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美国首映,2019年3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热度已经持续了近半年时间。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1)

2018年全球票房第6,收割了奥斯卡、金球奖的6项大奖,电影的成功无需赘言。为什么这样一部带有纪录性质的音乐剧情片,打动了无数观众?

1

从电影的角度而言,《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拍摄手法没有什么出奇的,甚至大部分的时候,让人觉得电影的叙事像流水账一样。但最后那段还原LIVE AID演唱会的演出,彻底扭转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观感。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2)

那段充满了生命力的演出,让整部电影升华。而回过头来看,之前那些“流水账”式的叙事,其实是浓缩了大量信息的纪录片式的回顾。当然,在看到最后那段演出之前,我们也许很难意识到,那是电影中刻意的留白。

有时候,没有呈现出来的内容,远比呈现出来的更有力量。

除了真实的皇后乐队,电影最大的赢家无疑是男主角拉米-马雷克。虽然很早之前就出演过《博物馆奇妙夜》,但马雷克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2015年凭借《黑客军团》获得艾美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也被认为是爆了个冷门。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3)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让马雷克摘得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影帝。而他和片中饰演玛丽的演员露西-宝通,也“假戏真做”,真的走在了一起。一“部”登天,人生赢家,说的就是拉米-马雷克。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4)

2

整部电影,其实是用皇后乐队的歌串起来的,这是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墨丘里的个人纪录片,同样也是皇后乐队的纪录片。所以谈到这部电影,我们当然绕不开皇后乐队的音乐。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5)

在整个摇滚史上,皇后乐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皇后乐队伟大吗?他们的音乐伟大吗?今时今日也许这样的问题也许显得很幼稚,但事实上,皇后乐队的音乐一直充满争议性。

有人说他们的音乐是革命性的,无法被模仿和超越的;也有人说,皇后乐队的歌“烂大街”,根本不摇滚,就是走的偏流行的路线。

争议性,是伟大的艺术无法逃脱的宿命。

在电影里,皇后乐队说,他们的风格是无法被定义的,他们也拒绝被定义。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6)

但事实上,没有人能避免被定义。

今天我们提到皇后乐队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品,正是作为电影名字的《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在诞生之时就充满了争议,两种极端的评价,一个天一个地。

这首歌将皇后乐队推上了神坛,但也同样,使得他们“被定义”了。

通过《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皇后乐队将“歌剧摇滚”的概念,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歌剧摇滚”的标签,某种程度上就是皇后乐队的“定义”。

3

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最打动人心的,还是人性。

我想,每个人都想成为弗雷迪那样的人。他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他在舞台上光芒万丈,从始至终保持着孩童般的单纯和赤诚。

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弗雷迪一开始的答案是离经叛道的,他在给乐队起名为“皇后乐队”时说,这个名字很反常,他认为没有人比自己更反常。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7)

超出常规、不合常理、特立独行。他给自己改名,从弗鲁迪到弗雷迪,甚至把自己的姓改成了墨丘里;他穿女装,打扮妖冶,在性取向上也异于常人……

我们无法用好或坏去定义他特立独行的行为,但我们至少可以说,他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他对自己完完全全地坦诚。

我们常常说真、善、美,善和美的前提是真。大部分的人,连真都做不到。

回到电影里,其实除了最后那段演出,最打动我的细节是弗雷迪与父亲的和解。你们注意到这句话了吗?Good thoughts,good words,good deeds.存善念,讲善语,做善事。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8)

这句话出现了两次,在电影的前和后。开头是弗雷迪的父亲说的,但当时年轻的弗雷迪不以为然。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9)

在电影的末段,弗雷迪去LIVE AID演唱会之前,和家人见面,他把这句话对父亲说了出来,父子拥抱。

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的时候,弗雷迪观照自己的内心,回归了家庭,回归了爱。

回到了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这部电影为什么打动了无数观众?

也许是因为从这部电影里,从弗雷迪一生的写照里,我们看到了自己。那个年轻时张狂的、叛逆的自己,那个历经世事后变得柔软的自己。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需要爱,也需要被爱。

弗雷迪最后时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弗雷迪)(10)

,