用一样,并不是为了劫取生辰纲,而是要上梁山。

江州劫法场

这个事件中,吴用同样显得很弱智。黄文炳破获宋江反诗案,成功鼓动蔡九知府把宋江定为反贼后,蔡九知府写信请示父亲蔡京在京城或是江州正法宋江。吴用在江州的卧底戴宗做了信使,途经梁山时被朱贵麻翻,解到了梁山上。吴用立即定计,伪造蔡京回信,让蔡九把宋江押到东京处置,以便在梁山附近劫持囚车,救宋江下山。

但是,吴用却出了一个非常不应当的两个常识性错误。其中最大的也是最常识性的错误并不是吴用自己说的,而是黄文炳说的,蔡京当时已经是掌朝太师,而吴用却用的是蔡京做翰林时的旧图章。书中特别强调,吴用当时用的图章是“翰林蔡京”。这种失误按照黄文炳所言是“(蔡京)如今升转太师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而且,即便用印,也不能用名讳。这一点,吴用没有否认,但他却言明最致命的一处错误,则是有意为之了。

吴用的目的,就是要晁盖亲自下山往江州劫法场。晁盖一下山,就等于正式向官府宣告,梁山泊全伙与朝廷为敌了。如此,就达到了做大梁山泊,赢得与朝廷讨价还价,为日后的招安积累资本的目的。果然,宋江上山后一改晁盖不思进取的“执政”方略,与吴用携手做大了梁山。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5)

吴用掌握天机

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是《水浒传》的总纲,这回书不仅点明了全书“替天行道”的主旨,也预示了宋江及梁山泊的结局命运。其中,也交代了宋江与吴用的关系。在这回书之后,宋江坚定了招安意志,吴用也迅速与宋江结盟,由晁盖阵营转投到宋江战线。

九天玄女在传授三卷天书时,特别叮嘱宋江:“此三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奇怪的是,九天玄女并没有告诉宋江,谁是天机星。但到了梁山后,便主动的与吴学究“同观”了。这是怎么回事?

所谓“天机星”便是意为掌握或者知晓天机的星宿,姜子牙作为天机星的正神,也是知晓天机的。尽管《封神榜》这部书远远晚于《水浒传》,但是,封神榜的故事已经早已流传。其中,宋代说话人所编《武王伐纣平话》,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故事。姜子牙手中有一个封神榜,照榜封神。而吴用得以“同观”的九天玄女天书,这部天书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花名册,类似于封神榜。这就是天机星的寓意。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6)

当初,洪太尉放走妖魔之前,曾经在龙虎山半山腰上遇见了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的前世,这都是道家捣的鬼。也就是说,梁山泊一百单八人与陈达、杨春一样,都有自己的前世。那么,吴用的前世必定就是天机星无疑了,道家早就把妖魔出世修成人身然后聚义于梁山这等“天机”告知了吴用。因而,施耐庵便在书中省却笔墨,没等到石碣天文揭晓,宋江、吴用便同观天书了。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中讲了晁盖的一个梦,晁盖梦见北斗七星齐聚屋脊,北斗之上有一颗小星,化作白光去了。当时,吴用不搭理这话,只是说:“ 小生见刘兄赶得来跷蹊,也猜个七八分了。”而且,吴用似乎早就有谋划了,他告诉晁盖,这件事情不容太多人参与,只是七八个人就足够了。后来,果然是八个人参与了智取生辰纲行动。而且,立刻动身,前往石碣村说服三阮兼打探梁山情况。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吴学究说三阮撞筹”中这一回中,吴用重提晁盖之梦,而且圆了两次,先说“ 保正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等到晁盖补充说认识安乐村的闲汉白胜时,吴用又圆了一回:“ 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吴用到底是装傻充愣,还是心藏天机呢?吴用懂先天神数,想必早就了然于胸,预知天机焉。

吴用心里明白,北斗之上的那道白光正是晁盖。上文讲到,天罡地煞都是北斗星群中的星宿,晁盖不在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之列,只是那道白光而已。智取生辰纲,晁盖是带头大哥,这道白光当然是在最上的位置。吴用潜意识里有这样的先天信息,自然会沿着固有的思维方式行事,这也是“无间道”最煎熬人之处。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7)

