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浏阳河》的旋律在窗外响起,南京八卦洲的村民们就知道,倒垃圾的时间到了八卦洲,是南京市长江中间的一座岛,新农村的风貌在这里生机盎然这里也是南京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域试点第一方阵,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农村垃圾分类经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村垃圾分类经验(农村垃圾收集员)

农村垃圾分类经验

听到《浏阳河》的旋律在窗外响起,南京八卦洲的村民们就知道,倒垃圾的时间到了。八卦洲,是南京市长江中间的一座岛,新农村的风貌在这里生机盎然。这里也是南京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域试点第一方阵。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八卦洲早早杜绝了“垃圾乱堆、尘土飞扬”的形象,这里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原来,现在政府专门有农村垃圾处理项目,村里垃圾定时运,农村不再是“灰头土脸”。

“鼓励政策”引导村民培养垃圾分类意识

不过,农村垃圾处理也有难题。南京市八卦洲居民生活垃圾分拣贮存中心的负责人王潮说,许多村民垃圾分类习惯尚未养成,垃圾桶里厨余垃圾、残砖瓦片,甚至农药瓶子等混在一起,集中、转运难,后续处理也难。多年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有的村民觉得“垃圾扔桶里就行了”,为啥还得费工夫分类,而且要用好几个垃圾袋,挺浪费的。有的不清楚如何分,扔垃圾倒成了麻烦事。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不能照搬城市分类方式。所以,在八卦洲,为了引导、培养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南京城管部门牵头的一场“鼓励行动”就此开展:

这一天,南京市八卦洲居民生活垃圾分拣贮存中心收集员王维强启动了分类垃圾收集车,一路播放着《浏阳河》,开始了一上午“挨家挨户”回收垃圾的工作。

“积分给您算上啦,您现在共有积分180分,记得去超市兑换奖品哦!” 王维强乐呵呵地说。

在全村,还有8个积分兑换超市。在这里“买”米面油不用人民币,只能用积分。像童大爷的180个积分,正好够“买”一袋面粉。

另外,为了让居民长期坚持垃圾分类,八卦洲街道建立了垃圾分类长效机制。该街道组织了村级网格员、保洁收集员、宣传督导员等人组成垃圾监督队伍,对农户垃圾分类和保洁收集员工作进行监督,形成责任和职责明确的网格化收集体系。

以往,在村民的意识里,垃圾分类只是简单的“能卖钱”和“纯废品”的区别。在“以物换物”的政策鼓励下,八卦洲还充分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广泛宣传,将垃圾分类和村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吸引村民参与。

只能依靠人工的“二次分拣”

每一天,南京市八卦洲居民生活垃圾分拣贮存中心的5名收集员要对全村400余户人家完成“上门收件”,而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回到分拣中心,只见这里分别设有织物类、纸类、玻璃塑料等种类存放区,收集员们还要对每车垃圾各归各位。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可回收垃圾的第一道处理关,精细的初步分拣无法由机器全部取代,必须依靠人力在千万件生活可回收垃圾中,再次分门别类。

这个活看似粗犷,实则细腻,从车上取下一包垃圾,王维强师傅皱了皱眉——由于居民对细致的垃圾分类了解有限,二次分拣时,收集员更要发挥专业知识特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村民们都习惯于把‘瓶子’都打包在一个垃圾袋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 王维强把底部有“圆点”的“白塑料瓶”拿出来单独放置,洗衣液等“杂塑料”再另放一边。由于材质不同,就连铝制的汽水易拉罐和八宝粥的铁制罐子也“各有阵营”。

原来,根据“身价”和回收后的“去向”不同,简单的“瓶子”分类也颇有讲究。铝制的“八宝粥”回收价格略高,而“白塑料”回收后还可以再着色利用,相比之下,“杂塑料”的利用价值就比较低。每周一,还有来自不同资源再生的企业前来收取这些不同的瓶子。

盛夏,在闷热的分拣中心,王维强刚刚完成手头工作就站到电风扇边,猛灌了自己大半瓶矿泉水。

“一开始,很多村民都质疑,他们在家分类好的垃圾会被垃圾车‘一包带走’而不怎么配合。”王维强坦言,自己那时也受了不少“委屈”。“但我们每次收件,都会当着他们的面一一分拣,再打包运走。他们就相信,从家庭源头开始做到垃圾分类是有意义的”。

“智能化”全流程,可实时查看垃圾在哪里

在八卦洲居民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内,还有一面蓝色的电子监控大屏上,正在实时跳动着数据——这是八卦洲街道开发的垃圾分类数据监测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全街道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能全面直观看到全街道的大件垃圾、餐厨垃圾等收运车实时路线图,追溯分类垃圾去向,查询全街道垃圾总量及分类垃圾数量。

根据城乡生产生活环境不同,垃圾成分构成迥异,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侧重、调整。在八卦洲,针对农村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多的问题也有对策:这些易腐烂垃圾则被运输至街道明珠肥料厂进行堆肥处理,可沤肥再次还田。街道还对多家农家乐、饭店、食堂的餐厨废弃物上门收集,统一送至餐厨废弃物处理站进行处理。

“垃圾分类与传统的农村生活习惯是一个逆向过程,需要外力的推动。”南京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龙瑞介绍。目前,南京农村大多采用积分换商品的模式来改变居民投放垃圾的习惯。从2018年起,南京市已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采取“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方式进行,今年,开展垃圾分类行政村将达到100%,实现全覆盖。(魏薇 席航飞王瑞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