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时,我仍然利用“数学儿歌总结法”教学,效果很好。基本的做法如下:

一、手势描述旋转现象

关于图形的旋转教学练习课设计(零碎事349旋转图形)(1)

双臂即为挡车杆

课件出示教材风车、秋千旋转等情境图,让学生试着描述旋转现象。学生们大多用手势描述旋转的情况。

二、语言描述旋转情况

关于图形的旋转教学练习课设计(零碎事349旋转图形)(2)

学生制作的钟表面

我问:“如果让你把刚才的“手势表达”给看不到的 人描述,这样可以吗?”学生说不可以。“那么,如何描述才行呢?”于是学生提出语言描述。“如何用语言描述呢?”我用钟表面演示指针从“12”顺时针旋转到“1”,让学生试着描述。学生说:“从12旋转到1”。“这样可以吗?”通过讨论,学生说:“不可以!为了让大家听明白,还要说明旋转的方向。“于是有学生补充:”指针从1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1“。我接着问:”如果是看不到的人听到这样的描述,他还会有什么疑问呢?从12到1到底旋转角度多大呢?”于是,学生补充“指针从12到1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度。”接着,按照同样的思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时针 从“3”到“6”旋转情况,并用语言描述。描述后,观察通过特点,便得出了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三、归纳概况旋转情况

在学生做完了相关练习后,我们一起编辑儿歌。我提出问题:“旋转图形有三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学生答:“旋转图形三要素,中心、方向和角度”。“描述旋转情况时要记住什么?”“绕哪个点,按照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在一问一答中,通过讨论。我们编辑完成了“图形旋转数学儿歌”——旋转图形三要素,中心、方向和角度。描述旋转要记牢,什么东西,绕什么点,按照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当大家一起拍手像快书一样诵读出数学儿歌时,下课铃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