力助宋公明

宋江受了三卷天书之后,死心塌地上了梁山。但是,头一次带兵攻打祝家庄,吴用竟然没有随往。一打祝家庄,宋江输了个稀里糊涂,翻看天书,只有“临敌休急暴”这五个字。天书原本就是一部花名册,宋江用作打仗肯定没用,二打祝家庄照样一塌糊涂。此时,吴用早就筹划,用孙立等人做卧底,一举打破祝家庄。这是宋江、吴用第一次联手,大概也就是这回翻看天书,宋江知道吴用的来历,将吴用反转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从此,吴用全力支持宋江,晁盖唯一一次带兵,吴用不仅没有跟随,而且连个主意都不出。甚至,还与宋江一道,参与了谋杀晁盖的行动。关于晁盖之死,本头条号已经做过很多解析,关注我的朋友可以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内容,此文不再赘述。

帮助宋江做了临时寨主,还要解决卢俊义的问题。因宋江篡改晁盖遗嘱,将谋杀晁盖的凶手锁定为史文恭。卢俊义上山后,吴用特意安排卢俊义以逸待劳,活捉史文恭,捡了个死鱼。这样,在宋江夺位的连环套中,卢俊义成了最后一环。解开这一环是宋江、卢俊义抓阄,分兵攻打两个州府。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8)

抓阄结果,宋江打东平府,卢俊义打东昌府。吴用无愧智多星,在分派将领时,尽量倾向卢俊义,梁山上仅有的号称军师的两个人也一同分到卢俊义那里。二位主帅到了战地,吴用一言不发,卢俊义按兵不动。当宋江那边出了状况,吴用星夜前往驰援,略施小计就擒获了东平府守将董平,一举打破城池。

从三月初一到月尽之日,一个月时间,卢俊义竟然无尺寸之功。宋江便与卢俊义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又是吴用略施小计捉了没羽箭张清,一举解决战斗。

吴用的计谋可谓高超,但却是看人下菜。但天书指引其“替天行道”,宋江则是带头大哥,而晁盖则是过命交情,无间道上,吴用别无选择。

吴学究心狠手辣

天机星也是仁善之星,但是,吴学究却是心狠手辣,除了策划谋杀晁盖而外,书中还描画了吴用与“仁善”背道而驰的几件事情。

斧劈小衙内。这是一件惨绝人寰的恶行,吴用主谋,雷横参与,李逵执行,将沧州知府四岁的小孩子劈开头颅,成功的逼朱仝上了梁山。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施耐庵特意交代,是佛家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的前半个月。佛家是最讲仁善的,而吴用此为则与仁善是绝对相背离的,施耐庵正反两方面刻画吴用,可谓笔法辛辣之极。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9)

大名府滥杀无辜。“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这回书中讲大名府被梁山打破,成功救出了卢俊义的故事。当时,宋江背疮痊愈,吴用提议出兵攻打大名府。此时,将及元宵佳节,吴用定下计谋,放火烧掉大名府著名建筑翠云楼,趁乱杀入城中。

翠云楼原本是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这样著名的建筑,自然是最热闹的地方,元宵节城中观灯,翠云楼自然是人流相对集中之所。在这样一个地方放火,必然伤及无辜。果然,翠云楼失火后,“ 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撺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事后,梁中书统计“ 民间被杀死者五千余人,中伤者不计其数。”

吴用计策高明,但却不顾无辜百姓的死伤,单选元宵节这天民众观灯之夜,为达目的也不顾仁善了。小旋风柴进见梁山泊在城中滥杀无辜,加之大火焚烧,百姓死伤惨重,急忙劝解吴用,这才停止杀戮。

无间道吴启智(吴用的两面人生)(10)

因宋江背疮尚未完全痊愈,安道全建议宋江安居山寨继续将养,吴用自告奋勇替宋江走一遭。调兵遣将之时,吴用专门派了杜迁、宋万,去杀梁中书老小一门良贱;刘唐、杨雄,去杀王太守一家老小。这两路人马依令而行,不仅将梁中书、王太守一门良贱杀得七零八落,还将李成、闻达家杀了了十损八九。

两军对阵,吴用竟然派兵杀戮手无寸铁的无辜者,其妖魔本性暴露无遗。

吴用的两面人生是《水浒传》梁山好汉最真实的缩影,前世今生两重秉性,无间道上奋力挣扎,最终招安,当是他们的最佳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